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回复: 0

[乒乓球] 31乒乓球训练教案通用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24

回帖

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2018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乒乓球课程
教   案
         体 育 实 践 课 教 案

教学内容
1.学习移动步法:跳步、交叉步
2.复习斜线推挡
3.学习正手攻球的脚步连贯动作
4.素质:俯卧撑、100M
教学任务
1.提高推挡动作
2.掌握正手攻球的连贯动作
教  学  内  容、组  织  教  法
备注
一、开始部分
课堂常规
二、基本部分
1.学习移动步法
a、跳步:击球时,(以向右移动为例),左脚用力蹬地,使双脚离地,然后左脚先落地,右脚迅速向右方跨出一步;
b、交叉步:击球时,先以来球并侧脚向来球方向跨出一步,并超过另一脚,接着另一脚向来球方向移动,一般在来球距离站位较远的情况下,常使用这种步法。
练习:学生二列横队,听口令练习跳步、交叉步。
2.复习斜线推挡
简介动作要领,反复强调动作的正确性。
反手推挡时应注意的几点:
1.击球时,球拍应呈横立状,以便合理运用手腕力量。
2.击球时,肘关节应靠近身体,否则会影响前臂向前发力和缩小左方的照顾范围。
3.手臂的前倾和后引动作幅度不宜过大,以例影响推挡时手臂的摆速。

4.击球时,手腕不宜过份放松,以免影响球拍的前推力量,造成击球无力,或者由于拍形变化大,影响击球的命中率。
练习:学生上台练习,教师随时纠正错误动作,及示范讲解。
3.学习正手攻球的脚步连贯动作及身体动作
正手近台攻球:这种球出手快,动作幅度小,站位近。
练习:身体靠近球台,距球台端线约40厘米左右,左脚在前,右脚稍后,两膝微屈,前脚掌内侧用力蹬地,身体重心置于两脚之间。
身体动作:当手向前挥拍迎球时,身体要随着向前转动,重心随发力贯性由右脚转到左脚。
练习:学生成二列横队,听口令练习近手攻球的脚步连贯动作及身体动作。
4.素质:
   俯卧撑:5×3
   快速跑:100M
三、结束部分:放松
场地器材




小结:
    学生练习反手推挡的主要缺点有:手腕过于放松,力量不够,球拍横立状不够,拍面朝上,造成打高球,肘关节抬起,造成动作变形,手臂没有前推动作。希重要纠正这些错误动作。
体 育 实 践 课 教 案

教学内容
1.复习斜线推挡
2.学习正手攻球的手脚动作及完整动作
3.学习正手发急球
4.素质:800米跑
教学任务
1.提高推挡动作的正确性
2.掌握正手攻球的连贯动作
教  学  内  容、组  织  教  法
备注
一、开始部分
课堂常规
二、基本部分:专项脚步移动练习
1.复习斜线推挡
强调动作的正确性:右上臂和肘关节靠近右侧身旁,前臂略向外旋,当来球从台面刚一弹起,前臂即向前推击,同时手腕外转,使球拍前倾并成横立状。击球后手臂随势前送。
练习:同学二人一组,进行斜线推挡练习。
2.学习正手攻球的手脚动作及完整动作:(直拍正手近台攻球)
动作要领:身体靠近球台,右脚稍后,做好击球前的准备姿势,将球拍引至身体右侧,当球从台面弹起时,手臂由右侧向左前上方迅速挥动(以前臂收缩发力为主)。击球时,使拍形前倾结合手腕内转动作,在上升期击球的中上部。当手向前挥拍迎球时,重心由右脚转到左脚。球离球拍后,手臂随发力惯性挥拍至左额位置。身体迅速回转,重心还原于两腰之间,准备下一次击球。
练习:学生二人一组,进行正手近台攻球练习,教师随时示范、纠正同学的错误动作。

3.学习正手发急球
示范讲解:准备姿势:右脚在后,左手向上抛球后,球拍从身体右后方向前挥动,在球拍触球的一刹那,拍形前倾,前臂加快挥拍的速度,同时手腕向前快速转动,击球的中上部。击球点与网同高或比网稍低。击球后的第一落点应在本方球台的端线附近。
练习:学生二人一组,练习正手发急球。
4.素质
俯卧撑:10次×2
800米计时跑
三、结束部分
    放松、小结
场地器材




斜线推挡部分同学有进步,动作的正确性有所提高,攻球动作掌握的不好,错误动作很多。
因受球拍限制,每台3-4人,轮流练习,比较浪费时间,动员学生自己购买球拍,下次课中四人一单,对角练习,提高上课的效率。
体 育 实 践 课 教 案

教学内容
1.复习发正手急球
2.学习正手发左侧上旋球
3.复习推挡、攻球动作
4.跳绳、俯卧撑
教学任务
1.初步掌握正手发左侧上旋球
2.提高推挡动作质量,巩固攻球动作
教  学  内  容、组  织  教  法
备注
一、开始部分
课堂常规
二、基本部分:专项脚步移动练习
1.复习发正手急球
要求:持拍要从右后向前引拍,拍形前倾,前臂加快挥拍的速度。
练习:二人一球,复习发正手急球。
2.学习正手发左侧上旋球:
示范讲解:左脚在前,右脚在后。抛球时,持拍手向右上方引拍,手腕外转,手臂迅速向左下方挥动,当球回落与网同高时,前臂和手腕同时发力。食指压拍,使球拍从球的中部向左上方摩擦。
练习:同学二人一球,学习正手发左侧上旋球的练习。
3.复习推挡,攻球动作
a、推挡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前臂没有外旋动作,手腕过于放松,没有发力动作。拍形前倾不够,造成打高球。
练习:动作不够正确的同学加强辅导,使其提高动作的正确性。
有所进步。

攻球练习中出现的问题:
a、抬肘关节;
b、击球后,挥拍手没有随势再向上挥动;
c、击球时,球拍过于下垂出现直式吊拍的错误。
教师逐一辅导,示范讲解,力求提高动作的质量。
4.素质
   跳绳:1分钟×3
   俯卧撑:10×2组
三、结束部分
放松,小结
场地器材




    本周已是学习的第四周了,因同学原来的基础不一样,现在只能分二个部分来练习,部分同学继续练习推挡球,提高推挡球的质量,部分同学练习攻球,力球动作的正确性,表扬几年原来没有基础但经过认真、努力学习明显有进步的同学,鼓励水平差的同学努力赶上。
体 育 实 践 课 教 案

教学内容
1.复习左推右攻动作
2.学习正手发左侧下旋球
3.学习搓球技术
4.素质
教学任务
1.提高左推右攻动作质量
2.掌握正手发械侧下旋球
3.初步掌握搓球技术
教  学  内  容、组  织  教  法
备注
一、开始部分
课堂常规
二、基本部分
脚步移动练习
1.复习左推右攻动作
强调动作正确性,存在问题:a、脚步移动慢,挥拍击球动作跟不上。要求:一般是照顾左方,拼右方,要求右手正手攻时要果断。要注意身体重心的迅速交换。
练习:二人一组复习左推右攻动作。
2.学习正手发左侧下旋球:(上旋球)
示范讲解:两脚开立,右脚在后。抛球时,持拍手向右上方引拍,手腕外转,手臂迅速向左下方挥动。当球回荣誉称号与网同高时,前臂和手腕同时发加食指压拍,使球拍从球的中部向左上方摩擦。下旋球动作区别是:在球拍击球的刹那,拍形稍后仰,拍从球的中部向左下方摩擦。
练习:学生二人一球,练习正手发左侧下旋球。

3.搓球技术
特点:搓球动作是一种过渡技术,旋转和落点变化较多,可用来接发球,通过搓球的过渡,可以寻找进攻机会。
动作要领:
反手快搓:两脚开立,右脚稍前,身体靠近球台。击球时,拍形稍后仰,前臂配合手腕动作向前下方送出,在上升期击球中下部。
4.素质
跳绳、俯卧撑、10分钟定时跑
三、结束部分
放松、小结
搓球有正手快搓、慢搓、反手快搓、慢搓。
要求首先掌握慢搓动作,首先强调动作的正确性。
场地器材




同学学习都比较认真、努力、给予肯定。
10分钟定时跑绝大多数同学坚持跑下来,少数同学没有坚持跑完,问明原因,没有特殊情况的,鼓励坚持跑完。
         体 育 实 践 课 教 案

教学内容
1.复习侧身正手斜线攻球及两点对点攻球
2.学习正手发转与不转球
3.左推右攻练习
4.身体素质:俯卧撑、800米跑
教学任务
1.提高侧身正手斜线攻球的动作质量
2.掌握左推右攻动作
教  学  内  容、组  织  教  法
备注
一、开始部分
1.整队、检查人数
2.宣布本学期学习内容、考核内容及上课纪律要求。
3.准备活动。
4.复习乒乓球主要步法:跨步、并步、跳步、交叉步(行进间练习)
二、基本部分
1.复习侧身正手斜线攻球及两点对一点练习。
要点:采用相应的脚步移动,使身体与球台端线成75-90度角,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上体向右微转,前倾并收腹。根据来球情况,可以用各种正手攻球技术。
练习:两人一球,练习侧身正手斜线攻球及两点对一点攻球。(从左、右两角,将球击到规定的某一落点)。
2.学习正手发球转与不转球
动作要领:a、站位靠近球台中间,左脚稍前,右脚稍后,发下旋球时,当球回落时,前臂迅即向前下方发力,手腕在前臂带动下,急速发力,使球拍在球约与网同高时狠擦球的中下部。

b、发不转球,在球拍将触球时,使拍形略坚。当球拍触球中下部时,不作下切擦球动作,而是略带撞击。
上述两种方法,发力时上体应略向左后转动,重心突然下降,并移至左脚。
练习:二人一球,练习正手发转与不转球。
3.左推右攻练习
要点:左推右攻时,要注意身体重心的迅速交换,推挡后,身体重心放左脚,当转入右方正手攻时,左脚蹬地,右脚迅速向右跨出一大步,同时手臂迅速向前挥拍击球。
击球后,重心移至右脚,左脚跟着向右移动。
练习:二路横肉队,徒手左推右攻练习,注意手脚协调配合。
4.身体素质
俯卧撑:8×2、800米跑
三、结束部分
  放松、小结
场地器材




  左推右攻动作,强调移动,强调动作的协调性、正确性,养成以脚带手的好习惯,击球过程中,先动脚,再出手。
体 育 实 践 课 教 案

教学内容
1.学习反手发右侧上旋球
2.上台学习一人推挡,一人左推右攻练习
3.学习正手侧身攻步法,跨步侧身
4.身体素质:俯卧撑、1200米跑
教学任务
1.初步掌握反手发右侧上旋球
2.初步掌握正手侧身攻步法、跨步侧身
教  学  内  容、组  织  教  法
备注
一、开始部分
课堂常规
二、基本部分
1.学习反手发右侧上旋球
动作要领:站住靠近球台左方,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当球从高点回落时,右上臂向右摆动,前臂迅速向右前方发力,手腕在前臂带动下,要发出最大的爆发力,使球拍触球的中部,并沿球体的右侧上部摩擦球。
练习:二人一球,练习发反手右侧上旋球。
2.上台学习一人推挡,一人左推右攻练习
练习:二人一球,一人推挡对方的左、右两点,一人根据来球,进行左推右攻练习。
3.学习正手侧身攻步法,跨步侧身
动作要领:主要特点是当来球落在反手一侧时,运用步法移动,在反手位置用正手进攻,使身体位置处于来球方向的左侧,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上体向右微转。

步法:a、以左脚先向左前方跨出一步,同时右脚随收腹转体向左后方移动一步,重心在右脚。
      b、以右脚蹬地,两脚同时离地向左侧跳开,腰、髋同时向右后方迅速扭转让位。
c、右脚先向左脚后面移动一步,左脚再向左斜前方移动一小步。
练习:学生二路横队,徒手练习上述a、b、c三种脚步移动方法。
4.身体素质
仰卧起坐:50×1次
俯卧撑:10×2次
中速跑;1200米。
三、结束部分
  放松、小结
场地器材




  反手发右侧上旋球时,站位要正确,右脚在前,左脚在后,身体略左转,收腹,手腕要发出最大爆发力,使球拍在球与网同高触球的中部,并沿球体的右侧上部摩擦球。请出几个发球较好者上台发球。
体 育 实 践 课 教 案

教学内容
1.复习反手发右侧上旋球
2.学习发反手右侧下旋球,用反手搓球接对方反手右侧下旋球
3.复习一人推挡,一人左推右攻练习
4.身体素质:1600米跑、俯卧撑
教学任务
1.提高接发球技术
2.提高左推右攻动作
教  学  内  容、组  织  教  法
备注
一、开始部分
课堂常规
二、基本部分
1.复习反手右侧上旋球
要点:手腕在前臂带动下,要发出最大的爆发力,右脚在前,左脚在后,略向左转体、收腹。
练习:二人一球,复习反手发右侧上旋球
2.学习发反手右侧下旋球,用反手搓球接对方反手右侧下旋球。
a、反手右侧下旋球
动作要领:右前臂向右前方发和并微内旋,拍形略后仰 。手腕随前臂发力时,要发出最大的爆发力,使球拍触球的左侧中下部,并沿球体的右侧下部摩擦球。
b、反手搓球:(慢搓)
动作要领:两脚开立略平行,引拍时,左脚稍向左方移动一小步,上体右侧略上,身体重心转向左脚。拍形后仰,当球弹至高点开始回落时,前臂内旋向右前下方挥拍,手腕辅助发力,在下降期中段摩擦球的中下部。

击球结束后,两脚半轻轻跳动,还原基本站立。
练习:二人一球,练习发反手右侧下旋球,及练习反手搓球来接对方的反手右侧下旋球。
要求:右脚在前,左脚在后,保持拍面稳定,手腕随前臂发力时,要发出最大的爆发力。发力时腰部要配合转动。
3.复习一人推挡,一人左推右攻练习
要求:由反手转正手时,在前臂还原的瞬间,迅即作内旋并带动手腕转动;由正手到反手时,利用正手攻球动作结束后前臂还原的瞬间,迅即作外旋并带动手腕转动。发力以前臂为主,手腕辅助前臂发力。脚步移动可用换步、跳步,也可用交叉步。
4.身体素质
俯卧撑:10×2
中速跑:1600米
三、结束部分
    放松、小结
场地器材




    部分同学发球动作有待提高,反手慢搓时拍形保持后仰,不能垂直,在来球的下降期中段摩擦球的中下部。
击球结束后,两脚掌轻轻跳动,还原基本站位。
部分同学两脚太直,且不善还原站位,均有待改正。
体 育 实 践 课 教 案

教学内容
1.复习发右侧上下旋球到不同落点
2.学习用来接右侧上(下)旋球(推挡)
3.搓球练习
4.学习正手攻下旋技术
5.身体素质:2000米跑、俯卧撑
教学任务
1.掌握用来接右侧上(下)旋球
2.提高搓球动作质量
教  学  内  容、组  织  教  法
备注
一、开始部分
课堂常规
二、基本部分
1.复习发右侧上(下)旋球结合落点
要求:发右侧上旋球时,右上臂向右摆动,前臂迅即向右前方发力,并微内旋。手腕要发出最大爆发力,发右侧下旋球时,手腕随前臂发力,也要发出最大爆发力,使球拍触球的左侧中下部,并沿球体的右侧下部摩擦球。
练习:同学一人一球,复习发右侧(上、下)旋球至不同落点。
2.学习用来接右侧上(下)旋球。(或推挡)
要点:用推挡(或快拨)接对方发的反手右侧上旋球。
用反手搓球接对方发的反手右侧下旋球。
练习:同学二人一球,用推挡、反手搓来接对方发的反手右侧上(下)旋球。
3.搓球练习
正手慢搓动作要领:两脚开立略平行,引拍时,右脚往右前方跨一小步,前臂与上臂约成110度角。手腕随前臂自然上提,使拍形稍后仰。来球从台

面弹起时,前臂向左前下方挥动略外旋,手腕辅助前臂发力在下降触球的中下部。
球离拍后,迅速放松,向后蹬地。
4.学习正手攻下旋技术(拉攻球)
动作要领:准备姿势同近台攻球,球拍位置低于台面,上体随引拍方向转动,重心转向右脚,当来球弹跳至最高点刚下降时,右上臂由后向前同时向上用力,前臂跟着往前往上发力,手腕在前臂的带动下,使球拍由后下方迅速向前上方挥动,在身前右侧触球的中部,并沿球的中上部摩擦球,以造成较好的回球弧线。
练习:二人一球,练习正手攻下旋技术。
5.身体素质
俯卧撑、2000米跑
三、结束部分
    放松、小结
场地器材




    正手攻下旋动作难度比较大,在移动脚步取位的同时,右手臂向身体右后侧引拍并微内旋,使球折固定成稍前倾,重心转向右侧。手臂发力时,上体要随手臂发力的方向转动。
        体 育 实 践 课 教 案

教学内容
1.复习右半台两点对一点攻球练习
2.复习一人推挡一人左推右攻练习
3.搓球练习(长短结合)
4.素质:2400米跑
教学任务
1.较好掌握左推右攻动作
2.掌握好搓球的落点
教  学  内  容、组  织  教  法
备注
一、开始部分
课堂常规
二、基本部分
1.复习右半台两点对一点攻练习
复习内容,强调从左、右两角球击到规定的一落点,强调脚步的移动,挥拍手势的正确性,及全身的协调性、节奏。
练习:二人一球,练习两点对一点攻球练习。
2.复习一人推挡一人左推右攻练习
示范,强调重要技术动作
推挡:落点在对方球台的左半台和右半台,当球从台面弹起时,手腕配合前臂往前发力,在上升期触球的中上部。推压来球,球推出后,迅速放松,还原,准备下次击球。
左推右攻:保持球拍在身前摆动,推挡动作结束后,前臂内旋并带动手腕转动作攻球时,拍形前倾,前臂很少后拉,由正手到反手时,前臂外旋并带动手腕转动,以前臂发力为主。左右移动以换步或跳步。
要求:移动灵活、快速,推挡球左、右两点到位,练习左推右芳的一方一点到位。
练习:一人推挡,一人左推右攻练习。

   
3.搓球练习:(长短结合)
反手快搓:两脚开立略平行,膝微屈略收腹,引拍时,左脚往左前方跨一小步,右上臂向左前方迅速前迎,肘部自然弯曲,拍形稍后仰,前臂与上臂约成30度角。来球刚从台面弹起时,前臂迅即向右前下方突然发力,手腕辅助前臂用短促的小爆发力使球拍在上升期摩擦球的中下部,球离拍后,迅速放松,左前脚掌向右蹬地还原重心。
练习:二人一球,视球的角度而练习反手或正手搓球,长短结合。
讲评。
4.身体素质    a、俯卧撑
b、2400米跑
三、结束部分
    放松、讲评。
场地器材




左推右攻练习时,部分同学存在或攻球,或推挡动作正确性不够我,希各自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使动作完美、协调。
搓不练习注意落点,长短结合,掌握搓球的力度,加强摩擦力。
体 育 实 践 课 教 案

教学内容
1.复习推挡后侧身攻
2.介绍削球技术和步法
3.复习搓球
教学任务
1.掌握推挡后侧身攻动作
2.较好掌握搓球动作
教  学  内  容、组  织  教  法
备注
一、开始部分
    课堂常规
二、基本部分
1.复习推挡后侧身攻
强调正确动作要领:移动步法时,脚步不要前插太多,身体重心不要前冲,前臂随上臂略后摆动(注意不要后摆动太多),侧身攻的击球点仍在身前位置。
练习:二人一球,复习推挡后侧身攻。
2.介绍削球技术和步法
近台削球:两脚开立略平行,两膝微屈并收腹,引拍时,右脚往右跨一步,右上臂与身体右侧约成60度角,前臂上提使球拍位置与肩同高,前臂与上臂保持约100度角,拍面朝向右斜前方,击球时,前臂用力向左前下方挥动,手腕配合下压。在来球的上升期后段或高点期击球的中部或中下部,身体重心随手臂发力迅速下降。球离拍后,迅速放松,右脚向左蹬地使重心还原。
练习:同学二人一球,练习削球技术。

3.复习搓球
正手快搓:两脚平行或右脚稍前站立,两膝微屈,击球前,右手各右上方引拍,拍形稍后仰,击球时,前臂和手腕向左前下方挥动,在上升期触球的中下部。球离拍后,迅速放松,手臂随发力慢性顺势挥拍至腹前,身体重心还原。
练习:二人一球,复习搓球动作。
搓球时应注意的问题:
  • 搓球动作不宜过大,要充分利用前臂与手腕转动的力量。
  • 搓转球时,要使球拍从上往下摩擦球,搓不转球时,要使球拍从上往前下方托球。
讲评
4.身体素质:
俯卧撑10×4练习
(10m×4)×2
三、结束部分
    放松、整理、总结。
场地器材




通过练习,部分同学推挡后侧身攻动作完成较好。部分同学还须努力,多练习。
部分同学搓球动作进步比较大。实践证明,真正掌握了动作要领,动作正确了,进步就较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20 15:01 , Processed in 1.770516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