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7|回复: 0

6我们神圣的国土 第二课时 课件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0

回帖

33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36306
发表于 2024-11-3 05: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文档大意:

本课程是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教材的第二课时,主题为“我们神圣的国土”,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特征和文化韵味,以及保护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1. **感受中国的美**:通过视频“这里是中国”,让学生感受中国的自然美景,并讨论中国最美的地方及其地形特点。

2. **中国地形地貌**:介绍了中国的地形地貌,包括高山、高原、盆地、平原、丘陵和江河湖泊,并让学生通过阅读《中国地形》图来了解中国的主要山脉和大江大河的分布,以及长江、黄河自西向东流向大海的原因。

3. **中国美景介绍**:描述了长江三峡、黄河上游、黄山和天山牧场等中国的著名景点。

4. **世界自然遗产**:强调了保护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性,并介绍了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分布,如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和丹霞山。

5. **世界文化遗产和双重遗产**:介绍了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概念,并举例了北京故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杭州西湖等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地点,以及泰山、黄山等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名录的地点。

6. **保护环境的讨论**:通过一个关于游客破坏丹霞地貌的案例,引发了对保护自然环境的讨论,强调了保护世界遗产和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7. **感受祖国山河之美**: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观察和记录自然风光,感受祖国的山水之美。

8. **旅游文明公约**:讨论如何通过个人行动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并设计《旅游文明公约》。

9. **生产方式与自然环境**:探讨了不同地形对生产方式的影响,如平原适宜种植业,丘陵适合种植果树和茶叶等。

10. **居住环境与自然环境**:讨论了不同地区人们的居住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如东北的火墙、火炕,黄土高原的窑洞等。

11. **家乡特色分享**: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特色,以及衣、食、住、行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本课程通过多种活动和讨论,旨在培养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文化遗产的尊重,以及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文档预览:

6我们神圣的国土 课件_1.png 6我们神圣的国土 课件_10.png 6我们神圣的国土 课件_2.png 6我们神圣的国土 课件_3.png 6我们神圣的国土 课件_4.png 6我们神圣的国土 课件_5.png 6我们神圣的国土 课件_6.png 6我们神圣的国土 课件_7.png 6我们神圣的国土 课件_8.png 6我们神圣的国土 课件_9.png

三、文档下载:

6我们神圣的国土神圣的国土 课件.pptx (36.58 MB, 下载次数: 0, 售价: 1 金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5-1 07:46 , Processed in 0.509277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