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回复: 0

[必修下] (学案四)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原卷版)

[复制链接]

9448

主题

22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128
发表于 昨天 0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课标导航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1.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
2.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1.了解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和华约等重大历史事件,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和两极格局的形成。
2.了解二战后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力量的发展概况,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国际格局演变的历程及影响因素。
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 冷战与两极格局
1.冷战
(1)含义: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
(2)原因
①根本原因:美苏两国社会制度完全不同,严重冲突,意识形态尖锐对立。
②具体原因
a.美国:战后美国的野心急剧膨胀。美国在全球进行扩张,将社会主义的苏联视为其建立世界霸权的最大障碍。
b.苏联:极其关心自己的安全,特别是西部边界的安全。苏联努力扩大自己在的影响,与美国发生了尖锐矛盾。
(3)表现
领域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政治
杜鲁门主义:宣布世界已经分裂为两个对立的营垒,美国将支持所有反对共产主义的国家
具有明显的反苏、反共色彩
成立,宣布世界已经分裂为帝国主义和反帝国主义两个相互敌对与斗争的阵营
经济
实施,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
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形成了以苏联计划经济模式为主导的经济体系
地缘政治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
军事
1949年4月,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
1955年,成立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标志两极格局
的形成
2.两极格局
(1)正式形成: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2)认识:两极格局是不对称和不完全的。美国及其盟国的总体实力始终强于苏联及其盟国。有些国家处于两大阵营之外,如印度、印度尼西亚等。
知识点二  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
1.冷战的发展
(1)特点: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东西方关系既有,也有激烈的冷战对抗。
(2)表现:在美苏开展对话的同时,出现了第二次柏林危机和。
(3)影响:这两次危机虽然没有达到局部的程度,但它们所带来的战争特别是核战争的风险是空前严重的。
2.多极力量的成长
(1)表现
①西欧与日本实力增强: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和发展,的“起飞”及其
            一个经济一体化组织
要成为“政治大国”的追求,表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逐渐分化。西欧和日本逐渐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
②社会主义阵营瓦解:苏联的大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导致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中苏关系破裂。
③中国的和平崛起:以中国自力更生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
1971年10月,                                   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等重大事件为标志,中国成
            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④第三世界的兴起:1955年,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举行了,由此诞生了体现和平共处原则的“万隆精神”。
团结一致、和平相处、友好合作、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
万隆会议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运动,是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标志。
(2)影响:国际关系的这些变化,对美苏造成了有力冲击。
知识点三  两极格局的瓦解
1.美苏的竞争与缓和
(1)竞争:1979年苏联入侵,美国再次加强对苏联的遏制,同时大搞军备竞赛,提出并着手实施“战略防御计划”,企图拖垮苏联。
       也叫星球大战计划,简称SDI
(2)缓和
①1985年以后,美苏关系走向缓和。
②表现
a.美苏交流:美苏首脑多次会晤,建立了多层次对话机制;1987年,美苏签署《关于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1991年,两国签订《美苏关于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裁军取得重要进展。
b.苏联的战略收缩:从阿富汗撤军,宣布不再干涉东欧事务,同意两德统一,苏联与中国关系实现正常化;等等。1990年两德实现统一
2.两极格局的瓦解
(1)原因
①苏联放任西方对东欧的“”攻势。
②国内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放弃的领导地位。
(2)影响
①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持续近半个世纪的随之结束。
②两极格局中出现的世界不可逆转。

546e713f66b0defec1c617743ebbb461.png 发掘教材·想一想
1.阅读教材P109“思考点”:美苏为何从战时盟友变为战后对手?
提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战时同盟关系失去存在基础;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美苏争霸世界的国家战略、国家利益相冲突。
2.阅读教材P109“学思之窗”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兰领土变迁示意图”:斯大林为什么说“波兰问题对苏维埃国家来说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
提示:从历史上看,苏联几次遭受外敌入侵,都是来自西部,经由波兰地区,苏联西部的安全对苏联至关重要。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斯大林不仅这样说,也的确把苏波边界西移,这引起美国的不满与疑虑。

546e713f66b0defec1c617743ebbb461.png 拓展教材·读一读
1.阅读“美、苏、英、法分区占领德国和柏林示意图”(见教材P108

fb1554283c02b65dcaa11af11540212b.png
信息解读:通过示意图可清楚地看出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和柏林的空间地理位置西柏林在苏占区内。柏林危机起点就是东德全面封锁西柏林的水陆交通。示意图有利于我们更好理解柏林危机的危险性及解决方式以及德国分裂的地缘政治情况。
2.阅读“‘北约’与‘华约’对峙示意图”(见教材P111

157f7d544195c812e20c01c5413e3a87.png
信息解读:基于战时利益走到一起的反法西斯同盟随着德意日法西斯的灭亡而迅速重新分化组合很快形成了分别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同盟——北约与华约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合作探究
探究一 美苏冷战的形成
命题研究
角度1 美苏冷战的起因
史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使美苏关系面临新的前景……战时社会主义苏联和资本主义的美国间的联盟基础发生了严重的动摇美苏矛盾实际上取代了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矛盾以及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而成为国际关系间的主要矛盾……美国的全球扩张态势和苏联力图巩固与扩大自己的安全带企图,使雅尔塔体制从一开始就不可能具有合作与缓和的气氛。
——摘编自黄安年《当代世界五十年1945—1995》
读史

美苏战时同盟的瓦解

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分歧

美苏不同的国家利益
思考 根据史料说明冷战的起因。
提示 史料从美苏两国的联盟基础、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的不同等方面说明了冷战的原因。
角度2 美苏冷战的表现
史料一 我们愿意帮助各自由国家的人民维持他们的自由体制和国家完整,抵制谋求把极权主义政权强权强加于他们的侵略活动……就危及世界和平——而且肯定会危及我们自己国家的加于他们的侵略活动……就危及世界和平——而且肯定会危及我们自己国家的利益
——杜鲁门1947年3月在国会的讲话
史料二 我们应该尽其所能,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这是合乎逻辑的。否则就不可能有稳定的政治和有保障的和平。……我们的政策的目的是恢复世界上的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
——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读史

指苏联与社会主义制度

美国的外交政策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

维护资本主义经济秩序
思考 (1)根据史料一概括杜鲁门讲话的主要观点。为什么说“它是美国对外政策的转折点”?
(2)结合史料二,说明“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的含义是什么?“自由制度”是什么制度?
提示 (1)观点:抵制苏联与社会主义。原因:杜鲁门主义既是美国对苏冷战开始的标志,也是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的宣言书。
(2)含义:帮助战后的欧洲恢复经济。制度:资本主义制度。
角度3 美苏冷战的特征及影响
史料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冷战向深度和广度扩展……在争夺势力范围和影响的斗争中,爆发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冷战开始初期,美国就颁布法令和法规,严格控制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出口贸易。美国颁布了一系列反共、防共的法律和法令。苏联搞阶级斗争扩大化,冤假错案时有发生。
——刘金质《冷战史》
读史

热战的表现

意识形态的对抗加剧
思考 根据史料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冷战向深度和广度扩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提示 表现:冷战范围进一步扩大;两大军事集团全面对峙,冷战期间爆发了局部“热战”;经济上的割据与压制;国内政策的变化与紧张气氛。
影响:促进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美苏“冷战”关系压倒其他国际关系,世界被分裂成两部分;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对世界霸权的争夺不利于世界和平;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巩固练习
18
一、单选题
1.(2022·陕西咸阳·高一期末二战后美国首先在欧洲实施了马歇尔计划1949年在日本推行了稳定经济发展的道奇计划又针对发展中国家提出了开发落后区域计划。美国上述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谋求欧洲大陆霸权        B促进世界经济复苏
C建立资本主义阵营        D强化对外控制力量
2.(2022·广东高州·高三阶段练习下表为20世纪中期发展中国家崛起的三大里程碑事件及参加国数量情沈。据此可知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和发展
时问
事件
参加国数量
1955
万隆会议
29亚非国家
1961
不结盟运动
开始有25个国家﹐现有120个成员国、17个观察员国和10
观察员组织
1963
七十七国集团
开始有75国后发展到77现有132个发展中国家
A消除了各国间的分歧与矛盾        B建立了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C推动了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        D旨在与发达国家的实力抗衡
3.(2022·江苏淮安·二模下图是联邦德国印发的宣传海报。画面上画了一辆正在行驶的卡红车上面插有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家的国旗前方德国的路障已经打开。海报上方印了德文自由之路下方印有英文马歇尔计划。这幅海报意在宣传

0819e949f4851f4bca04a938bc61b0a1.png
A美国援助促进德国经济发展        B美欧共同遏制共产主义威胁
C法德和解开启了西欧一体化        D马歇尔计划损害了德国主权
4.(2022·江西·高三阶段练习据统计马歇尔计划共对西欧投入了130多亿美元的援助。不过有学者指出马歇尔计划由于它们缺乏系统的组织和完善的计划反而忽视了欧洲重建的许多最基本的需求。导致缺乏系统”“忽视的主要原因是
A实施冷战的需要        B朝鲜战争的影响
C德国分裂的制约        D西欧联合的排斥
5.(2022·江苏·海门中学高三开学考试下图是冷战期间的一幅漫画《The   Cold   War 1945-1991该漫画揭示出

bb82d56230edbd85574ff6d5270506a0.png
A冷战双方实力对称        B美苏对抗均采用常规武器
C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D冷战局势下的理性与克制
6.(2022·江苏·海门中学高二期末下表是美国与西欧对苏联、东欧国家贸易出口额的数据统计单位百万美元以此表作为直接论据可用来探究的主题是
年份
美国对苏联、东欧国家
西欧对苏联、东欧国家
1948
386
178
1949
164
756
19501-6
52
274
A美国主导欧洲贸易        B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C世界贸易体系形成        D资本主义阵营分化
7.(2022·重庆·1956年戴高乐重新掌权后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法国退出北约与台湾断交缓和与苏联、中国的关系。积极发展法德联盟坚决抵制英国加入欧共体。这表明
A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B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瓦解        D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8.(2022·陕西榆林·期末从乔治南的遏制论到尼克松的不战而胜论从里根的促进民主运动论到布什的超越遏制论美国的主要目标始终没变。美国的主要目标
A对苏联采取孤立政策        B维护其霸主地位
C与苏联军事对抗        D对苏联和平演变
9.(2022·山东济南·高三开学考试如表为1950年部分国家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览表。据此可知此时
国家
国民生产总值/亿美元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
美国
3810
2536
苏联
1260
699
英国
710
13931951
法国
500
1172
联邦德国
480
1001
日本
320
382
意大利
290
6261951
A传统国际格局瓦解        B世界步入两极格局
C美国霸权主义肆虐        D多极化趋势加强
10.(2022·江西省余干第一中学高二开学考试二战结束后麦克阿瑟明确宣称占领日本的终极目标是确保日本今后不再成为美国的威胁不再成为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威胁1950美国政府认为日本对于今后远东可能发生的新的极权主义的威胁可以发挥防波堤的作用。这一变化表明美国
A远东战略目标发生重大转变        B对日政策服从全球战略需要
C对外战略重点转向亚太地区        D意识形态成为敌我划分标准
二、材料分析题
11.(2022·湖南·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为应对与苏联军事对峙的压力1959918土耳其正式签署了部署美国核导弹"朱庇特"的协议。按协议导弹归土耳其所有核弹头由美国控制只有在得到北约授权并经过美、土两国政府批准导弹才能使用。导弹部署后因为"朱庇特"技术过时且很容易激怒苏联美国一直考虑撤回。到了1962因为苏联在美国邻国古巴部署导弹古巴导弹危机爆发。为解决这次危机美国一方面决定撤走"朱庇特"导弹来换取苏联撤走古巴导弹另一方面采取措施避免此举破坏美土关系。撤离"朱庇特"导弹对美土关系产生了消极影响引发了土耳其对美国安全承诺的怀疑加深了美土之间的信任危机。土耳其领导人认识到美国对土耳其的安全承诺仅限于与自身利益相一致的情况一旦两者相抵触华盛顿可能会违背诺言。土耳其民众也认为美国对待他们就像自己的附庸国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将土耳其的利益拿来同敌人做交换。但国际安全专家指出"朱庇特"导弹是土耳其追随西方遏制苏联的符号它的存在加剧了苏联对土耳其的敌视还险些将土耳其拖入核战争中。而"朱庇特"导弹的撤离为苏土关系的正常化扫除了一大障碍。
——摘编自吴林章《美国撤离土耳其"朱庇特"导弹的决策、交涉及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撤走"朱庇特"导弹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美国撤走"朱庇特"导弹的影响。
12.(2022·山西·高三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83美国政府决定禁止向苏联、东欧各国出口战略物资拉开了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经济遏制战略的帷幕。在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1952——1960美国的经济遏制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19548美国政府决定此后专注于对苏联战争潜力有重大意义的物资和设备不再要求管制那些次要战略物资对中国则继续维持现行管制水平。从60年代起直到冷战时代结束美国冷战战略的打击的对象逐渐从中国转向苏联东西方贸易管制政策逐渐从禁运战略物资转向限制高新技术转让。
——摘编自崔丕《美国经济遏制战略与高新技术转让限制》等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经济遏制战略在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调整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美国经济遏制战略的影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3 00:47 , Processed in 0.911053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