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搜索
查看: 29|回复: 0

06.考研历史学2015年真题精讲(6)(唐宋)06

[复制链接]

6569

主题

3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837
发表于 2024-4-27 06:2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要想掰扯清楚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首先在这儿。先给我准备一个名词解释。先把这个名词解释给我解释清楚什么叫经学。这个名词解释有点难啊,没事的,你有我。什么叫精啊?啊,什么叫经呢?经是干嘛的呢?它的本意呀是经线。也就是织布机上的纵向的线,我们叫经纬对吧?

竖着的线连接地球南北两极的。这叫经线和赤道平行的,这叫纬线。蒋经国的大儿子叫蒋介石的大儿子叫蒋经国,二儿子叫蒋纬国。啊,这叫什么呢?经天纬地之才呀。精原本就来自于中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那个纺织。它就来自于这儿,因为支部的时候,你一定要先固定经线。啊,这是根本,把这个根本的经线固定了,

然后一根一根的纬线穿插在上面。一一匹一匹布就支起来了,后来呀,这个精字就演变成了标准原则准则依据。就是这个意思。但是因为它的存在。导致。先秦诸子当中,只有一家独大了。这就是在汉武帝赞助之下的霸楚百家,独尊儒术,以至于只有儒家的经典。能够称为经。啊经是对儒学经典的尊称。这个道理能懂吗?

换句话说,我们假设做一个假设啊,尽管历史不可以,假设我们历史也不能相信,假设我假设做一个假设。什么呢?如果当时这个历史时刻出现的董仲舒。是罢臭百家,独尊墨法。那么,在两汉经穴这个经,那就得是墨经了。同样,如果你是罢触百家独尊,道法自然,

那么这个经,那就得是老子,就得是南华镇经庄子了。所以经呢,原本跟儒家思想没有任何瓜葛,是因为两汉经学只弘扬一家罢触百家独尊儒术嘛。结果就把儒家经典才能有资格称作经。何为经啊?就是至尊至上的原点。原始典籍。经学是什么呢?它是对我国历史上迅捷和阐述儒家经典的学问。这门学问就叫经学,它是用来阐发儒家思想的。所以经学的研究就是对儒家经典的研究,

具体包括的内容随时代变化而不同。千万注意账。具体的内容随时代变化而不同,先说一下具体的内容,比如说。经学有五经。武经理应该知道。不陌生,有六经。你也知道有七经。没有八经,有九经。有13经。我在这儿板书列不下,我还没列,

还有11经。还有12经。最多13经再没有了。那你看有没有14经没有最多13经,最后就固定为13经。再往下看。经学的研究方法是对儒家经典进行文字的训故解释。及其对意志的阐述发挥往这儿看。同学,你不要走神哦,我已经闻到你走神的气息了。往这儿看,随着时代的不同而研究的对象有所不同,但是不管你是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总之,

你都是儒家经典,没错吧?至于你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为什么又重新加入了这些儒家经典?那个情况很复杂,待会儿再说。但是总之,无论是五六七还是七八九,都是儒家经典,没有问题吧?往这儿看。那么,经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什么?再重复一遍进行文字训供解释说明。我把它设作a。

然后以及对意志的阐述和发挥,我把它设作b。我现在如果告诉你经古文经学的差别,在这儿就已经昭然若揭了,我问你。金文经学到底是a还是b?古文经学到底是a还是b嘞?不着急,慢慢看。先说一下。经学当中,什么是五经听好,五经要做名词解释的。五经是什么呢?先秦的时候啊,

在孔子那个年代,他编订六经整合了儒家经典。啊,指的是什么呢?诗书礼乐易春秋。但是后来怎么就成了五经了呢?因为乐他王毅了。网易的丢失了,没有了。不再传了,而将另外五部称作五经。我问一下,这个所谓的五经和我们日后宋明理学时期的四书五经是?是不是一回事呢?别着急,

你先别着急回答我啊,别着急来再往后。除了五经这个概念之外,你还要掌握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叫九经。什么时期的唐朝前中期的到晚唐就不再是了,唐朝前中期的。什么呢?第一个周易。第二个赏书第三诗经。这是三步了吧,外加三里。再加三转。好,到这儿我解释一下。

你告诉我这个e,我们还把它称作什么呢?我们还把它称作周易。对吧呃,见过把易称作周易的吧?嗯,至于易为什么要称作周易,说法不一。有些人认为它是周全。包囊括万物的意思,天下无所不包,故称周易。有些人认为周是个历史名词。就是指的周朝在这,我不讨论这个,

我们也不考这个。但是你要知道,易经就是周易,我可以把它称作易经。我也可以把它称作周易都没有问题。再不要出现闹这种笑话。这个笑话是我亲身经历的。我在书店看书,在书店不是在图书馆,我在书店看书。来了一个。威风凛凛,相貌堂堂的中年男子。对导购说帮他找一本易经。于是乎,

导购给他挑了一本周易著书。他看了半天之后告诉我,我不要周易,我要一本易经。这个导购啊,也懵灯转向那好吧,那我再给你找找吧啊,找了半天啊,没有找到易经。始终只有周一最后。这个中年男子兴兴而返走了。我一直想插手啊,但是后来我觉得我可能很难说服他。我们很难说服他,因为他已经坚定的相信易经是易经周,

易是周易不是一回事。那我就不跟你抬杠了啊,你都这个岁数了,老师都没把你教会我,估计我也困难。所以这个问题就就不多啰嗦了,是书是赏书没有问题,诗是诗经没有问题。然后三礼是什么呢?三礼记着它是周礼。以礼和礼记。那么,三转是什么呢?三转是公阳转,谷梁转左转。

在这听,我给你交代。五经是什么?要考。唐代初中时期的九经是哪?九经也要考。再听我给你交代三理是哪三理要追究要考三传是哪三传还要考。你不要大意。在这儿顺便给大家解释一下啊。这个三传当然啊呃,我我不是不是这个。这么简单的,为什么还要说?因为有些同学是跨考,我必须要照顾跨考同学的心情是吧啊,

必须要交代。这个三转是怎么来的呀?我们有一部史书啊,这个史书叫叫什么呢?这个史书叫春秋啊。叫春秋啊。因为春秋是一部编年体史书。这个没有问题,史书作为编年体很正常了,它是一部鲁国的史书,鲁国编年体史书孔子对他进行过编撰。对他进行过重新的排列和梳理,因为在孔子之前,这部书被窜乱了顺序,打乱了为什么呢?

因为那个时候的书是用竹简写的。很容易顺序就乱了。孔子重新编订过。但是随着年代的远去,能够知道春秋里面记录的到底是什么事情的。就越来越少了,为啥呢?因为这个春秋啊,它记录啊它用了一个笔法。这个笔法叫什么呢?这个笔法叫威严。啊叫危言,不是危言耸听。啊是危言大义。什么叫威严呢?

就是我用最少的字数去阐发最正确的真理。这叫威严大义。何为大义呀?大义就是儒家所主张的那个是非对错意识形态。那至于微言大义的例子,在这我就不给你举了。太过繁琐也太细了,比如说同样是杀猪。和斩和卒。和死通通都不一样。比如说工伐克征都是打仗的意思,不可以乱用,它里面有一个是非对错的意思。啊,那么为什么历史过得太长,

就没人能知道春秋当年记的是什么的呢?我举一个例子,这个例子可以举,比如说。在春秋的。刚刚开篇。记着一句话,他说,尹公元年春三月,郑武公。郑伯克段于殷。一共几个字啊?郑伯克段于殷。完了,没了。

时间过得远去之后啊,如果我不给你做注解,你根本就没办法知道谁是郑博。谁是因谁是,克断是干了什么?怎么就克了断?你根本就不清楚。啊,所以。儒家在孔子之后的这些学者们纷纷站在自己立场上。去注解春秋。因为一共有三部,所以我们把它称作春秋三传。它都是用来解释春秋的。因为春秋一共才有15400多个字,

太短了,就记载了200多年的历史。就那么几句话,有些句子最短只有三个字。啊,你就比如说这个郑伯克段于焉。左传,现在我要解释它,你知道左传解释这一句话用了多少吗?用了整整一篇文章。几千字写一篇文章,还记得左传的第一篇吗?出郑武公取于申曰,武将生庄公及公输段,庄公误生。

今将士遂务之。爱公书断,欲立之,其情于武功。公佛许,即庄公继位为之请之。这就是郑伯克段于鄢左传里面的名篇,它解释什么?就是解释春秋什么叫郑伯怎么就刻了段焉?到底在哪儿?它就是解释这个的。那么,同样还是这句话,公羊传也做解释。他们每个人的侧重点就不一样。

但是同属儒家经典。同样三礼,指的是周礼以礼和礼记。从这个名字上,你就能知道他在讲解什么,他是在讲解儒家的礼仪的。我们都知道儒家是一个形式感很强的思想学派。他在讲礼仪。各种利益。然后我们再看12经。要熟知这个概念啊,什么是12经呢?它是唐中后期才开始整合出来的儒家经典。那么,12经包括什么呢?

还是周易?赏书诗经,三李三传。这不就是前面的九经吗?后加了什么呢?后加了论语孝经尔雅。这叫12经。很多人忽然间你会感觉到非常的吃惊。就是这个论语。居然出现的这么晚时。轮椅出现的非常晚。准确的说,它并不是出现的晚,而是它被列为经很晚。如果说它出现,

那在孔子的时代,它就基本上已经快成型了。因为论语是怎么来的呀?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做的课堂笔记。是一个回路形式的课堂笔记。所以它都是雨露体的,而且支离破碎,没有上下文。只有一个一个。联系不了上下文的半剪残编的那样一节一节一节的语录体。只是,它成为经被列为经要很晚了。那么,孝经谁做的曾子?

曾子是谁啊?孔子的弟子。所以它出现的很早,可是被列为经也很晚。尔雅是什么?尔雅准确的说,它并不是儒家经典,它应该算是一部工具书。是解决词语问题的一部工具书,应该相当于一个词典。至于这样的一个性质的尔雅,为什么会被列为儒家经典?我在这儿不啰嗦,不解释。这个问题要是解释开,

今儿咱就啥也别干了,而且这个也不考,你追究它干嘛?往后13经。你就没觉得在所有的儒家经典当中,偏偏就少了什么吗?对啦,到目前为止,儒家经典12经了,居然没有孟子。所以在宋代,在12经的基础之上,再加上了孟子,就定型成为了今天的儒家。13经。

这个一定下来,再就不变了。所以我告诉你。13经这个问题。12经这个问题,九经五经六经这个问题你都要注意,三礼是哪三礼?三传是哪三传?千万不要忘了,顺便我再告诉你这当中。你千万要关注这个13经。13经很可能做名词解释。而且我最害怕的是13经作名词解释,非要问你谁住谁输。这是最可怕的。

嗯,我不知道。文史基础好的同学,谁知道当年这个典故。就是当年啊,在清华国学院招生的时候。曾经有老先生。出了一道题。本来是命题考试。那你要出卷子的。可是没人出卷子。那样的老学究,那样的大师级的人物根本不会。倾向于应试教育,所以他们都对出题这种事。

不屑一顾。以至于考生已经都在门外了,还没有卷子。呃,老先生眼皮一抬,给每人发一张白纸。学生一看。这什么呀,一张白纸。老先生这时候才说很简单。想要学国学吧好。清人13经,谁著谁书写下来。不好写,一共26个人。

13部经典。顺序不错,到底是当年是谁注解谁二次注解?所谓谁注,就是一次注解三点水,主动的主注解。所谓谁输,就是二次注解。呃,来我们看。13经在儒家的经典上。第一个遍著群经的人,这个人是谁呀?这个人叫郑玄。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遍筑群境的人。

扫清了儒家经典,在此之前,所有遗留的问题障碍。他叫郑玄郑康成。第二个人,唐代孔寅达巧了。他不是别人,他是孔子的嫡传子孙。郑玄遍著群经,他在干什么?他干的一件事情就是整合今古文经之间几百年的界限。它弥合了筋骨纹茎之间的裂痕。把它们两家的精髓合二为一。这就是郑玄的贡献。孔英达的贡献有一个成果,

这个成果叫五经正义。五经正义,如果没说错的话,一四年还是一三年考过一次,考过一次单选。问你五经正义是谁做的?还呃翻过来问你孔英达做的那个成果叫什么啊?五经正义。哎,再看一下清人13经著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考试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5-20 07:12 , Processed in 0.07162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