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回复: 0

[必修下] (学案四)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解析版)

[复制链接]

9448

主题

22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128
发表于 昨天 0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五单元工业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课标导航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以及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
1.从“时空观念”角度,搜集两次工业革命前后世界的变化史实,运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唯物史观”,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以及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
2.了解工业革命的成就,从“历史解释”角度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作用。
3.运用“唯物史观”,客观地分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4.从“史料实证”角度搜集工业革命后人类社会生活变化的史实,体会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涵养“家国情怀”。
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  工业革命的背景
1.内涵:工业革命是由一系列的技术变革引起的从手工劳动转向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                     “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2.国家:英国。18世纪中期,英国具备了工业革命的条件,最先开始工业革命
3.条件
(1)政治前提:英国“光荣革命”后,国内政局稳定,政府积极鼓励经济发展。
      资产阶级革命结束,资本主义制度建立
(2)经济基础
①内部: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农产品、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
英国主要依靠圈地运动
②外部:英国通过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获得了大量廉价的原材料和广阔的海外市场。     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和起点
(3)技术
①工人的生产技术日益纯熟,为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提供了条件。
②生产技术进步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4)必要性:随着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和需求的增长,手工生产的产品已不能满足需要,提高生产力成为当务之急。
知识点二  工业革命的进程
1.第一次工业革命
(1)开始:从18世纪30年代提高织布速度的“飞梭”开始,在半个多世纪内,通过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等一系列发明创造,棉纺织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
(2)发展
①1771年,阿克莱特开办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成为近代工厂的开端。
                        采用机器生产
②1782年,瓦特改进蒸汽机,解决了生产动力受自然条件限制的问题。
 蒸汽机的改进者,而非发明人
1785年,经过进一步改进的瓦特蒸汽机开始在棉纺织工厂使用。
③动力技术的革新,催生了交通工具的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蒸汽轮船、蒸汽机车等
19世纪中期,英国的机器制造业实现了机械化
   用机器制造机器,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
(3)扩展: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从英国逐渐扩展到欧洲大陆和北美,从大西洋两岸逐步深入内陆,形成持续不断的辐射效应。
2.第二次工业革命
(1)原因
①19世纪中后期,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
自然科学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为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成果
电力技术的广泛开发和应用,电力成为补充、取代蒸汽的新动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注意: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等
②内燃机的创制和应用,带来更便捷的动力,汽车、飞机等新式快速交通工具应运而生。
化学工业的兴起令人瞩目,石油化工业获得发展。
又称化学加工工业,泛指生产过程中化学方法占主要地位的工业
④通过新技术改造的旧产业部门,如炼钢、纺织、采煤、机器制造和铁路运输等,也焕发出新的活力。
(3)特点
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取得了更多更重要的成果。
近代科学理论的指导
②几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范围广、规模大、进展更迅速,美国与德国最为突出。
知识点三   工业革命的影响
1.生产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给实现了工业化的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
2.组织形式
(1)工厂:使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革,建立了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
(2)垄断组织:技术的日益复杂、投资的不断扩大、竞争的日趋激烈,生产进一步集中出现了垄断组织。 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的进步
3.阶级结构
(1)工业资产阶级工业无产阶级逐渐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2)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中间阶层的力量也开始发展。
4.社会生活
(1)以工厂为中心,形成了很多城市,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多数以工厂为中心
(2)人们的生活有所改善。现代工业提供了价廉物美的商品
(3)休闲娱乐和群众性体育运动逐渐兴起,报刊书籍发行量大增,人们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
(4)女性获得了更多受教育的机会。
(5)从总的趋势来看,人口增加明显。
5.社会问题凸现: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工人居住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疾病与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在工人运动推动下,欧美开始通过社会立法来解决
6.世界格局
(1)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
(2)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以国际分工为基础,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国家
通过相互经济联系而形成的统一体

546e713f66b0defec1c617743ebbb461.png 发掘教材·想一想
1.阅读教材P57“历史纵横”,思考“圈地运动”与资本主义发展有何关系?
提示 圈地运动的推行,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农牧业的迅速发展,并为英国的工业革命准备了较为充足的资本、国内市场和自由劳动力。
2.阅读教材P59“学思之窗”: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技创新起到了什么作用?
提示 材料反映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不仅开始接受技术创新,而且主动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表明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科技发展将对工业企业发生巨大推动作用,科学技术和生产企业已经紧密联系在一起。
3.阅读教材P57“史料阅读”并结合教材图片“珍妮纺纱机(模型)”及说明文字,指出工业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

0bc73f7f4e8d806e93a853e80512a1c1.png
提示 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和需求的增长,手工生产的产品已不能满足需要,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提高生产力成为当务之急,工业革命由此开始。

546e713f66b0defec1c617743ebbb461.png 拓展教材·读一读
1.阅读“使用蒸汽机为动力的工厂(绘画作品)”(见教材P58),结合教材P60“历史纵横”,思考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作用及影响。

65553f08d232cc1a179411ac82bd5c63.png
信息解读:蒸汽机的使用解决了动力受自然条件限制的问题推动了工厂的形成和工业革命的进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环境污染。
2.阅读“贝尔试用电话”及文字说明(见教材P58),结合教材P59“学思之窗”: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技创新起到了什么作用?

d01608855abc32df258b0c56cb9eb614.png
信息解读:电话是电气时代的产物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代表性发明也体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和技术相结合的特点。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企业利用科技盈利投资科研科技创新更好地反哺企业更好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合作探究
探究一 工业革命的条件和重大发明
命题研究
角度1 政府推动
史料 英国光荣革命后……新的政府推出一系列法规和政策直接干预经济,促使一种适应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的现代化环境的形成。土地立法、议会圈地、海外掠夺、殖民战争和国债制度等都是新政府在工业革命前直接参与建立资本主义现代化环境的重要内容。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保证了社会有宽松、平和的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能力。
——《大国崛起》
读史

政府的鼓励作用

指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君主立宪制
思考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政治体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提示 英国完善政治体制,国内政局稳定,政府鼓励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于工业化发展的环境。
角度2 经济基础
史料 17世纪以来,英国通过海外殖民扩张、圈地运动、奴隶贸易等方式获取的大量资本源源不断地流入工业生产领域,从而使手工工场不断扩大。
读史

为扩大再生产提供可能

以手工技术和雇佣工人的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大生产
思考 史料反映了英国资本流向有何特点?
提示 英国将获取的大量资本投资于工业生产领域。
角度3 科技发展
史料 16至19世纪,英国出现了培根、牛顿、波义耳、胡克等近代科学的先驱,他们重视观察和实验,把利用新发明和新发现来改善人类生活作为科学的崇高目标。英国还于1660年成立了皇家学会,1754年成立了“工艺制造业和商业促进会”等学术团体,这些团体在促进学术交流和技术进步方面起了积极作用,皇家工艺学会为解决生产中的瓶颈问题曾多次奖励技术发明者最新的科学知识较早地渗透到中等阶层和生产领域,使英国在技术革新、机器的发明和运用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王章辉《英国和法国工业革命比较》
读史

近代科学家具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

体现了科技与生产的结合
思考 据史料指出英国在科学发展方面的特点。
提示 英国重应用,科学家致力于用科学发现和发明改善人类生活;成立学术团体,促进学术与技术交流;奖励技术发明,科学成果与生产结合。
巩固练习
一、单选题
1.(2022·广西河池·高二期末英格兰的大学在科研方面跟进得有些迟但是在19世纪晚期即便最古老的牛津和剑桥大学也设立了新的科学教授职位专门从事研究不少研究同技术和工业有关。这说明
A英国科技和经济日渐衰落        B当时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C科学研究是工业直接动力        D教育状况决定着技术水平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设立了新的科学教授职位专门从事研究不少研究同技术和工业有关可知英国牛津和剑桥大学中设立的新的科学教授职位专门从事研究而很多研究和技术以及工业有关由此可知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不能体现英国科技与经济的日渐衰落排除A狭隘观念;材料内容不能说明科学研究是工业的直接动力排除C项;教育状况决定着技术水平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D项。故选B项。
2.(2022·陕西周至·下表所示是18世纪70年代英、法、荷从美洲、亚洲进口商品占总进口商品的比重。据表可知这一时期
进口商品的来源
英国1772-1773
法国1772-1776
荷兰1770-1779
美洲
38%
42%
11%
亚洲
16%
5%
14%
A英国优势地位逐渐丧失        B欧美间的经济联系紧密
C亚洲出口量呈下降趋势        D美洲处于贸易优势地位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18世纪70年代英、法、荷从美洲、亚洲进口商品占总进口商品的比重表可知18世纪70年代英、法、荷从美洲进口商品总量要高于亚洲说明这一时期欧美间的经济联系密切B项正确;从表中可知英国从美洲和亚洲的进口商品总量高于法国、荷兰18世纪70年代英国优势地位逐渐丧失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只有英、法、荷从亚洲进口商品占总进口商品的比重并没有亚洲出口量的纵向数据因此不能推断出亚洲出口量呈下降趋势排除C项;18世纪70年代欧洲处于贸易优势地位并非美洲排除D项。故选B项。
3.(2022·内蒙古赤峰·高三期末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社会的真实任务是建立世界市场至少是一个轮廓和以这种市场为基础的生产。因为地球是圆的所以随着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的殖民地化随着中国和日本的门户开放这个过程看来已完成了。据此可知     
A资产阶级终极任务是建立世界市场        B地圆学说导致世界市场形成
C工业革命奠定了世界市场物质基础        D此时世界市场已经最终形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因为地球是圆的所以随着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的殖民地化随着中国和日本的门户开放这个过程看来已完成了可知这说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而奠定世界市场形成的物质基础的是工业革命C项正确;资产阶级的终极任务并不是为了建立世界市场排除A项;地圆学说是新航路开辟的条件但不是电源学说导致了世界市场的形成排除B项;马克思生活的时期世界市场还没有最终形成排除D项。故选C项。
4.(2022·山东日照·高三期末下图为过去500多年中国、英国、美国、印度的经济占比变化示意图。

703f705dcf35186db23bba285cd77f03.png
其中代表的是
A中国        B英国        C美国        D印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于1776年正式成立通过独立战争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了国家独立后通过颁布1787年宪法以及南北战争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成为主导国经济占比不断增加因此代表的是美国C项正确;中国的经济占比在古代领先世界其他国家随着列强的入侵和自然经济的阻碍在近代经济占比不断下滑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经济不断发展经济占比逐渐上升因此代表的是中国排除A项;英国在近代随着殖民扩张和第一次工业革命而逐渐发展壮大但随着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逐渐丧失工业科技的优势以及战争的影响英国的经济占比逐渐降低因此代表的是英国排除B项;印度由于受英国殖民统治以及受本国落后经济形态的影响经济占比较低代表的是印度排除D项。故选C项。
5.(2022·江苏省如皋中学高二期末下图是1844年曼彻斯特一家织布厂的规定这些规定的实施
1每天早晨机器开动十分钟后工厂大门即行关闭;
2织工缺工者按其管理的织机数目每台罚款三便士任何织工在上班时间一经发现离开工作岗位罚款六便士;
3任何在厂里的工人一经和别人说话、吹口哨或唱歌者罚款六便士;
4损坏轮子者视轮子大小每个罚款先令至二先令六便士。
A推动企业管理的规范化        B促进了垄断组织的形成
C改善了人们的工作环境        D提高了工人的文化素养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随着工业革命开展推动了工厂制度的发展工厂制度之下形成了严格的管理制度推动企业管理的规范化A项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垄断组织产生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改善工人工作环境的信息反而体现工人工作的悲惨也不是提高了工人的文化素养排除CD项。故选A项。
【点睛】
6.(202江苏·海门中学高二期末下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情况。表中数据变化反映出当时
年份
国家
英国
美国
德国
法国
俄国
1870
22%
8%
13%
10%

1913
15%
11%
13%
8%
4%
A科技革命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        B世界贸易多中心格局逐步形成
C重工业逐渐占据工业主导地位        D美国和德国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答案】B
【解析】
【详解】
据题意可知1870年到191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趋向接近由此可知世界贸易多中心格局在逐步形成B项正确;表格信息仅反映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情况不能体现科技革命的影响和重工业地位的变化排除AC项;材料反映的是国际贸易的情况和世界金融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7.(2022·湖北黄冈·高二期末《极端的年代1914—1991》认为工业革命后世界经济的每一部分都和全球性的组织体系密不可分但到了两次世界大战及其中间的年代经济全球化趋势似乎开始停顿。《新全球史》指出传统认为资本主义是可以自动校正的体系当大萧条引起的不幸要求政府采取行动时一些政府平衡预算、消减公共支出的方法反而恶化了大萧条的影响。这表明
A变革经济思想成为时代要求        B多边贸易体系无法适应发展
C现代国际金融具有一定风险性        D战争彻底破坏了世界贸易体系
【答案】A
【解析】
【详解】
据题意可知材料中的观点认为时代在不断发生变化固守原有思想和体制不变的做法会导致各种问题的出现因此变革经济思想是时代的要求A项正确;材料论述的是时代变革和思想变革的内容没有体现多边贸易体系和现代国际金融的问题排除BC项;彻底破坏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D项。故选A项。
8.(2022·贵州遵义·高三开学考试19世纪欧洲时装界出现了两种不可逆转的趋势首先是服装的面料和款式的多样化;其次则是时装样本及后来的时装杂志逐渐流行社会时尚的代言人逐渐由宫廷贵妇转变为时装样本模特儿和舞台剧中的女演员。这些趋势根源于
A工业革命的开展        B家庭结构的变化
C启蒙思想的传播        D女权运动的推进
【答案】A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推动了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使得服装面料和款式的多样化以及时装杂志逐渐流行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家庭结构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中的趋势根源于工业革命的开展CD项不属于根本原因排除CD项。故选A项。
9.(2022·重庆·下表反映了1870年、1913年部分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情况1872年数据。据此可知
国家
年份
英国
美国
德国
法国
1870
22%
8%
13%
10%
1913
15%
11%
13%
8%
A世界贸易总量昰明显增长        B世界贸易走向多中心趋势
C世界金融中心已发生转移        D经济全球化趋势开始出现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表格内容可以看出191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已经由英国的一枝独秀到英、法、美、德等国相对平衡说明在世界贸易中出现了多中心格局B项正确;总占比数据看1913年的占比比1870年下降排除A项;材料信息得不出金融中心已经转移排除C项;经济全球化趋势开始于新航路开辟之后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10.(2022·江苏海安·高三期末19世纪70年代初全美国66个盐业公司互相展开剧烈竞争导致食盐销售价猛跌。为了制止价格进一步下降各公司在1876年组建了密歇根食盐协会。各成员公司在生产方面仍保持独立但在销售领域则完全服从于总经销机构。食盐协会的组建
A加强了政府对私人资本的监督        B有利于适应资本主义大生产
C加剧了垄断组织对经济的操控        D体现出工厂制度的日益完善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为了制止价格进一步下降各公司在1876年组建了密歇根食盐协会。各成员公司在生产方面仍保持独立但在销售领域则完全服从于总经销机构。可知密歇根食盐协会在一定程度保证了实业销售价格的稳定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加剧了垄断组织对经济的操控C项正确;密歇根食盐协会不是政府组织排除A项;资本主义大生产是指以社会化的机器大生产为物质条件、以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有制为基础主要特征的社会经济制度排除B项;材料与工厂制度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二、材料分析题
11.(2022·山东莱西·高三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1664年维米尔的作品描绘妻子秤钱币的情景;图21669年荷兰画家维米尔的作品图中一位地理学家正埋首绘制地图;图31660年亨德里克···布赫的作品图中一位戴帽子的军官与妇人在玩牌黑人男孩手持青花瓷壶在旁斟茶。男人帽子由产自北美五大湖区的海狸皮制成青花茶壶可能来自中国。类似题材在同一时期其他荷兰画家笔下均有呈现。

b4b69f5b35954d471e6d1c77a3d388d2.png
1《持秤的女人》约翰内
·维米尔1664

8c98d169ccaa992f604376ee2febbce0.png
2《地理学家》约翰内
·维米尔1669

66978ef103474ca38f6435867d2652a3.png
3《玩牌人》亨德里
···布赫1660
材料二   有西方学者把大西洋沿岸国家有关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重大思想、政治、经济变革统称为大西洋革命大西洋革命的高潮集中于18世纪下半期到19世纪上半期。——摘编自《世界近代史》
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富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
——马克思《资本论》
1880年时我们所面对的不完全是一个单一的世界而是一个由两部分所合成的全球体系一部分是已开发的、具有主宰性的、富有的另一部分是落后的、依赖的、贫穷的。
——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18751914
1材料一中的油画创作取材于当时荷兰市民的日常生活。任选其中一幅作品简要解释其折射出的深层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大西洋革命
【答案】1深层历史信息1《持秤的女人》17世纪起随着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荷兰的商品经济得到发展。图1中女子称量钱币反映了货币在17世纪荷兰市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折射出人们对于财富向往的思想观念。
2《地理学家》随着全球航路的开辟人民的地理知识和认识世界的视野更加开阔。西欧的海外殖民、商品的世界性流动、资本原始积累都离不开地理知识的有效支撑。图2 中地理学家埋首潜心绘制地图折射出那个时代地理知识对全球联系的重要意义;同时反映出全球贸易的开展又丰富了人们的地理知识。
3《玩牌人》全球航路的开辟使商品的全球性流动成为可能加速了殖民掠夺促进了人口迁移;商业贸易的繁荣促成了市民阶级财富的积累。图3中玩牌人的日常生活场景以及相关的历史细节如海狸帽、黑人小男孩、青花瓷壶等折射出全球化的世界曙光已露端倪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的序幕正在悄然拉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西欧市民阶层的社会风尚。
2大西洋革命自新航路开辟以来大西洋沿岸国家和地区发生了一系列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直接影响了人类历史发展方向和进程。此后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大西洋沿岸国家和地区通过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的方面的改变使自身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率先迈入了近代社会。但大西洋革命更多地是建立在对非大西洋国家的殖民扩张与掠夺的基础上奴役掠夺了亚非拉广大地区;大西洋革命改变了世界格局使东方从属于西方不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旧秩序由此形成。
【解析】
【分析】
1
深层历史信息根据材料一中的图1《持秤的女人》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财富观念的角度解释其折射出的深层历史信息;根据材料一中的图2《地理学家》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全球贸易的开展与地理知识进步之间的关系的角度解释其折射出的深层历史信息;根据材料一中的图3《玩牌人》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全球化的角度解释其折射出的深层历史信息。任选其中一幅作品即可
2
大西洋革命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背景、大西洋沿岸国家自身的革命、对世界历史、对国际格局、对落后地区的影响等方面阐释大西洋革命
【点睛】
12.(2022·山东济南·高三开学考试《泰晤士报》是英国全国发行的一张综合性日报一直被认为是英国的第一主流大报被誉为英国社会的忠实记录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785年元旦约翰沃尔特创办《泰晤士报》。《泰晤士报》最先将新闻视角延伸至英国之外的其他欧洲国家尤其是法国。这为《泰晤士报》在政界和金融界内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与此同时报纸发行量十分可观这也使得当时该报的记者、编辑和专栏作家的收入非常可观。
1803年沃尔特的儿子小沃尔特接手《泰晤士报》他除了坚持不再接受政府补贴外在技术等多个领域进行了全面改革……
19世纪早期《泰晤士报》历任三位总编辑约翰斯托达特、托马斯巴恩斯和约翰撒迪厄斯的励精图治其影响力再次得到增强尤其是在英国政治和伦敦事务领域。
1847年小沃尔特去世时《泰晤士报》的发行量超过了伦敦其他大报发行量的总和。
1850年前后《每日电讯报》和《每日邮报》等廉价的便士报的迅速崛起对《泰晤士报》的生存和发展形成了巨大威胁。
1966已经不堪重负的《泰晤士报》出售给了大出版商罗伊汤姆森。同年《泰晤士报》开始在报纸的第一版刊登新闻报道。在此之前《泰晤士报》的第一版一般主要刊登小型的奢侈品广对象为英国的富人阶级。
1981从澳大利亚办一份小报起家后控制澳大利亚、英国、美国等国家的多家报刊、电台的新闻巨头鲁伯特默多克以1200万英镑收购了《泰晤士报》随后进行改革。
2005英国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泰晤士报》日均发行量为688万份。这一销量已经是《泰晤士报》近年来最好的发行水平。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如果由你负责19世纪中叶的《泰晤士报》你将如何引领报纸走出困境?
2《泰晤士报》被誉为英国社会的忠实记录者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答案】1能从以下任意三个角度作答均顺应自由主义思想浪潮的趋势一方面不断减少政府对报纸的干预依靠广告和发行收入而充分自立;顺应民主制不断完善的趋势高举民主大旗监督政府行为;顺应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和无产阶级运动逐渐兴起的社会现实重视了解各基层的情绪和意见关注工人和市民诉求着力推动一些法令的改革;顺应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和英国逐渐成为世界工厂的需要大量刊登国内外要闻派遣干练的记者奔赴国内外热点地区进行采访。
2能从以下两个层面中的任意三个角度作答均经济层面从《泰晤士报》技术革新的历程来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经历了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的转型;从《泰晤士报》新闻报道关注范围的变化来看见证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也见证了全球化的发展历史;从经营者来看则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的演变历程。
政治层面从《泰晤士报》关注的受众来看经历了从关注精英阶层奢侈品广告到普通民众见证了英国公民社会地位的上升和民主的演变历程;从《泰晤士报》坚持言论自由坚持不受政府干预可以看出英国近代以来言论自由等制度的执行与演变等。
【解析】
【详解】
1根据“1850年前后《每日电讯报》和《每日邮报》等廉价的便士报的迅速崛起对《泰晤士报》的生存和发展形成了巨大威胁可知廉价报纸对于《泰晤士报》形成了巨大冲击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解决《泰晤士报》的问题如顺应自由主义思想浪潮的趋势一方面不断减少政府对报纸的干预依靠广告和发行收入而充分自立;顺应民主制不断完善的趋势高举民主大旗监督政府行为;顺应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和无产阶级运动逐渐兴起的社会现实重视了解各基层的情绪和意见关注工人和市民诉求着力推动一些法令的改革;顺应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和英国逐渐成为世界工厂的需要大量刊登国内外要闻派遣干练的记者奔赴国内外热点地区进行采访。总之主要是关注当时的社会热点问题和民生问题从而促进报纸的销售。
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进行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如经济层面来看《泰晤士报》历经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的转型;从《泰晤士报》新闻报道关注范围的变化来看《泰晤士报》见证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也见证了全球化的发展历史;从经营者来看则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的演变历程。政治层面来说《泰晤士报》关注的受众经历了从关注精英阶层奢侈品广告到普通民众见证了英国公民社会地位的上升和民主的演变历程;从《泰晤士报》坚持言论自由坚持不受政府干预可以看出英国近代以来言论自由等制度的执行与演变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3 00:47 , Processed in 0.887403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