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回复: 0

[乒乓球] 60大学乒乓球专选教案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24

回帖

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2018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吉 首 大 学 体 育 系
教 案 本
课程名称   乒乓球专选   
授课班级
任课老师
学年第
教    案
课次:人数:授课日期:
教学
内容
1.反手位发轻短球。
2.发球配套。
教学
任务
1.学习反手发轻短球,初步掌握发短球的动作要领和方法。
2.了解发球配套的一般原则。
重点
反手发短球
难点
发轻短球
课时
结构
教 学 内 容 及 组 织 教 法
次数
时间
强度
一、课的开始:
1.班长整队,清点到课人数向老师报告
学生成两列横队站立
        ××××××
        ××××××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任务
4.安排见习生
5.准备活动
1)蛇形慢跑:学生单路纵队分两组绕乒乓球台蛇形慢跑。

2)行进间徒手操:
上肢屈臂振                       4×8拍
腹、背运动                       4×8拍
弓步压腿                         4×8拍
侧压腿                           4×8拍
踝、腕关系活动                   4×8拍
3)专项准备活动
全台变线对推
左斜线对攻
二、基本部分
(一)反手位发轻短球
1.动作要领:
1)站位、引拍动作尽量与发急长球相似
2)当球下落至球网高时,前臂向前下方轻送球拍,触球中下部
3)出球后第一落点在本方台面中部
2.作用:与急长球配合,可达出其不意的效果
3.教学方法:
1)示范
2)学生接球体验,以了解其作用及实用性
老师通过发左下角急长球和右小三角轻短球配合让学生接发球
3)讲解
4)学生动作模仿
5)学生练习
4.教学组织:
示范时,学生围球台成半园站立,教学2)时,学生逐个体验,其余学生仍如前,以下同。
(二)发球配套
目的:1)混淆对方对来球的判断,而采用错误的回接方式,或以此致使对方犹豫,而不敢或放弃更有威协性的接发手段。
2)分散对方注意力,使之必须全面顾及。
3)扰乱对方的己适应性。
配套方式:
1)长急球配轻短球。
2)侧上、下旋配。
3)下旋球配不转球。
4)斜线长配直线。
教学方法:
1)配套发球示范
2)讲解其意义及原则
3)学生发球练习
练习方法:
1.反手位发右侧上,下旋长球配合发对方正手位小三角短球。
如图:
2.正手发下旋球与
不转球的配套
三、结束部分
1.放松
三线意念放松
2.收集整理器材
3.集合、小结
4.师生再见
教    案
课次:人数:授课日期:
教学
内容
1.正手发轻短球
2.配套发球
教学
任务
1.学习正手发轻短球,初步掌握正手位发短球的动作技术要领。
2.根据自己的情况精练一套发球。
重点
配套发球
难点
正手位发轻短球对击球力量的控制
课时
结构
教 学 内 容 及 组 织 教 法
次数
时间
强度
一、课的开始:
1.班长整队,清点到课人数向老师报告
学生成两列横队站立
        ××××××
        ××××××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任务
4.安排见习生
5.准备活动
1)原地小步慢跑  
2

2)原地前伸小腿跑  
3)原地高抬腿跑  
4)原地顺、逆时针旋转跑  
5)专项准备活动
抓接球    反应、判断练习
学生两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两人一组,每人手持一球,听老师口令扔向对方,两人同时用左手抓接球。
对攻练习  
二、基本部分
(一)正手发轻短球  
1.动作要领:
1)站位:中线偏左,距台30-40cm
2)击球:当球下落至网高时,挥拍击球中部,向前方轻推送,球的第一落点于己方台中部,第二落点越近对方网越好。
3)还原
2.作用:此发球用手用急长球调动对方注意力之后用,达到让对方需全台兼顾以分散其注意力。
3.教学步骤:
1)示范:老师采用配套发球的方法发球,由学生接发球,让其感受配套发球中长短球配套的作用。
2)讲解动作要领。
3)学生练习。
4.练习方法:
1)动作模仿
2)发球练习
2
1
1
(二)配套发球
练习方法:
1.单一发球练习
对方左大角长球,如图(1)
10球/组,各4组                  (1)
2.对方正手小三角短球,                   
如图(2)
10球/组,各2组
3.配套练习                       (2)
有规律的一长一短发球练习,
如图(3)
10球/组,各2组

三、结束部分                              (3)
1.放松练习
学生两人一组相互按摩放松
2.收集、整理器材
3.集合、小结
4.布置课后练习
每天加练不少于90分钟的发球练习
5.师生再见
教    案
课次:人数:授课日期:
教学
内容
1.提高控球能力,调节意识
2.侧身步法
教学
任务
1.了解调节意识的重要性,初步掌握调节意识的基本内容及原理
2.学习侧身步法
重点
根据对方来球调节自己击球动作
难点
如何提高控球能力
课时
结构
教 学 内 容 及 组 织 教 法
次数
时间
强度
一、课的开始:15分
1.班长整队,清点到课人数向老师报告
学生成两列横队站立
        ××××××
        ××××××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任务
4.安排见习生
5.准备活动
1)慢跑:学生单路纵队绕乒乓球馆内圈4周

2)行进间徒手操:
a. 振臂运动
b. 侧跨步腹背运动
c. 正弓步压腿
d. 侧弓步压腿
e. 踝、腕关节活动
6.专项准备活动
1)单线对攻   15分
2)全台对搓   15分
二、基本部分
(一)调节意识:
无论哪种技术的运用,都必须自觉地根据对方来球进行动作调节。
故技术训练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提高依来球调节自己击球的能力。
1.拍型调节:
仰:来球低,下旋
立:来球不转或与网同高
前倾:来球高、上旋
2.力量调节:
自己发力:来球轻、低、下旋
借力:来球重、冲力大
3.引拍调节:
切忌习惯性引拍
高手引拍,主动前迎:强上旋
低手位引拍:来球下旋
缩小引拍动作:来球快且冲
加大引拍:来球慢且高
4.手指调节
主要指发球
5.用力方向调节
向上用力:来球低,下旋
向前为主:攻不转球
向前下用力:攻、推加转弧圈
教学方法:
1.讲解
2.演示,再讲解
3.老师上球由学生体验
4.学习练习   20分
(二)侧身步法
1.单步侧身,多用于来球近身,角度小  图(1)
2.换步侧身(滑跳步侧身)  图(2)

                          左
左             右                     右
                             
练习方法:        
1.慢节奏步法移动练习   4分
2.两种侧身步交替练习,20次为一组,各4组
3.推挡侧身攻练习
三、结束部分:
1.放松
   原地垫步放松
2.整理器材
3.集合、小结
4.师生再见
教    案
课次:人数:授课日期:
教学
内容
1.步法:滑跳步侧身
2.结合技术:推挡侧身攻
教学
任务
1.熟练掌握侧身步法,依据对方来球灵活应用。
2.通过在移动中击球练习,进一步巩固提高正手攻球技术以达到自如运用。
重点
推挡侧身攻
难点
推挡侧身攻
课时
结构
教 学 内 容 及 组 织 教 法
次数
时间
强度
一、课的开始:
1.班长整队,清点到课人数向老师报告
学生成两列横队站立
        ××××××
        ××××××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任务
4.安排见习生
5.准备活动
1)馆内蛇形跑:学生单路纵队绕乒乓球球台蛇形慢跑两周。

2)行进间徒手操:
振臂运动:1-4拍  屈肘后振
            5-8拍  上、下振臂  4×8拍
跨步腹背运动
            1-4拍  前体前伏  两手指触地
            5-8拍  单脚跨步,重复  4×8拍
正弓步压腿   前两个8拍正弓步压腿
               后两8拍侧弓步压腿   2×8拍
踝、腕关节活动    2×8拍
3)专项准备活动
变线对推,一点对二点   
正手位单线对攻   
二、基本部分
(一)滑跳步侧身
注意点:
1.侧身后的下肢制动,重心仍是落在右脚上
2.在整个过程中,眼始终紧盯来球。
3.脚着地与转腰、挥拍同步进行。
练习方法:
徒手由推变侧身位攻  10次/组  共三组
(二)结合技术:推档侧身攻
1.教学方法:
示范
讲解动作要点
学生上台体验,纠正动作
10
10
学生练习
2.教学组织:
项教学时,学生成半        
圆绕球台站立,如图。        
中,学生两人一组分组练习。

3.练习方法
1)定点小角度侧身攻练习,如图
10个球/组  每人各10组                 
2)定点中等角度侧身攻练习,如图
10球/组  每人各10组
3)左半区不定点侧身攻
10球/组  各10组
(三)发球练习
1.单一发球
1)两大角急长球
2)左大角侧上下旋球
三、结束部分
1.放松练习
三线意念放松法放松
2.收集整理器材
3.集合、小结
4.布置课后练习
5.师生再见
教    案
课次:人数:授课日期:
教学
内容
1.结合技术:推挡侧身攻
2.发球:配套技术
教学
任务
1.进一步提高、改进推挡、正手攻球及侧身步法等单项技术动作质量,并使之有机结合运用。
2.提高单一发球质量,探索自己的发球配套方式。
重点
推挡侧身攻球
难点
配套发球中缩小动作差别同时要加大球性差别
课时
结构
教 学 内 容 及 组 织 教 法
次数
时间
强度
一、课的开始:
1.班长整队,清点到课人数向老师报告
学生成两列横队站立
        ××××××
        ××××××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任务
4.安排见习生
5.准备活动
1)原地碎步跑

2)原地垫步跑
3)原地高抬腿跑
4)小范围换步跑
5)弓步压腿
6)屈臂振
7)踝、腕关节活动
8)专项准备活动
6.专项准备活动
1)小范围两点变线对推
2)左斜线对攻练习
二、基本部分
(一)推挡侧身攻
1.练习方法:
1)单步侧身攻,如图
A:单步侧身攻一板练习
B:单步侧身连续攻
C:单步侧身攻还原对推
以上练习每攻球10板为一组,各4组,两人轮换练习
2)滑跳步侧身攻球
A:没跳步侧身攻一板球练习  10板/组  4组
此练习由两人对推开始,在
连续对推三板球以后练习者突然
采用滑跳步侧身攻球,完成后再
平击发球重复练习。
B:侧身攻对推侧身攻练习
由平击发球开始,两人左斜线对推,一人侧身攻一板球之后马上还原为对推练习,如此重复。
此练习从推推,完成全过程为一轮,10轮/组,各5组,峡谷人轮换练习。
C:侧身变线攻球练习
由平击发球开始,左斜线对推,
练习者滑跳步侧身变线攻对方左下角。
10球/组   4组
2.练习要求:
1)练习者侧身让位一定要让开,也就是侧身到位,还原及时。
2)注意侧身与挥拍攻球动作的协调统一,攻球时重心交换动作要明显。
3)供球者应尽可能控制好回球落点,供球到位,提高练习质量。
(二)发球:配套发球                 B
练习方法:                              
1.长、短配
10个球一组,各10组                            A
要求:
1)长球尽量靠近对方端线,短球越近网越好。
2)下旋球与不转球配套  
10球/组,各10组
三、结束部分:
1.放松练习
学生两人一组,相互抖动、按摩放松
2.收集整理器材
3.集合、小结
4.布置课后练习
5.师生再见
教    案
课次:人数:授课日期:
教学
内容
1.接发球
2.结合技术
教学
任务
1.学习接发球技术,初步掌握接发球的基本原则。
2.加强各单项技术的结合运用。
重点
接发球
难点
接发球
课时
结构
教 学 内 容 及 组 织 教 法
次数
时间
强度
一、课的开始:
1.班长整队,清点到课人数向老师报告
学生成两列横队站立
        ××××××
        ××××××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任务
4.安排见习生
5.准备活动
1)蛇形慢跑:学生单路纵队绕乒乓球球台蛇形慢跑。

2)关节活动
颈部运动
肩关节活动
绕环运动            4×8拍
髋关节活动
踝、碗关节活动
3)专项练习
右半区斜线对攻
发下旋球,全台对搓
二、基本部分
(一)接发球:
在乒乓球运动中,接发球完全受制于发球,故要接好发球则必须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选位:对应选位法
根据对方发球位置来决定自己的站位
1)对方于右下角正手发球,一般接发球应在己方中线偏右。
2)对方在左大角,则己方站位于中线偏右。
3)站位一般离球台30-40cm,应兼顾长、短来球。
2.判断:
这是接好发球的关键,就如医生诊断一样,正确的判方能开出对症的药方。
常见的发球:左、右侧上、下旋球
长、短球
转与不转
从以下三方面来判断。
1)从手臂挥摆的方向和球拍移动方向判断
左、右、上、下挥摆用力一般为侧上、下旋球。
向前挥摆用力为直线长、短球。
2)根据手臂摆动幅度、速度和手腕抖动的程度判断。
幅度大、加速,一般为长球,反之为轻短球。
手腕抖动的幅度大、有力、旋转越强。
第一落点越近己方端线为长球。
3)根据来球弧线、速度判断。
来球快、有冲力,为上旋或不转。
来球先快后慢,有飘浮感为下旋球。
3.接发球手段:
基本由挑、拨、拧、搓、推、攻、拉等基本技术组成。
短球:可用搓、挑、拨、拧、撇等手段。
长球:挤推、加推、攻、拉、削
4.教学方法:
讲解
示范,由学生接发不同来球,老师点评
学生练习
5.练习方法:
对单一动作不同性质来球判断的练习
此练习由老师发球,学生集体判断分析
判断不同种类发球性质的练习
方式同上
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单一方式发球接发球练习
A:推接左斜线上旋长球,10球/组,各2组;
B:搓接下旋短球,10球/组,各2组。
三、结束部分
1.放松,学生两一组,按摩上肢、肩、背部
2.收集整理器材
3.集合、小结
4.师生再见
教    案
课次:人数:授课日期:
教学
内容
1.发球配套
2.接发球:1)搓接下旋短球;2)侧身攻接右侧上旋球
教学
任务
1.提高单项发球质量,熟练一套发球技术,能结合自己的打法特点有后续手段的发球。
2.提高对来球的判断能力,加强对搓接下旋短球的控制。
重点
接发球
难点
接发球时,通过手腕、拍型的调节加强对回球的控制。
课时
结构
教 学 内 容 及 组 织 教 法
次数
时间
强度
一、课的开始:
1.班长整队,清点到课人数向老师报告
学生成两列横队站立
        ××××××
        ××××××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任务
4.安排见习生
5.准备活动
1)慢跑,学生单路纵队绕乒乓球馆内4周,前2周匀速慢跑,

后两周听老师口令,按口令指示活动。
口令:按原速向前慢跑
原地踏步跑
360度转动跑
180度后轻跑
2)行进间徒手操
振臂、扩胸运动         4×8拍
侧跨步腹背运动         4×8拍
正、侧弓步压腿         4×8拍
踝、腕关节活动         4×8拍
3)专项准备活动
右斜线定点对攻
左斜线推挡侧身攻
二、基本部分
(一)发球配套
学生自选一套发球练习
要求:1.动作规范,符合规则
      2.出手动作尽量相似
3.球的旋转、落点反差较大
4.观察对方回接球的情况,能否为自己的后续技术提供条件。
练习方法:
1.定点单一发球    20个/组  10组
2.定点组合发球    20个/组  5组
3.不定点组合发球  20个/组  5组
(二)接发球
定点单一接发球练习
1.反手搓接下旋半出台球或短球         A            B
如图:正手位发下旋至对方B点,
对方反手搓回接至近网C点。
要求:稳搓、减少失误
      抵搓、定点,提高控球能力
体会手腕、拍形的调节对回球的控制,加强手感。
40个球/组   5组
2.侧身攻接右侧上旋球
如图:反手发右侧上旋球至对方                          B
B点,对方滑跳步侧身攻回球至C点。
要求:侧身到位,侧身攻球动作连惯
回球落点固定:直线、C点         C
还原及时
20个球/组   4组
组合练习:
反手推(拨)接右侧上旋球跨步上步正手攻球
如图:发对方右侧上旋球至                          C
A点推或拨至B点压正手至           D                A
对方C点跨步上步,正手攻直               B           
线至D点。
要求:落点准确,上步到位,还原及时
10个球/组   4组
三、结束部分:
1.放松练习
原地碎步移动,四肢放松
两人一组,按摩上肢及肩、背部位
2.整理器材
3.集合、小结
4.师生再见
教    案
课次:人数:授课日期:
教学
内容
1.配套发球
2.接发球:挑接发正手小三角短球,攻接正手长球
教学
任务
1.提高发球质量
2.提高判断及快速反应能力
重点
接发球
难点
接发球
课时
结构
教 学 内 容 及 组 织 教 法
次数
时间
强度
一、课的开始:
1.班长整队,清点到课人数向老师报告
学生成两列横队站立
        ××××××
        ××××××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任务
4.安排见习生
5.准备活动
1)蛇形跑:学生单路纵队在乒乓球馆内绕乒乓球台蛇形慢跑 200m

2)听口令滑步跑、侧身跑、背向跑  200m
3)关节活动
颈关节活动
肩部活动      4×8拍
髋关节活动    4×8拍
踝、腕关节活动
4)专项准备活动
右斜线单线对攻
发下旋全台对搓
二、基本部分
(一)配套发球
学生自选一套发配练习
练习方法:
定点单一发球  20个/组  共10组
定点组合发球  20个/组  共10组
不定点组合发球  20个/组  共10组
要求:有落点变化,落点到位
动作近似
球性反差大
(二)接发球
1.攻接正手位急长球                               A
方法:站位左半台,做接发球
准备,对方发正手急长球至A点,
练习者单跨步上步攻式垫跨步上步
攻球,之后马上还原。
要求:上步及时、到位
上步一挥拍动作连惯自然
还原迅速
20个球/组   各10组
2.拧挑或拨接正手短球(原地)           A
如图:站位中台,做接发球
准备,对方发正手小三角短球,
练习者原地拧挑或拨接发球,回
球至对方正手大角。
要求:根据来球情况,适当、合理调节拍形
回球弧线要低,线路要开
注意体会手腕的作用
20个球/组  各10组
3.单步上步拧挑或拨正手短球,如图
站位中线偏左,发正手短球,
练习者单步上步拧挑或拨接发球
至对方右下角。
要求:还原及时,其它同上
      20个球/组,各4组
三、结束部分:
1.放松
三线意念放松法放松
2.整理器材
3.集合、小结
4.师生再见
教    案
课次:人数:授课日期:
教学
内容
1.发球
2.接发球
教学
任务
1.改进发球技术动作,提高发球质量
2.体会改进单一接发球技术,提高对球落点、路线的控制能力。
重点
接发球
难点
接发球
课时
结构
教 学 内 容 及 组 织 教 法
次数
时间
强度
一、课的开始:
1.班长整队,清点到课人数向老师报告
学生成两列横队站立
        ××××××
        ××××××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任务
4.安排见习生
5.准备活动
1)原地慢跑

2)原地垫步跑
3)原地高抬腿跑
4)原地顺、逆时针旋转跑
5)活动踝、碗关节
6)专项准备活动
对攻
变练习节奏和击球力量的对攻练习
全台对搓
注意判断来球
注意回球落点和控制弧线
二、基本部分
(一)发球
单一定点发球练习
1.左、右大角直线长球
站位左半台,正手发对方正手长球
站位左半台,正手发对方反手法左大角斜线长球
要求:出手突然
前臂加速挥摆,发力集中
球的第二落点离对方端线越近越好
10个球/组  共10组
2.正手发下旋球
站位中线偏左,正手发强下旋球
要求:拍吃住球,向下摩擦充分
体会手腕的抖动作用
观察球的飞行弧线及速度与下旋强度的关系
10个球/组   共10组
(二)接发球:
1.正、反手搓接定点下旋球                     
如图:                                        B
发球员有规律地将球采用正
手发下旋的技术发至对方A、B                          A
两点,接球员采用全台正、反手
搓球技术回接。
要求:回搓球弧线要低
回球落点有变化
稳搓、减少失误
10球/组,各8组
2.反手推挡右侧上旋来球——跨步上步正手攻,如图:
发球,右侧上旋线,推挡球
回接直线,线快带至对方正手                      
线,跨步上步攻球,线。                             
练习要求:                           
落点准确,线路清晰
上步到位、及时,还原迅速
5球/组   10组
三、结束部分:
1.放松
1)四支慢节奏抖动放松
2)学生两人一组,按摩肩背部
2.收集、整理器材
3.集合、小结本课
4.布置课后练习
5.师生再见
教    案
课次:人数:授课日期:
教学
内容
1.拉攻:正手快拉(1)
2.发球、接发球
教学
任务
1.学习正手快拉技术,初步掌握正手快拉技术动作。
2.改进、提高发球、接发球技术质量
重点
正手快拉
难点
正手快拉
课时
结构
教 学 内 容 及 组 织 教 法
次数
时间
强度
一、课的开始:
1.学生集合,班长整队,清点到课人数向老师报告
学生成两列横队站立
        ××××××
        ××××××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任务
4.安排见习生
5.准备活动
1)慢跑:学生单路纵队绕乒乓球馆内圈两周。

2)摆臂垫步跑一周
3)原地徒手操
同向振臂                                4×8拍
14  两臂屈肘上举后振
58  两臂屈肘上垂后振
24  屈肘上举右振   
58  屈肘上举左振
两手叉腰髋绕环                          4×8拍
弓步压腿                                4×8拍
踝、腕关节活动                          4×8拍
4)专项准备活动
单线对攻
全台对搓
二、基本部分
(一)正手快拉
1.技术特点:
是一项对付削球手的重要技术,它具有动作较小,线路活、球速快的特点,以快拉落点,配合扣杀得分。
2.动作要领:
站位近台,手臂放松
引拍时前臂略下沉,重心稍下降,球拍略低于来球
击球下降前期,击球中部,向前上方用力,以摩擦为主
还原
3.教学步骤:
示范
讲解动作
纠正动作
学生练习
4.练习方法:
快拉挥拍练习
建立动作概念,从引拍到击球,动作到位
拉手持球练习
学生左手持一球手指头,挥拍做拉球动作练习
拉自弹球
5.易犯错误反纠正
重心过高,球拍位置过高,不利于上提拉球动作的完成
纠正:徒手练习,体会正确动作
碰多擦少
纠正:理解碰、摩的作用,多做练习
拍形太前倾,拉不动球,易下网
纠正:理解拍形调节的重要性,仔细体会手腕、前臂对拍形的控制。
(二)发、接发球
练习方法:
1.单一发球、接发球练习
2.配套发球、接发球练习
3.发、接发球记分
三、结束部分
1.放松
三线放松法放松
2.收集、整理器材
3.集合、小结
4.师生再见
教    案
课次:人数:授课日期:
教学
内容
1.拉攻:正手快拉(2)
2.发球、接发球赛
教学
任务
1.学习正手快拉,加深对快拉技术动作的理解,特别是对的理解,改进技术动作。
2.发接发球比赛的方式检验学生的发球质量。
重点
拉攻
难点
拉攻
课时
结构
教 学 内 容 及 组 织 教 法
次数
时间
强度
一、课的开始:
1.班长整队清点到课人数向老师报告
学生成两列横队站立
        ××××××
        ××××××
            
2.师生问好
3.宣布考试方法及要求
4.安排见习生
5.准备活动
蛇形慢跑:学生单路纵队绕乒乓球台蛇形慢跑。
20

行进间振臂
处理小腿跑
高抬腿跑
弓步压腿
踝、腕关节活动
6.专项准备活动。
二、基本部分
(一)正手快拉(2)
1.教学方法:
指出在前次课的学习中存在较多的问题
再次示范、学生观摩
重复动作要点
2.练习方法:
挥拍练习
模仿老师正手快拉动作,注意体会与正手快攻的区别。
在挥拍击球时,体会手形的,想象触球部位和用力方向。
拉自弹球
学生左手将球在台上弹起,在下降前期击球,将球向前上方抬起。
练习中提示注意手形、触球方式、用力方向及身体整体配合。
(二)发球、接发球比赛
比赛方法:三分三板球赛
1.被考者针对全班每一同学各发三个球,三板球内没得分,也就是接发球方合法进行了第4板还击,则发球方失分。
2.按总分最高者第一排名次
前四名作为以后比赛种子
3.比赛顺序按抽签的方式决定,对手顺序按学号名单。
三、结束部分
1.放松:慢节奏交谊舞放松
2.收集、整理器材
3.集合、小结
4.师生再见
从发、接发球赛中发现存在的问题
教    案
课次:人数:授课日期:
教学
内容
1.拉攻:正手快拉(3)
2.全台对搓赛
教学
任务
1.改进提高正手快拉技术,体会手腕、手指对拍形的调控。
2.通过比赛检查学生对单项技术的掌握情况。
重点
拉攻
难点
拉攻
课时
结构
教 学 内 容 及 组 织 教 法
次数
时间
强度
一、课的开始:
1.班长整队清点到课人数向老师报告
学生成两列横队站立
        ××××××
        ××××××
            
2.师生问好
3.宣布考试方法及要求
4.安排见习生
5.准备活动
1)原地慢跑

2)原地前伸腿跑
3)原地高抬腿跑
4)原地顺、逆时针跑
5)上肢运动
6)弓步压腿
7)踝、碗关节活动
二、基本部分
(一)正手快拉
1.教学步骤
1)纠正动作,指出普遍存在的问题及纠正
动作太僵,肩、臂过紧
提示有意识的放松,挥拍击球时注意体会球的感觉。
碰击球太多,遇下旋球易下网,多做碰擦手持球练习。
整体配合差,以手臂大幅度挥摆来发力,明确力量的来源与传导。
多做练习手挥拍动作
2)老师再次台上示范,提示注意点
3)学生练习
2.练习方法
1)挥拍练习
学生对镜挥拍,自我调整动作
2)拉手持球,建立摩擦球的手感
3)学生三人一组,拉不转球
一人练习,一人上球,一人检球。三人轮换练习
上球的学生,站在练习者的同侧,
用球拍击球供球,使球有一定的速度、
力量,便于练习者体会借力。如图示
20球/组  一组轮换  各10组
(二)对搓比赛
方法:单淘汰赛,三局二胜,11分制
取16个号码位置数,另有两人控号,进入位置表,设四名种子,以上节发,接发球成绩确定,1-4号种子分别进入1、6、8、9号位置,其余因为分别抽签进口。
组织:第一轮比赛由学生自行裁判
第二轮指定裁判
第三、四轮组织全体学生观摩
三、结束部分
1、放松
学生两人一组相互按摩放松
2.收集、整理器材
3.集合、小结
4.师生再见
教    案
课次:人数:授课日期:
教学
内容
1.拉攻技术:正手快拉(4)
2.结合技术:搓中抢拉
教学
任务
1.改进、提高正手快拉技术
2.培养学生建立力争主动的战术意识
重点
正手快拉
难点
搓中抢拉中对时机的把握
课时
结构
教 学 内 容 及 组 织 教 法
次数
时间
强度
一、课的开始:
1.班长整队清点到课人数向老师报告
学生成两列横队站立
        ××××××
        ××××××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任务
4.安排见习生
5.准备活动
1)慢跑200m,学生单路纵队绕乒乓球馆外篮球球场外周慢跑。

2)行进间徒手操
上肢运动:屈肘振臂,肩关节拉伸
体转运动:活动肩、背肌肉
腹、背运动
弓步压腿
踝、碗关节活动
3)专项准备活动
左斜线对推
全台变线攻球
二、基本部分
(一)正手快拉
1.教学方法:
讲解普遍存在的问题
A.触球方式:碰多擦少
B.手臂过僵,整体配合不好,拍、手、前臂没有形成球之势。
C.引拍过高
再次讲解动作要领,示范动作
学生练习
2.练习方法
徒手模仿练习
注意挥臂时的手形及发力与放松
挥拍练习
注意整体配合及手腕,指对拍的调控
拉不转球   30球/组  各10组
拉下旋球
此练习学生三人一组,一人供球,
一人捡球,一人练习,三人轮换
如图示:20球/组  各10组

(二)搓中抢拉
练习方法:两人一组练习,由发下旋球开始形成对搓,待机抢拉上手。
练习要求:
1.注意步法移动保证最佳击球位置。
2.相持时注意换球的变化:迫使对方移动中回球致使回球质量下降而创造拉球机会。
3.注意拉球完成后的还原。
三、结束部分
1.放松
自我抖动四肢放松
静立意念放松
2.收集器材
集合、小结
师生再见

教    案
课次:人数:授课日期:
教学
内容
1.正手快拉(5)
2.搓中抢拉
教学
任务
1.进一步改进提高正手快拉技术,有针对性地纠正学生在技术动作上存在的问题。
2.培养学生力争主动、争先上手的战术意识。
重点
正手快拉
难点
正手快拉下旋球
课时
结构
教 学 内 容 及 组 织 教 法
次数
时间
强度
一、课的开始:
1.班长整队清点到课人数向老师报告
学生成两列横队站立
        ××××××
        ××××××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任务
4.安排见习生
5.准备活动
1)慢跑200m,学生单路纵队绕乒乓球馆慢跑。

2)侧身叉步跑
3)高抬腿跑
4)跨步跑
5)踝、腕关节活动
6)专项准备活动
左斜线对推
练习中做变节奏、变击球力量的推挡球
全台变线对攻
练习时注意步法移动与还原及时
二、基本部分
(一)正手快拉
1.教学方法:
1)点评技术动作
整体动作欠协调,手臂动作过僵
纠正:暗示在做动作时放松,多做徒手练习
挥拍没有形成球之态,触球碰多擦少。
纠正:多做挥拍擦手持续的练习,体会拍与球的充分接触。
2)学生练习
2.练习方法
1)徒手挥拍练习
认真体会手形的变化
2)挥拍练习
体会发力顺序,体会前臂、手、拍所形成的
3)拉不转球
20球/组  各10组
4)拉下旋球
三人一组练习,一人供球,一人拾球,一人练习
20球/组  10组
(二)搓中抢拉
练习方法:两人一组练习,发下旋球形成对搓,然后伺机抢拉
要求:1.注意位置调整,在最佳击球位置、最佳击球点击球。
2.注意在对搓中的变化:以调动对方为自己抢拉创造机会。
3.注意对来球下旋强度的判断,及时调整拍形及用力方向。
4.及时还原准备下一板。
三、结束部分
1、放松
三线意念放松法放松
学生两列横队站立,听老师口令提示
2.收集器材
3.集合、小结
4.师生再见
教    案
课次:人数:授课日期:
教学
内容
考试:1.发球:配套发球
      2.推挡球
教学
任务
1.检查学生本学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2.了解教学效果以改进教学方法。
重点
考试
难点
考试
课时
结构
教 学 内 容 及 组 织 教 法
次数
时间
强度
一、课的开始:
1.班长整队清点到课人数向老师报告
学生成两列横队站立
        ××××××
        ××××××
            
2.师生问好
3.宣布考试方法及要求
4.安排见习生
5.准备活动
1)蛇形慢跑:学生单路纵队绕乒乓球馆内乒乓球台蛇形跑。

2)关节活动
颈部活动:颈绕环
肩绕环
髋关节绕环
滕绕环
踝、碗关节活动
3)自由准备活动
解散队伍,由学生根据自己情况做准备式专项准备活动。
二、基本部分
(一)推挡球
考试方法:由学生自己找一陪考者考试,计分分达标和技评两部分,分别占30%、70%,要求一个回合打满30板达标,每人两次机会,如陪考者失误不影响主考生成绩,但陪考者不能在一个回合中失误两次以上。
(二)发球
考试方法:
每个学生可有10次发球要会,只对发球的整体动作和质量进行技术评定。
技评:100%
技术评定标准:
1.优秀:动作正确、协调,挥拍过程连惯,发力集中,还原及时。
   发球:符合规则要求,出手动作隐弊,配套发球反差大,有较好的速度、弧线和旋转。
   推挡球:动作规范、放松、节奏好、控球能力强。
2.良好:动作基本正确,节奏感较差,但无明显错误
发球:配套发球质量较高
推挡球:击球力量、弧线、节奏控制较好,动作正确
3.及格:动作僵硬、无力、协调性差,但无根本错误
发球:基本能按规则要求完成发球动作,但配套球质量不高。
推挡球:能完成动作,但击球无力,协调性差,节奏控制不好。
4.不及格:
动作有严重错误
发球:基本上不能完成合法发球
推档球:没有掌握动作
三、结束部分
1.放松
  学生自己放松
2.收集、整理器材
3.集合、小结
4.师生再见
教    案
课次:人数:授课日期:
教学
内容
考试:正手攻球
教学
任务
1.考核学生对正手攻球技术的学习、掌握情况
2.了解教学效果
重点
考试
难点
考试
课时
结构
教 学 内 容 及 组 织 教 法
次数
时间
强度
一、课的开始:
1.班长整队清点到课人数向老师报告
学生成两列横队站立
        ××××××
        ××××××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次课任务
4.安排见习生
5.准备活动
1)慢跑:学生单路纵队绕乒乓球馆外篮球场慢跑  200m
20

2)侧身叉步跑
3)高抬腿跑
4)跨步跑
5)踝、腕关节活动
6)自由准备活动
学生根据自己情况安排的考前准备活动或是与陪考者的适应练习。
二、基本部分
(一)考试:正手攻球
1.考试方法:
1)学生台上正手攻球,一个球连续击球20板达标。
2)学生自己安排陪考生,考试中陪考者失误不影响主考者成绩,但一个球的累计失误不得超过2次。
3)球擦边、擦网而导致的失误不计。
4)每人两次机会。
2.评分办法
1.评分分为达标和技评两部分,其中达标:30%,技评占770%。
2.技评不及格者不参与总评
3.技术评定标准
1)优秀:动作正确,整体配合协调,挥拍连贯,发力集中,控球能力强。
2)良好:动作基本正确,节奏感、整体配合稍差,但无明显错误。
3)及格:动作僵硬、无力、协调性差,但无根本性动作错误。
4)不及格:动作有严重错误或不能完成。
4.考试组织:
1)按名单由老师点名考试
2)其它学生自行练习
(二)缓考生补考
三、结束部分
1.放松
学生自行四肢抖动放松
两人一组,肩、背部按摩放松
2.收集、整理器材
3.集合、小结
4.师生再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20 15:02 , Processed in 1.420181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