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回复: 0

[必修下] (学案四)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解析版)

[复制链接]

9448

主题

22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128
发表于 昨天 0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课标导航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通过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
1.了解13—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运用“唯物史观”理解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发生的原因。
2.运用比较法,从反对对象、核心思想及影响等方面比较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从“历史解释”角度对二者的异同做出正确的历史解释。
3.运用“唯物史观”,理解文艺复兴推动了近代科学兴起,近代科学的兴起更好地推动了近代思想解放这一历史结论。
4.了解近代科学家的事迹,学习他们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涵养“家国情怀”。
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  文艺复兴
1.背景
(1)根本原因:西欧中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13—15世纪,佛罗伦萨成为文艺复兴的发祥地之一
(2)文化基础: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意大利拥有丰厚的古希腊罗马
           奠定了文艺复兴的基础
文化积淀,又从东方汲取了大量文化养料。
(3)人才优势: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 文艺复兴的中坚力量
2.实质:以学习和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号召,实质上却是创立符合新兴
   假借复兴古希腊罗马的文化
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是14世纪到17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宣扬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
3.内容
(1)核心:精神内核是人文主义
(2)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反对禁欲主义,抨击教会腐败和守旧思想,崇尚理性;重视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
体现了资产阶级为创造现世的  为新航路开辟作了思想支撑
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精神
4.成就
领域
人物
特点
文学三杰
但丁
讽刺教会的封建腐朽,宣扬人性的自由
彼特拉克
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人文主义之父”
薄伽丘
美术三杰
达·芬奇
运用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突破了中世纪呆板僵硬的风格,描绘现世生活,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
5.扩展:15世纪后期,文艺复兴扩展到欧洲各地。英国莎士比亚的《哈姆雷
华人社会常尊称为莎翁
特》《李尔王》等,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
6.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了长期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的人性,使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与现世世界。
知识点二   宗教改革
1.背景
(1)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人们对罗马教廷的长期盘剥日益不满。
德意志号称“教皇的奶牛”
2.兴起
(1)序幕:1517年,马丁·路德撰写了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
(2)内容
①改革教义:人的灵魂获救自己的信仰,不靠烦琐的宗教仪式;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因信称义
②改革教会: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廉俭教会,力主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3)结果:形成了新教中的路德派。
3.扩展:其他国家建立了独立于罗马教廷的新教,其中瑞士的加尔文派英国的国教影响最大。
1534年英国议会通过《至尊法案》,规定英格兰教会以国王为最高首脑,并将英格兰教会立为国教
4.影响
(1)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
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
(3)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知识点三   近代科学的兴起 被称为“科学革命”
1.时间:16—17世纪。
2.背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
     人们思想解放,推动了对自然界的认识,近代科学兴起
3.成就
(1)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否定天主教会宣扬的“地心说”,建立起一种新的宇宙观。
(2)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确立了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
(3)光学、热学、电磁学、解剖学等领域也取得了巨大进步。
4.意义
(1)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近代科学的特征
(2)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削弱了封建专制统治的精神支柱
知识点四  启蒙运动 法文原意为“光明”“智慧”
1.背景
(1)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学的发展,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专制王权和教会的思想束缚。
        斗争矛头指向封建专制
2.实质:是以理性和科学的光芒,驱散蒙昧、迷信、宗教狂热和专制统治带来的黑暗。
3.历程
(1)17世纪,英国出现早期启蒙思想。
(2)18世纪,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
(3)18世纪后期,启蒙运动达到高潮,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及北美地区。
4.核心:“理性”,强调独立思考与自主精神,是判断是非的标准。
5.主张
思想家
观点
共性
孟德斯鸠
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相互监督、制衡
相信进步,相信在科学和教育的作用下,社会将趋于完美;对未来社会提出基本的政治思想,如天赋人权、平等、自由、法治和权力制衡等;都反对君主专制
伏尔泰
寄希望于“开明”君主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
卢梭
主张主权在民和直接民主制
亚当·斯密
“现代经济学之父”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主张自由竞争
康德
启蒙思想的集大成者
 人非工具
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主张民主、自由、平等
6.影响
(1)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
(2)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在这些国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3)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
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546e713f66b0defec1c617743ebbb461.png 发掘教材·想一想
1.阅读教材P45“学思之窗”:你如何理解这段话?
提示:这段话是恩格斯对但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的精辟概括。但丁作为承前启后的标志性人物,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和文学财富。
2.阅读教材P46图片:“彼特拉克(1304—1374)雕像”,结合图片的说明文字,思考彼特拉克为何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91bdceed8f1c1b0913824236f329ffab.png
提示:彼特拉克的作品表达了早期人文主义者追求新生活、憎恨教会的情绪,宣扬人性的自由。

546e713f66b0defec1c617743ebbb461.png 拓展教材·读一读
1.阅读图片“英国科学家牛顿”。

537c92dd437d8df4bf011c859000968d.png
信息解读: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意味着经典力学的成熟其中所建立的经典力学的理论体系成为近代科学的标准尺度是近代科学建立的标志对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工业革命都产生深远影响。
2.阅读图片“15世纪的佛罗伦萨(绘画作品)”(见教材P45

27b96015df5ae6b03541591141bfe4f4.png
信息解读:佛罗伦萨交通便利是当时欧洲最大的工商业和金融中心。图示作品表现了当时佛罗伦萨的繁荣景象。新兴工商业城市的兴起为新文化、新思想的滋生和繁荣提供了沃土。
合作探究
探究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命题研究
角度1 文艺复兴的特点和实质
史料 文艺复兴并非对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是在很大程度上的一种创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新生的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必须首先在思想上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桎梏下解放出来。为此,他们便不得不借用作为基督教神学的对立物的、富有生活气息的、世俗的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读史

体现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

体现了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
思考 根据史料,指出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和实质。
提示 特点:资产阶级用古典文化为现实政治服务。实质: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角度2 宗教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史料一 灵魂得救只需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
——《路德选集》
史料二

2c0fd25c249ea6585baec3e33f33fc43.png
图示中间是天平,天平的右端向下倾斜里面装着《圣经》,旁边站着信士,而天平的左端站着的是教皇、红衣主教等他们被高高翘起
读史

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会的权威

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

宗教改革强调信仰的唯一依据是《圣经》

宗教改革动摇了罗马教会的统治
思考 (1)史料一中马丁·路德提出了怎样的宗教改革主张?
(2)依据史料二中图片和文字信息分析宗教改革的影响。
提示 (1)“因信称义”,强调人只要信仰上帝即可得救。
(2)宗教改革动摇了罗马教会的统治。
巩固练习
一、单选题
1.(2022·广西河池·高二期末但丁的《神曲》中处处洋溢着对现世生活的热忱歌颂但是他又把现世生活看作来世永生的准备。他揭发教会和僧侣的败行劣迹但又把神学置于哲学之上把信仰置于理性之上。这反映出但丁
A思想的两面性与矛盾性        B首次将人置于世界中心
C摆脱了基督教神学的羁绊        D提倡追求自由和物质享受
【答案】A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但丁既对现实生活的热忱歌颂又把现世生活看作来世永生的准备说明的是但丁对宗教的态度具有两面性A项正确;智者学派首次将人置于世界的中心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但丁并未摆脱基督教神学的束缚排除C项;D项仅是材料的一方面说法片面排除。故选A项。
2.(2022·广西河池·高二期末牛顿的经典力学作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开端阐述了宇宙的运行规律;达尔文的进化论通过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理论阐释了人类进化发展的自然规律。这两种理论
A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        B使自然科学之间相互联
C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        D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形成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牛顿经典力学将神从无生命领域赶了出去达尔文进化论将神从有生命领域赶了出去二者都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C项正确;AD项只符合牛顿经典力学的影响排除;材料未涉及自然科学之间的相互联系排除B项。故选C项。
3.(2022·江西抚州·高二期末日内瓦从两方面彻底改革教会组织一是大大简化教会组织和仪式;二是神职人员民主选举产生。其中牧师、圣师、执事和长老四种教职均由公众投票选举产生。民主教会建立的深远意义主要表现在
A有利于宗教的民主化        B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兴起
C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改革使国王成为教会的最高首领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二是神职人员民主选举产生。其中牧师、圣师、执事和长老四种教职均由公众投票选举产生并结合所学可知民主教会是通过选举建立的这有利于以民主选举为特点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的兴起B项正确;有利于宗教的民主化是宗教改革的现实意义不是深远意义排除A项;民主选举与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民主选举产生神职人员而国王是世袭的排除D项。故选B项。
4.(2022·福建莆田·15世纪中期一批学者从意大利留学回来后应邀到德国大学任教。这批学者与经院主义学者不同他们反对经院主义教育主张学习修辞、文体、诗学倾心于诗歌和书信艺术。到16世纪他们培养出了一批像马丁·路德这样的修辞学教授。这说明当时      
A近代教育开始兴起        B民众人文知识普及        C人文主义影响扩大        D民族国家意识形成
【答案】C
【解析】1415世纪的意大利正值文艺复兴时期在此留学的德国学者受到人文主义的熏陶返回德国后主张学习修辞、文体、诗学倾心于诗歌和书信艺术并且培养出了路德等修辞学教授这说明人文主义得到了扩展C项正确;A项错在开始排除A项;B项错在普及排除B项;材料内容与民族国家意识形成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5.(2022·广西河池·高二期末这是一场以法国为中心覆盖了各个知识领域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和黑暗的伟大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该思想运动
A建立了经典物理学体系        B使人获得了信仰的自主
C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D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一场以法国为中心覆盖了各个知识领域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和黑暗的伟大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并结合所学可知该思想运动指的是启蒙运动。启蒙运动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D项正确;建立了经典物理学体系不属于思想运动排除A项;使人获得了信仰的自主权的是宗教改革运动排除B项;启蒙运动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没有直接因果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
6.(2022·全国·二模书于18世纪晚期的《罗马帝国衰亡史》是一部卷帙浩繁的巨著。与中世纪用宗教观念书写历中不同这本著作首次尝试从文化、政府、社会等方而叙述欧洲古代中并对基督教君主专制进行了客观的批判。由此可见《罗马帝国衰亡史》
A揭示了文艺复兴主题        B表达了宗教改革的愿望
C否定了中世纪欧洲历史        D宣扬了理性主义精神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18世纪启蒙运动在欧洲兴起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主义批判的专制制度构想了未来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蓝图因此根据材料“18世纪晚期君主专制进行了客观的批判可知与启蒙运动有关宣扬的是一种理性精神D项正确;文艺复兴的主题是人文主义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宗教改革兴起于16世纪主要是抨击天主教会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罗马帝国衰亡史》并未否定中世纪欧洲的历史排除C项。故选D项。
7.(2022·广东高州·高三阶段练习在以往德国大学文学院中每位教师负责讲授所有的学科全部课程用抽签或轮流的方法分配给教师任教。宗教改革时期已有几学科开始设立讲座由讲座教授专门讲授某种学科开启了现代大学教授职位的先河担任讲座的教授领取职务薪金。这说明宗教改革
A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        B彰显了人文精神
C使文艺复兴的成果得以现固        D否定了宗教神学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内容可知宗教改革时期德国的大学中的教授从原来负责讲授所有的学科到开始出现专门讲授某种学科的教授这是德国大学学术职业专门化的开始体现了宗教改革的世俗性彰显了人文精神B项正确;宗教改革不是近代自然科学形成的标志排除A项;材料内容体现的是大学的改革不是对文艺复兴成果的巩固排除C项;宗教改革反对的是天主教会并不是否定宗教神学排除D项。故选B项。
8.(2022·江苏·海门中学高三开学考试宗教改革从一开始德国的贵族就表现得非常积极他们重新分配辖区内的教会财富一夜之间德国很多诸侯的税收都大幅增加。除此之外他们自己任命行政人员从而提高了其在臣民中的威望。以上信息直接体现了
A摆脱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影响        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德意志民族国家意识的觉醒        D人文主义精神的传播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宗教改革中德国贵族表现得非常积极出钱出力体现了德意志民族国家意识的觉醒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摆脱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人文主义精神的传播排除D项。故选C项。
9.(2022·江苏省如皋中学高二期末路德、加尔文等宗教改革者倡导欧洲人学习与《圣经》有关的知识包括语言、历史、天文、地理、植物学、矿物学和动物学等。到16世纪北欧和中欧很多地区都建立了繁荣的公共教育体系。这表明宗教改革
A推动欧洲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B形成了理性化的思维方式
C驱散了宗教和专制带来的黑暗        D使人们摆脱对上帝的迷信
【答案】A
【解析】据题意可知在宗教改革的推动下欧洲的公共教育得到发展这说明宗教改革推动了欧洲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了欧洲教育事业的发展不能说明理性化思维方式的形成和使人们摆脱对上帝的迷信排除B项;C项说法过于夸张排除;宗教改革反对的是教会而非摆脱对上帝的迷信排除D项。故选A项。
10.(2022·山东·高三期末梭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这表明他主张     
A法律要保障人的平等        B人民主权不可让渡
C以契约保障个人自由        D天赋人权不可剥夺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契约主张个人融入政治社会是透过一个相互同意的过程当中个人同意遵守共同的规则并接受相应的义务以保护自己和其他人不受暴力和其他种类的伤害这与材料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的说法一致故由此我们可推断出梭主张以契约保障个人自由C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法律对人的保障排除A项;人民主权以及天赋人权与材料中社会契约的主旨不符排除BD项。故选C项。
二、材料分析题
11.(2022·广西河池·高二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要义是肯定人的崇高地位主张一切以人为本以此来反对教会所代表的神权的绝对统治反对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提倡理性歌颂个人品德等。人文主义思想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人文主义者采取各种形式赞扬人的伟大歌颂人生的价值和提倡人的自由追求现实的享乐反对禁欲主义和封建贵族特权。
——摘编自郑振捷《<神曲>神与人的斗争——浅析文艺复兴早期人文主义思想的两面性》
材料二   文艺复兴人的发现之后科学和理性得到高度重视……文艺复兴时期曾经被大力弘扬的主体性和人本精神在以后的发展中逐步转化为对人的理性认识能力的考察。考察人的理性认识能力是与尊重科学紧密相连的。因为科学知识就是力量而人的主体认知方式和能力是获得科学真知的前提。人类认知的方式也关系到人类认识的准确性决定着人类认识自然、开发自然获取真理的程度……这种理性主义是反对封建愚昧、发展工业文明的重大力量也是人类自我认识的深化。由此科学理性主义大旗便被高高举起。
——摘编自韩庆祥、王勤《近现代西方人的问题研究的清理与总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启蒙运动的意义。
【答案】1内涵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个性自由反对禁欲主义。原因西欧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城市的发展和繁荣新兴资产阶级的兴起。
2为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和舆论的准备;用理性的光辉映照出一个民主、科学的光明时代;其最重大价值和意义在于它对人本身的一种彻底解放的主张。
【解析】1根据人文主义的要义是肯定人的崇高地位主张一切以人为本以此来反对教会所代表的神权的绝对统治反对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提倡理性歌颂个人品德等可知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是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个性自由反对禁欲主义。原因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是西欧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城市的发展和繁荣新兴资产阶级的兴起等。
2根据文艺复兴时期曾经被大力弘扬的主体性和人本精神在以后的发展中逐步转化为对人的理性认识能力的考察。考察人的理性认识能力是与尊重科学紧密相连的这种理性主义是反对封建愚昧、发展工业文明的重大力量也是人类自我认识的深化。由此科学理性主义大旗便被高高举起可知启蒙运动宣扬了理性主义为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和舆论的准备;用理性的光辉映照出一个民主、科学的光明时代;其最重大价值和意义在于它对人本身的一种彻底解放的主张。
12.(2022·上海浦东新·制度的互鉴
历史上的东西方国家虽远隔万里文化与制度迥异却曾出现过相互仰慕和赞誉者。
材料   人类肯定想象不出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一切都由一级从属一级的衙门来裁决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录用。在中国这些衙门就是治理一切的机构。六部属于帝国各官府之首六部之下有44个常设在北京的下属机构每个省每个城市的官员都有一个辅佐的衙门。
——伏尔泰《风俗论1756
材料二   各部之旧分建为国每国正统领……各以所推出姓名投毕则启匦视所推独多者之……各国正统领之中又推一总统领专主会盟战伐之事各国皆听命……总统领所居京城众国设有公会各选贤十二人。居公会参决大政……每国设刑官六人亦以推选充补。……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
——徐继《瀛寰志略》1848
问题
1伏尔泰赞誉的中国政府当时最可能处于哪个王朝?他是通过哪些途径知悉这些信息的?
2徐继介绍的是哪国的情况?他是在什么情形下关注该国情况的?
3基于上述材料和所学请选出分别令伏尔泰和徐继备感到新奇且由衷赞誉的国家制度。填写字母
人物
制度
伏尔泰
▁▁▁
徐继畬
▁▁▁
A君主专制
B中央集权
C共和政体
D政党政治
E三权分立
F联邦制度
G议会制度
H民主选举
I科举选官
4依据材料你如何看待伏尔泰和徐继对他国制度的赞誉?
【答案】1王朝清王朝、途径传教士。
2国家美国。形势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
3伏尔泰BI;徐继CFGH
4看法两者对于其它国家制度的赞誉主要是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对于各自所处时代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
【解析】1王朝伏尔泰生活的时代正值清王朝。途径伏尔泰对于中国的认识主要来自传教士。2国家根据材料合众国”“各国正统领之中又推一总统领专主会盟战伐之事各国皆听命……总统领所居京城可知这是美国。形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
3伏尔泰根据材料一切都由一级从属一级的衙门来裁决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录用”“部之下有44个常设在北京的下属机构每个省每个城市的官员都有一个辅佐的衙门可知伏尔泰赞赏科举制和中央集权制度BI;徐继根据材料各以所推出姓名毕则启匦视所推独多者之”“总统领所居京城众国设有公会各选贤十二人。居公会参决大政”“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何奇也!可知徐继赞赏共和制、联邦制、议会制和民主选举制度CFGH
4看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者对于其它国家制度的赞誉主要是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对于各自所处时代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3 00:44 , Processed in 1.191012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