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人
| | 周次
| | 课次
| | 授课教师
| |
教学
内容
| 篮球的运、传、投综合练习
|
学习
目标
| - 运动能力:能够做出运、传、投组合动作,明确在比赛中的运用和违例动作。
- 健康行为:运用正确的行进间运球动作,提高篮球安全运动的认知及健康的锻炼方式。
- 体育品德:通过游戏和比赛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
教学
重点
| 手型及观察、护球意识
| 教学
难点
| 控球稳定,运球节奏
|
过程
| 时间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组织及要求
| 次数
|
开始部分
| | 5.安排见习生
| 1.教师指定地点集合
2.检查学生着装
3.提出本节课任务和要求
4.安排见习生
5.提醒课堂纪律和安全要求
| 1.到指定地点集合
2.体委整队清点人数
3.师生问好
4.明确学习任务
5.见习生出列
6.遵守纪律
| 组织队形
要求:快静齐
| |
准备部分
| | - 方法:同学们分组围圈站立,互相传球,中间一名同学抢断球,传球失误或者被抢断,角色互换。
| | | 组织队形
要求:
| |
过程
| 时间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组织及要求
| 次数
|
基本部分
| | - 方法:运球到每个标志桶前面做相应动作突破,最后一个标志点传球切入篮下接传球上篮。
- 动作要求:运球动作节奏不用太快,根据个人情况允许慢节奏,行进间传球要提前量,综合性练习同学之间要人配合。
- 方法:分组分场地进行,每场比赛3分钟,然后依次进行。
| | | 组织队形
要求:
1.队形整齐
2.配合节奏协调
3.距离适中
4.动作稳定安全
| |
结束部分
| | | | |
| |
教学
反思
| | 预计负荷
| 生理负荷群体练习密度约75%、个体练习密度约50%
时间平均心率约135次/分钟
| 场地器材
| 篮球场、篮球、音响、标志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