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人
| | 周次
| | 课次
| | 授课教师
| |
教学
内容
| 篮球的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
学习
目标
| - 运动能力:能够说出正确的基本传接球的方法及在篮球运动的作用,发展上下肢协调性。
- 健康行为:掌握正确的篮球传球练习方式,提高篮球安全运动的认知及健康的锻炼方式。
- 体育品德:通过游戏和比赛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
教学
重点
| 传接球的手型和用力顺序,接球后的缓冲
| 教学
难点
| 上下肢协调发力和配合
|
过程
| 时间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组织及要求
| 次数
|
开始部分
| | 5.安排见习生
| 1.教师指定地点集合
2.检查学生着装
3.提出本节课任务和要求
4.安排见习生
5.提醒课堂纪律和安全要求
| 1.到指定地点集合
2.体委整队清点人数
3.师生问好
4.明确学习任务
5.见习生出列
6.遵守纪律
| 组织队形
要求:快静齐
| |
准备部分
| | - 方法:分组进行,每组站成一排间距3-4米,第一人用双手胸前传球方法传给第二人,第二位同学用双手胸前接球,用同样的方法依次传接下去。
| | | 组织队形
要求:
| |
过程
| 时间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组织及要求
| 次数
|
基本部分
| |
动作要领:
传球:两手自然持球于胸前,两拇指成八字,两肘放松自然弯曲,两脚前后或左右站立,两膝微屈,传球时依次蹬地、伸臂、翻腕、拨指。
接球:伸臂迎球,手触球时收臂后引缓冲,持球于胸腹之间,动作连贯。
组织练习方式
- 易犯错误:掌心触球,持球肘关节外张,传球用力不当,接球不缓冲
- 方法:选出1-2人防守,其他同学围成一个圈。游戏开始后,持球队员通过双手胸前传球的方式传给圈上不相邻的同学。防守者在圈内积极抢球,球被防守者触碰到或者没有传到接球人手里,传球者与防守者互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游戏中不可走步、运球或持球超过5秒。
| | | 组织队形
要求:
1.按要求迅速散开和靠拢
2.动作快静齐
| |
结束部分
| | | | |
| |
教学
反思
| | 预计负荷
| 生理负荷群体练习密度约75%、个体练习密度约50%
时间平均心率约135次/分钟
| 场地器材
| 篮球场、篮球、音响、挂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