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
内容
| 学习:握拍法(直式和横式)。
了解学生乒乓球技术水平
|
教学
目标
| - 掌握正确的握拍方法,了解乒乓球的基本术语,通过学生观察,模仿,自学,自练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乒乓球热情,培养学生身体灵敏性,机智的品质
|
课的
部分
| 时
间
| 课的内容
| 组织教法及教学要求
|
开
始
部
分
| 5′
| 一、课堂常规
| 一、组织队形:如图所示
●●●●●●●
●●●●●●●
●●●●●●●
●●●●●●●
▲
二、教学要求:
1、快、静、齐
2、学生精神集中,认真练习,见习生随班听讲
三、教法:语言教学,口令提示
|
基
础
部
分
| 5′
5′
| 一、简单介绍乒乓球拍
二、学习握拍法:
直拍握拍法:(中钳式握法)
食指和拇指自然弯曲,食指的第二指关节和拇指的第一关节和拇指的第一指关节分别压住球拍的两肩,食指与拇指之间的距离要适中(一般以一指宽距离)。中指、无名指、小指自然弯曲斜形重叠,中指的第一指关节侧面顶在球拍背面约三分之一处
| 组织: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教法:
要求:
1、学生2人一组,实践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握拍法教学图示
|
基
础
部
分
| 10′
12′
| 横拍握法
又称“八字握拍法”虎口压
住球拍右上肩,中指、无名
指、和小指自然地握住拍
柄,拇指在球拍的正面轻贴
于中指旁边,食指自然伸直
斜贴在球拍的背面。深握
时,虎口紧贴球拍;浅握时
,虎口轻微贴球拍。
三、教学比赛:
要点:教学比赛:全班分成5个小组,每组一个球台进行比赛,打3分制,输的下台,赢的继续。新上台的先发球,每人轮换发一球。
| 2、握拍不能太深或者太浅,以免影响手腕动作的灵活性及击球发力的合理性,直拍握法和横拍握法各有优缺点,要求练习者找到适合自己的握法。
组织图形: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教法:
讲解示范,分组练习
要求:
|
结
束
部
分
| 3′
| | 组织:
●●●●●●●
●●●●●●●
●●●●●●●
●●●●●●●
▲
要求:
身心放松
教法:语言教学
|
场地器材
| 球台20张,乒乓球40个
|
课后小结
| |
教学
内容
| 1、快推球
2、横拍拨球
|
教学
目标
| 了解快推球和横拍拨球技术,初步掌握快推球和横拍拨球的基本技术动作。
|
课的
部分
| 时
间
| 课的内容
| 组织教法及教学要求
|
开
始
部
分
| 10′
| 一、课堂常规
| 1、集合整队,检查出勤情况。
2、宣布课的内容及要求。
安 3、安排见习生。
|
| | 二、准备活动
1、扶墙压肩
2、髋关节绕环
3、膝关节绕环
4、正压腿
5、侧压腿
6、活动腕踝关节
| 1、讲解并示范徒手操
2、领做徒手操
要求:做动作时力度、幅度应逐渐加大,不要陡然加大力度或幅度;动作要舒展、有力,以便将身体充分活动开,起到热身的作用。
|
基
础
部
分
| 5′
10′
| 三、复习平挡球技术
| 要求:提高回球质量,落点相对集中,把握好回球的力量和速度。
|
| | 四、学习快推球技术
1、快推球技术的特点和作用
2、快推球的动作要点
| 1、介绍快推球的特点和作用。
具有动作小,回球速度快,变化多,稳定性比较好等特点。在比赛中,可用落点变化控制对方起到助攻作用。
2、讲解快推球的动作要点。
左脚稍前,上臂内收自然靠近身体右侧,击球前手臂适当后撤引拍,前臂稍外旋,在来球的上升期拍形前倾,手腕外展,击球的中上部,食指用力,拇指放松,击球后手臂、手腕继续向前随势挥动,距离要短,并迅速还原成击球前的准备姿势。
3、教师给予正确的动作示范,要求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4、台上中线快推球练习。
|
基
础
部
分
| 10′
| 五、学习横拍拨球技术
1、横拍拨球的技术特点与作用
2、横拍拨球的动作要点
| 1、介绍横拍拨球技术的特点和作用。
具有动作幅度小,速度快,落点变化多和有一定的力量、速度等特点。是横握拍进攻型选手的一项相持性技术。
2、讲解横拍拨球技术的动作要点。
两脚平行,两膝微屈,重心在两脚之间,球拍向后下引,肘关节稍前顶,手腕内收,右肩稍沉。以肘关节为轴拍面稍前倾,在上升期击球的中上部,向前上方弹击。触球时发力要集中,随势挥拍不宜太长,迅速还原成准备姿势。
3、教师给予正确的动作示范,要求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4、台上横拍拨球技术练习。
|
结
束
部
分
| 5′
| | 组织:
●●●●●●●
●●●●●●●
●●●●●●●
●●●●●●●
▲
要求:
身心放松
教法:语言教学
|
场地器材
| 球台20张,乒乓球40个
|
课后小结
| |
教学
内容
| 1、快推球
2、横拍拨球
3、正手攻球技术
|
教学
目标
| 1、复习巩固快推球和横拍拨球技术,要求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注意控制回球的力量、速度,限制学生在近台进行练习。
2、了解正手攻球的各种技术,学习正手近台攻球技术,并初步掌握正手近台攻球的技术要领。
|
课的
部分
| 时
间
| 课的内容
| 组织教法及教学要求
|
开
始
部
分
| 10′
| 一、课堂常规
| 一、组织队形:如图所示
●●●●●●●
●●●●●●●
●●●●●●●
●●●●●●●
▲
二、教学要求:
1、快、静、齐
2、学生精神集中,认真练习,见习生随班听讲
三、教法:语言教学,口令提示
|
基
础
部
分
| 5′
| 三、复习
1、复习快推球技术
2、横拍拨球技术
| 1、近台快推球练习
2、近台横拍拨球练习
要求:提高回球质量,落点相对集中,把握好回球的力量和速度。
|
基
础
部
分
| 20′
| 四、学习正手攻球
1、正手攻球的各种技术
2、正手近台攻球的技术特点
3、正手近台攻球的方法及要点
| 1、介绍正手攻球的各种技术。
2、介绍正手近台攻球的技术特点,讲解正手近台攻球的方法及要点。
直拍正手近台攻球:身体靠近球台,右脚稍后,两膝微屈,上体略前倾;击球前,引拍至身体右侧成半横状,上臂与身体约成35°,与前臂约成120°。当球从台面弹起时,手臂由右侧向左前上方迅速挥动,以前臂发力为主;击球时,食指放松,拇指压拍,使拍面前倾并结合手腕内转动作,在来球上升期击球中上部。
|
结
束
部
分
| 5′
| | 组织:
●●●●●●●
●●●●●●●
●●●●●●●
●●●●●●●
▲
要求:
身心放松
教法:语言教学
|
场地器材
| 球台20张,乒乓球40个
|
课后小结
| |
教学
内容
| 1、单步
2、正手攻球技术
|
教学
目标
| 1、复习常用的基本步法,通过相应的步法移动练习,掌握这几种基本步法。
2、了解正手攻球的各种技术,学习正手近台攻球技术,并初步掌握正手近台攻球的技术要领。
|
课的
部分
| 时
间
| 课的内容
| 组织教法及教学要求
|
开
始
部
分
| 10′
| 一、课堂常规
| 一、组织队形:如图所示
●●●●●●●
●●●●●●●
●●●●●●●
●●●●●●●
▲
二、教学要求:
1、快、静、齐
2、学生精神集中,认真练习,见习生随班听讲
三、教法:语言教学,口令提示
|
基
础
部
分
| 5′
| 三、复习
1、复习快推球技术
2、横拍拨球技术
| 1、近台快推球练习
2、近台横拍拨球练习
要求:提高回球质量,落点相对集中,把握好回球的力量和速度。
|
基
础
部
分
| 20′
| 四、复习正手攻球
1、正手攻球的各种技术
2、正手近台攻球的技术特点
3、正手近台攻球的方法及要点
| 1、回忆正手攻球的各种技术、挡球的技术特点、动作方法及要领。
2、用语言将上述几个问题描述出来,对正手攻球的动作方法给予徒手示范。
3、教师给予补充及纠正,并再次完整地复习一次。
4、台上一推一攻练习。
|
结
束
部
分
| 5′
| | 组织:
●●●●●●●
●●●●●●●
●●●●●●●
●●●●●●●
▲
要求:
身心放松
教法:语言教学
|
场地器材
| 球台20张,乒乓球40个
|
课后小结
| |
教学
内容
| 学习乒乓球推挡技术
|
教学
目标
| 1.认知目标:进一步熟悉乒乓球球性
2.能力目标:提高乒乓球的推挡技术水平。
3.情感目标:培养对乒乓球的兴趣。
4.教育目标:提高学生身体灵敏性,培养学生机智的品质。
|
课的
部分
| 时
间
| 课的内容
| 组织教法及教学要求
|
开
始
部
分
| 5′
| 一、课堂常规
| 一、组织队形:如图所示
●●●●●●●
●●●●●●●
●●●●●●●
●●●●●●●
▲
二、教学要求:
1、快、静、齐
2、学生精神集中,认真练习,见习生随班听讲
三、教法:语言教学,口令提示
|
基
础
部
分
| 15′
| 学习乒乓球推挡技术
1、横拍反手推挡
动作要领:两脚开立,比肩稍宽,重心下沉;大臂微贴身体,前臂屈与台面基本平行,拍面稍前倾,将拍引致身体前方腹部位置;击球时,当球跳至上升期时击球的后中上部;向前上方挥动,球拍随势挥拍不宜太长,迅速还原成准备姿势,准备下一次击球。
| ★★★★★★★★
●
★★★★★★★★
●老师★学生
要求:认真听讲,仔细思考,做到练习有目的、有纪律、有针对性。
集体纠错的队列队形:同上
|
基
础
部
分
| 15′
| 动作要领:站位与横拍的站位相同,食指压拍,拇指放松,避免球怕上仰,中指的第三指节抵拍,控制拍型。上臂和肘部自然靠近右侧(左手的同学相反)上臂与前臂的夹角约为100度,肩部放松,引拍于腹前,来球时
击球的后中上部,向前上方挥动,击球后,顺势挥拍,再还原至腹前。准备下次击球
| ★★★★★★★★
●
★★★★★★★★
●老师★学生
要求:认真听讲,仔细思考,做到练习有目的、有纪律、有针对性。
集体纠错的队列队形:同上
|
结
束
部
分
| 5′
| | 组织:
●●●●●●●
●●●●●●●
●●●●●●●
●●●●●●●
▲
要求:
身心放松
教法:语言教学
|
场地器材
| 球台20张,乒乓球40个
|
课后小结
| |
教学
内容
| 1. 提高反手推挡球技术;
2. 初步学会正手近台攻球;
|
教学
目标
| 1.认知目标:进一步熟悉乒乓球球性
2.能力目标:提高乒乓球的正手近台攻球技术水平。
3.情感目标:培养对乒乓球的兴趣。
4.教育目标:提高学生身体灵敏性,培养学生机智的品质。
|
课的
部分
| 时
间
| 课的内容
| 组织教法及教学要求
|
开
始
部
分
| 5′
| 一、课堂常规
| 一、组织队形:如图所示
●●●●●●●
●●●●●●●
●●●●●●●
●●●●●●●
▲
二、教学要求:
1、快、静、齐
2、学生精神集中,认真练习,见习生随班听讲
三、教法:语言教学,口令提示
|
基
础
部
分
| 10′
| 一、复习反手推挡球
● 教法:1)教师进一步示范讲解
2)学生徒手模仿练习,体会要点
3)学生单球练习
4)教师检查纠错
● 要求:1)注意触球的部位、时机、拍形
2)注意肘内收、前臂外旋
| 组织: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教法:
|
基
础
部
分
| 20′
| 二、学习正手近台攻球
● 特点:站位近、动作小、速度快,借力还击,能缩短对方准备回击时间争取主动,为进攻创造条件也可直接得分。
● 动作要领:(以右手握拍为例),身体靠近球台,右脚稍后,两膝微屈,上体略前倾。击球前, 引拍至身体右侧成半横状,上臂与身体约成35度,与前臂约 成120度。当球从台面弹起时,手臂由右侧向左前上方迅速挥动,以前臂发力为主。击球时,食指放松,拇指压拍,使拍面前倾并结合手腕内转动作,在球上升前期击球的中上部(图)。
| ● 组织:讲解时成密集队形
练习时一人一台
● 教法:1)教师示范、讲解
2)学生徒手模仿练习,体会要点
3)学生练习(一攻一挡)
4)教师检查纠错
● 要求:掌握正确拍形,以小臂发力为主,发力方向前上。
|
结
束
部
分
| 5′
| | 组织:
●●●●●●●
●●●●●●●
●●●●●●●
●●●●●●●
▲
要求:
身心放松
教法:语言教学
|
场地器材
| 球台20张,乒乓球40个
|
课后小结
| |
教学
内容
| 1.进一步学习正手近台攻球;
2.初步学会并步移动和左推右攻;
|
教学
目标
| 1.认知目标:进一步熟悉乒乓球球性
2.能力目标:提高乒乓球的并步移动和左推右攻技术水平。
3.情感目标:培养对乒乓球的兴趣。
4.教育目标:提高学生身体灵敏性,培养学生机智的品质。
|
课的
部分
| 时
间
| 课的内容
| 组织教法及教学要求
|
开
始
部
分
| 5′
| 一、课堂常规
| 一、组织队形:如图所示
●●●●●●●
●●●●●●●
●●●●●●●
●●●●●●●
▲
二、教学要求:
1、快、静、齐
2、学生精神集中,认真练习,见习生随班听讲
三、教法:语言教学,口令提示
|
基
础
部
分
| 10′
| 一、复习正手近台攻球
● 组织:讲解时成密集队形
练习时两人一台
● 教法:1)教师进一步示范讲解
2)学生模仿练习
3)学生单球练习(一攻一推打定点)
4)教师检查纠错
● 要求:1)引拍要到位,以收小臂发力为主
2)主动迎击球
3)击球的上升中期
| 组织: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教法:
|
基
础
部
分
| 20′
| 三、学习并步移动和左推右攻
(一)并步
特点: 此步法比单步的幅度要大,由于移动时没有腾空动作,有利于快速移动并保持身体重心的稳定。
方法: 移步时,先以来球异方向的脚向同方向的脚内侧并一步,然后同方向的脚再向来球方向迈一步同时制动,再挥臂击球。
● 教法:1)教师示范讲解
2)学生练习
(二)左推右攻
特点:站位近,速度快,有利于提高摆速,先发制人。
方法:如图所示
| 组织图形: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 教法:1)教师示范讲解
2)学生练习
3) 教师检查纠错
|
结
束
部
分
| 5′
| | 组织:
●●●●●●●
●●●●●●●
●●●●●●●
●●●●●●●
▲
要求:
身心放松
教法:语言教学
|
场地器材
| 球台20张,乒乓球40个
|
课后小结
| |
教学
内容
| 1. 基本掌握反手推挡球;
2. 初步掌握正手近台攻球;
|
教学
目标
| 1.认知目标:进一步熟悉乒乓球球性
2.能力目标:提高乒乓球的反手推挡球和正手近台攻球技术水平。
3.情感目标:培养对乒乓球的兴趣。
4.教育目标:提高学生身体灵敏性,培养学生机智的品质。
|
课的
部分
| 时
间
| 课的内容
| 组织教法及教学要求
|
开
始
部
分
| 5′
| 一、课堂常规
| 一、组织队形:如图所示
●●●●●●●
●●●●●●●
●●●●●●●
●●●●●●●
▲
二、教学要求:
1、快、静、齐
2、学生精神集中,认真练习,见习生随班听讲
三、教法:语言教学,口令提示
|
基
础
部
分
| 5′
5′
| | ● 组织:讲解时成密集队形、 练习时两人一台
● 教法:1)学生单球练习
2)教师检查纠错
● 要求:1)注意时机的掌握,做到借力还击,合理控制力量
2)注意手臂的发力方向及手腕的辅助加力,做到有效地控制落点和加强球速。
● 组织:讲解时成密集队形
练习时两人一台
● 教法:1)教师进一步示范讲解
2)学生单球练习(正手斜线一攻一推) (正手直线一攻一推)
3)教师检查纠错
● 要求:1)注意时机的掌握,做到借力还击
2)注意小臂的发力方向、拍形及腰胯的协调用力
3)击球一瞬间手腕稍内收,合理控制力量
|
基
础
部
分
| 10′
10′
| ● 方法:自找对手,五局三胜,赛后小结。
| ● 组织:讲解时成密集队形
练习时一人一台
● 教法:1)教师进一步示范讲解
2)学生单球练习
3)教师纠错
● 要求:1)推挡、攻球的动作不要变形
2)注意手脚的协调配合,身体重心不要偏
|
结
束
部
分
| 5′
| | 组织:
●●●●●●●
●●●●●●●
●●●●●●●
●●●●●●●
▲
要求:
身心放松
教法:语言教学
|
场地器材
| 球台20张,乒乓球40个
|
课后小结
| |
教学
内容
| 1. 基本掌握推挡球和攻球;2. 初步学会交叉步正手发下旋球和正、反手搓球; 3. 通过教学比赛提高实战能力;
|
教学
目标
| 1.认知目标:进一步熟悉乒乓球球性
2.能力目标:提高乒乓球的交叉步正手发下旋球和正、反手搓球技术水平。
3.情感目标:培养对乒乓球的兴趣。
4.教育目标:提高学生身体灵敏性,培养学生机智的品质。
|
课的
部分
| 时
间
| 课的内容
| 组织教法及教学要求
|
开
始
部
分
| 5′
| 一、课堂常规
| 一、组织队形:如图所示
●●●●●●●
●●●●●●●
●●●●●●●
●●●●●●●
▲
二、教学要求:
1、快、静、齐
2、学生精神集中,认真练习,见习生随班听讲
三、教法:语言教学,口令提示
|
基
础
部
分
| 2′
3′
5′
| ● 内容:反手推挡球
二、巩固提高正手近台攻球
三、学习交叉步,练习左推右攻
● 交叉步方法:击球时先以来球异方向的脚向来球方向移动,并超过另一脚,接着另一脚再向来球方向以取得合理的击球位置。一般在来球角度大的情况下采用这种步法。
| ● 组织:讲解时成密集队形
练习时两人一台
● 教法:1)学生单球练习(正手斜线一攻一推)
(正手斜线对攻)
2)教师检查纠错
● 要求:1)注意上肢和腰胯的协调用力
2)注意落点和节奏的控制
● 组织:讲解时成密集队形练习时两人一台
● 教法:1)教师示范讲解
2)学生模仿练习
3)学生左推右攻结合交叉步单球练习
4)教师纠错
|
基
础
部
分
| 10′
10′
| 四、学习正手发下旋球和正、反手搓球
● 规则对发球的要求:空间、抛球、时机、遮挡、警告。
(一)正手发下旋球
动作要领:右脚向后。抛球时,持拍手向右上方引拍,手腕外展。当球下落与网同高时,手臂迅速向左下方挥动,触球瞬间手腕快速向下方转动,使球拍从球的中部向下方磨擦。
(二)正、反手搓球
搓球可分为正、反手搓快搓和慢搓
反手慢搓动作要领:身体离台稍远,手臂自然弯屈,向左上方引拍。击球时,前臂内旋配合转腕动作向前下方用力,拍面后仰,在来球下降期磨擦球的中下部,将球搓出。
反手快搓动作要领:身体靠近球台。击球时,拍面稍后仰,前臂配合手腕动作向前下方送出,在来球上升期磨擦球的中下部,将球快速搓出。
正手搓球动作要领:两脚平行或右脚稍前站立。击球前,右手向右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击球时,前臂和手腕向左前下方挥动,在来球上升期或下降期磨擦球的中下部,将球搓出。
五、教学比赛
| ● 组织:讲解时成密集队形
练习时一人一台
2)学生模仿练习
3)学生练习(用搓球接发球,发、接球同步练习)
4)教师纠错
|
结
束
部
分
| 5′
| | 组织:
●●●●●●●
●●●●●●●
●●●●●●●
●●●●●●●
▲
要求:
身心放松
教法:语言教学
|
场地器材
| 球台20张,乒乓球40个
|
课后小结
| |
教学
内容
| 1. 初步掌握发、接下旋球及搓球;2. 初步学会发、接侧上、下旋球;
3. 通过教学比赛提高实战能力;
|
教学
目标
| 1.认知目标:进一步熟悉乒乓球球性
2.能力目标:提高乒乓球的发、接下旋球及搓球、发、接侧上、下旋球技术水平。
3.情感目标:培养对乒乓球的兴趣。
4.教育目标:提高学生身体灵敏性,培养学生机智的品质。
|
课的
部分
| 时
间
| 课的内容
| 组织教法及教学要求
|
开
始
部
分
| 5′
| 一、课堂常规
| 一、组织队形:如图所示
●●●●●●●
●●●●●●●
●●●●●●●
●●●●●●●
▲
二、教学要求:
1、快、静、齐
2、学生精神集中,认真练习,见习生随班听讲
三、教法:语言教学,口令提示
|
基
础
部
分
| 5′
5′
| 一、熟悉球性练习:
(一)推挡
(二)攻球
二、复习发、接侧上、下旋球
| ● 组织:讲解时成密集队形
练习时两人一台
● 教法:1)教师进一步示范讲解
2)学生综合练习(一发一接后进行来回搓球或推攻)
3)教师检查纠错
● 要求:1)注意发球时击球点不宜过高,充分运用手腕力量
2)注意不同发球动作的一致性,增加迷惑性
3)接发球、搓球时应注意判断球的旋转,同时根据旋转不同相应改变拍形和发力的大小、方向
|
基
础
部
分
| 10′
10′
| 三、学习正手拉弧圈球
动作要领:站位靠近球台,右脚稍后,重心支撑点在右脚上。击球前,引拍至身体右侧下方成半横状,拍面近乎垂直。上臂与身体约成35度,与前臂约成130度。当球从最高点开始下降时,右脚蹬地向内转胯,同时上臂和前臂由后向前上方挥动,前臂迅速内收,结合手腕转动的力量磨擦球的中下部。击球后,重心支撑点移至左脚,球拍随势挥至头部(如图)。
四、教学比赛
● 方法:分组擂台赛,6分一局。
| ● 组织:讲解时成密集队形
练习时一人一台
● 教法:1)教师示范讲解
2)学生单球练习(一发一拉或一推一拉)
3)教师检查纠错
|
结
束
部
分
| 5′
| | 组织:
●●●●●●●
●●●●●●●
●●●●●●●
●●●●●●●
▲
要求:
身心放松
教法:语言教学
|
场地器材
| 球台20张,乒乓球40个
|
课后小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