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回复: 0

[必修下] (学案四)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解析版)

[复制链接]

9448

主题

22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128
发表于 昨天 0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
课标导航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洲地区的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认识这一时期欧洲文明的特点。
1.搜集有关中古时期欧洲的封君封臣制度、庄园和农奴制度的史料,从“历史解释”角度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2.运用“唯物史观”,理解封建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产生与王权的强化和主要封建国家形成的关系。
3.搜集有关中古时期欧洲城市自治的史料,从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唯物史观”角度理解城市自治引领欧洲走出中世纪的黑暗,步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近现代历史的历史意义。
4.从“时空观念”角度了解拜占庭帝国与俄罗斯帝国的扩张史实,对帝国的兴衰做出正确的“历史解释”。
自主学习
知识点西欧封建社会
也被称为“中古时期”,大约5—15世纪
1.封君封臣制度 西欧的等级制度
(1)产生:是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8世纪后逐渐与封土联系在一起。
(2)内容
①地方领主为其家族和亲兵提供土地作为给养。
②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
③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
(3)结果:土地被层层分封,各级封建主都享有土地上的司法、行政和经济等各种权力。           权力较大,有一定的独立性,为分裂割据埋下隐患
(4)影响
①国王或皇帝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通过封君封臣制度与各级封建主联系起来,成为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
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
2.庄园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1)地位: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
(2)特点
①经营方式
a.领主自营地:由领主直接经营,由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
b.农民份地:农民从领主处领有的土地,分为农奴份地和自由农份地,自耕自收。
②承担义务:农奴在法律上是非自由人,需要自备工具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自由农民要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二者要向领主缴纳租税
独立的小生产者,土地权利受法庭保护   均为领主的佃农
③维护秩序:领主或其管家主持的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的秩序。
知识点二   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
1.王权集中
(1)过程
①封建制初期,权力分散,王权软弱,但是国王作为国家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拥有高于一般封臣的权力。
②中古中后期,西欧各国王权有不同程度的加强。到15世纪晚期,都铎王朝建立后,英格兰逐渐形成较为强大的王权。法兰西基本完成统一,王权得
         司法和军事等权力渐渐集中到中央(国王)
到强化。15世纪末,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的国家有西班牙和葡萄牙
(2)影响: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城市发展
(1)城市兴起
①原因:随着西欧封建社会走向稳定,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
②出现:10—11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
③特征:位于封建主的土地上,主要居民是手工业者和商人,以工商业为基本谋生手段。
(2)城市自治
包括市民人身自由、土地保有权自由、独立司法权、自由贸易权
①原因:封建主用对待农奴的方式对待城市市民,对市民的生产和经营活动造成影响。
②手段:谈判;金钱赎买;武装暴动。 斗争形式多种多样
③意义: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一些城市兴办大学;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
3.教会专权
(1)经济特权:基督教会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土地,并向信徒征收
欧洲基督教会向居民征收的宗教捐税
(2)等级制度
①教会是最大的有组织的力量。形成了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
 教皇基本实现了对教会的集权统治
②教会控制着西欧居民的精神生活,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了人性的发展。
知识点三  拜占庭与俄罗斯
1.拜占庭帝国 也称为东罗马帝国
(1)由来: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继续发展。因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为古希腊殖民城邦拜占庭旧址,又称拜占庭帝国
       是欧洲历史上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
(2)强盛
①沟通东西:帝国境内工商业发达,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当时欧洲最大最重要的城市,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 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的旧名
②对外扩张:查士丁尼在位时,一度扩张,先后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等地。
③法律编纂:查士丁尼在位期间编订的《查士丁尼法典》,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与《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合称《罗马民法大全》。
(3)衰落
①原因:连年征服战争严重消耗了拜占庭的资源;由于游牧部族的冲击和内部矛盾,帝国陷入混乱。
②表现:7世纪中后期,帝国丧失了从叙利亚到北非的大片土地,仅保有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等地区。
(4)灭亡: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奥斯土耳其攻陷,帝国灭亡。
2.俄罗斯
(1)发端:发端于9世纪建立的基辅罗斯,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影响,一度是东欧最强大的国家。
(2)臣服:13世纪上半期,被蒙古征服,成为金帐汗国的臣属。
         1242—1502年,又称钦察汗国,蒙古人建立
(3)建国
①在反抗蒙古统治过程中,莫斯科公国逐渐兴起。
②16世纪初,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的统一国家建立,并向周围扩张。
③1547年,伊凡四正式加冕为沙皇。颁布新法典,改组中央机关,镇压大贵族,巩固和强化了中央集权。
(4)扩张:到17世纪末,俄罗斯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庞大帝国。

546e713f66b0defec1c617743ebbb461.png 发掘教材·想一想
1.阅读教材P15“学思之窗”:这段话体现了封君与封臣之间怎样的关系?
提示:封君与封臣之间互有义务:封君要善待封臣,并且要按照规定赏赐封臣(主要是土地);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与封君同敌共友,不能违背封君命令。封君和封臣形成了一定的契约关系,一般有一定期限,若到期封臣可以自行离开。
2.阅读教材P17“思考点”:城市自治对西欧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提示:通过斗争,城市由领主的统治变为自治,冲击了农奴制度,有利于城市工商业发展;工商业发展需要实用人才,城市兴办大学,符合城市发展需要;国王希望扩大领地,与封建主斗争,与城市存在共同利益,城市与王权结盟,有利于促进王权实现国家统一。因此城市自治从政治、经济和文化多方面促进西欧社会发展。

546e713f66b0defec1c617743ebbb461.png 拓展教材·读一读
1.阅读“西欧封建庄园示意图”(见教材P16

b08b1a5f190875c904770b198a2ea39e.png
信息解读:从示意图诸多要素土地、果园、教堂、磨坊、烤面包坊、手工作坊等各类设施齐全说明庄园是一个基本自给自足的生产单位掌管着从生产到精神等与人类生活有关的几乎所有方面。封建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
2.阅读“中古西欧的‘三种人’(绘画作品)”及文字说明(见教材P17

e31d4f2edf471fc7f735212780639f13.png
信息解读:图示反映中古西欧社会结构出现明显的等级化特征。虽然国王和封建主掌握国家权力但只排在第二等级即作战的人;僧侣等教会人士为第一等级;农民和农奴是劳动者。手工业者和商人还没有被纳入等级序列。
合作探究
探究一 中古西欧文明的基本特征
命题研究
角度1 封君封臣制度
史料 凭那份地产我就可以使某个臣属效忠,而他也会像随便哪个主教或伯爵一样好或者还要好些
——艾因哈德《查理大帝传》
读史

土地是封君与封臣之间的纽带

封臣绝对效忠于封君
思考 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封君封臣制度的特点。
提示 封君与封臣之间以土地为纽带,形成保护与被保护的契约关系。
角度2 西欧封建庄园的特点
史料 它(庄园)承袭了罗马的大地产,但和罗马大地产不同的是,庄园由农奴……而不是奴隶耕种。在现代意义上,农奴无疑是不自由的。首先他不能擅自离开土地他们被迫定期给领主干活而毫无报酬他们还得忍受数不清的侮辱性的赋税服从领主法庭的判决。但他们耕种分到的土地用以谋生,而且通常不能加以剥夺,所以他们的处境比奴隶好得多。这样,当农业改良发生的时候,农奴自己可以指望从中至少稍许获益。
——[美]罗伯特·E.勒纳等著,王觉非
等译《西方文明史》
读史

强调农奴与奴隶的不同

指农奴不自由的表现
思考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奴隶与农奴的区别,并说明中世纪时生产关系的变化。
提示 区别:奴隶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生产者,没有任何自由和权利,被奴隶主当作私有财产;农奴是深受领主的剥削和压迫的农业生产者,但拥有相对较多的自由,基本上可以掌控自己的生产,有少量财产。
生产关系的变化:庄园是中古西欧基本农业经济组织,领主和农奴之间是封建的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
巩固练习
一、单选题
1.(2022·河北省曲阳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专题练习城市必须设防自卫须有市政厅作为市民行使政治权利的集会场所。城里还必须有教堂作为礼拜的场所既在精神上也在建筑上耸峙于全城之上。材料中的城市属于     
A古代的雅典        B中世纪的欧洲        C封建时代的中国        D近代的美国
【答案】B
【解析】
【详解】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随着欧洲城市的兴起和发展人们争取城市自治并要求城市应该具有自卫、有市政厅作为市民行使政治权利的集会场所、须有教堂作为礼拜的场所这些都成为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基本特征B项正确;据所学可知雅典人行使权利的机构是公民大会而不是市政厅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封建时代的中国是指西周的分封制周天子是天下共主建立了森严的等级制度未设有人民行使权利的机构排除C项;近代的美国基本保持了地方自治的传统乡镇是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单位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2021·山东·高三阶段练习欧洲中世纪封建城市的类型主要有三种一是要塞类型城镇二是城堡类型第三种是商业交通型。欧洲中世纪城市类型     
A反映了欧洲中世纪商品经济发展        B有助于推动文艺复兴
C折射出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特征        D促进了城市自治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
据题意内容可以看出欧洲中世纪的封建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从侧重军事职能转向侧重经济职能这反映出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的特征C项正确;A仅符合第三种城市类型的特征排除A项;欧洲中世纪城市类型的变化体现的是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的特征和助推文艺复兴无关排除D项;仅根据城市类型无法推知促进了了城市自治运动排除D项。故选C项。
3.(2022·江苏扬州·高二开学考试它把中世纪统一的教会拆散成大量当地的地方性教会——有些是国家级的有些是王侯级的有些是省级的有些则局限在一个城市。所有这些地方教会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都由世俗统治者控制。不管教会是仍坚持天主教教义还是拥护新教信仰的一个派别都是世俗当局控制着神职人员的任命和教会的财务。这一做法直接
A促进现代民族国家形成        B推动权力由教会向政府转移
C造成欧洲社会四分五裂        D导致西欧人丧失了宗教信仰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材料所有这些地方教会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都由世俗统治者控制体现的是世俗统治者对教会的控制这一做法直接推动权力由教会向政府转移B项正确;材料与现代民族国家形成无关排除A项;材料与欧洲四分五裂的说法无关排除C项;欧洲人并未丧失宗教信仰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4.(2022·山东·高三开学考试774查理大帝率军前往罗马解救罗马教廷免遭伦巴德人的吞并。800查理大帝再次出兵意大利帮助奥三教皇清除教廷内部的帮派斗争摆脱了意大利世俗贵族的控制。这从侧面反映了
A欧洲的国家和民族认同观念增强        B教权在与王权的斗争中占据上风
C罗马教廷是维护君权的重要力量        D基督教会与世俗王权的利益一致
【答案】C
【解析】
【详解】
从题干中查理大帝的活动可以看出查理大帝极力维护罗马教皇的统治结合时间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此时的欧洲王权需要教权的支持C项正确;题干中未涉及摆脱教权的民族国家意识的增强排除A项;题干强调的是王权与教权的相互维护不是斗争排除B项;中世纪时的教会与世俗王权是有斗争的二者的利益并不一致排除D项。故选C项。
5.(2022·安徽宿州·高二期末高德步、王珏在《世界经济史》中记载在庄园上封建主设置房屋、仓库、马厩置办必要的农具喂养牲畜家禽还有一些触及手工业及农产品加工业以使它能供应封建主一应生活所需。该材料体现了庄园经济
A封闭性        B落后性        C脆弱性        D分散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从材料中以使它能供应封建主一应生活所需可知庄园经济是自给自足的A项正确;BC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项。
【点睛】
6.(2022·湖南怀化·高二期末8世纪中叶查理大帝在不断对外扩张中推行基督教化的政策强制人们参加具有救赎价值的弥撒等宗教仪式违抗者处以沉重的课税。这一情况表明
A查理大帝是基督教的狂热信徒        B基督教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
C欧洲专制皇权摧毁了中古文化        D基督教是中世纪欧洲王权的根源
【答案】B
【解析】
【详解】
从题干材料查理大帝在不断对外扩张中推行基督教化的政策强制人们参加具有救赎价值的弥撒等宗教仪式可知查理大帝推行基督教化政策是看中了基督教的社会教化功能有利于稳定统治B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反映查理大帝是否对基督教狂热排除A项;材料也没有反映查理大帝是否摧毁了中古文化相反基督教反而是中古文化的一部分排除C项;材料也没有体现出基督教与王权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
7.(2022·全国·高一课前预习10世纪开始的战争频发冲突不断的年代里城堡更是如雨后春笋一样在整个西欧铺展开来。结合如图分析中世纪的欧洲领主们热衷于建设城堡主要由于

c951531380378402767165e05c703fa2.png
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土地制度        B全体贵族一心一意地对国王负责
C每个领主都有各自的地盘        D中小领主的生产和军事不能自食其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封君封臣制度下每个领主都有各自的地盘实际是割据势力C项正确;据所学可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土地制度是指我国奴隶社会的井田制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西欧封君封臣制度的特点是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D项说法不符合史排除D项。故选C项。
8.(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罗马民法大全》书影《罗马民法大全》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该法奠定了后世法学尤其是大陆法系民法典的基础是法学研究者研究民法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资料之一。主持编纂该法典的是      

089553aa9611167a1ceb67e057e7accb.png
A拿破仑        B        C亚历山大        D查士丁尼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527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法典编纂委员会。制定《罗马民法大全》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D项正确;拿破仑是法国的排除A项;凯撒没有制定《罗马民法大全》排除B项;亚历山大不是罗马的排除C项。故选D项。
9.(2022·全国·高一课前预习依据下表知识卡所列内容判断该国是
延续一千多年
保存有丰富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哲学思想
颁布《罗马民法大全》
被奥斯帝国所灭
A查理曼帝国        B法兰克王国        C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
【答案】D
【解析】据材料“……颁布《罗马民法大全》、被奥斯帝国所灭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指的是东罗马帝国。1453年奥斯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率军攻入君士坦丁堡今为伊斯坦布尔东罗马帝国正式灭亡D项正确;查理曼帝国是中世纪西欧早期的封建帝国因建立者查理大帝即查理而得名与材料不符合排除A项;查理曼帝国是中世纪西欧早期的封建帝国。因建立者查理大帝即查理而得名查理原是法兰克王国加林王朝国王故又称加洛林帝国排除B项;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排除C项。故选D项。
10.(2022·全国·高一课前预习如下两幅分别描绘中世纪西欧庄园生活与城市街景的油画中能较完整地了解西欧中世纪

9dc3dbace622e214ab041bac8960a53d.jpg
A各时期的建筑风格和居住环境        B城乡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状况
C城乡经济发展程度有明显差距        D政治等级森严贫富悬殊
【答案】B
【解析】
【详解】
据材料描绘中世纪西欧庄园生活与城市街景的油画可知图片的信息主要展示的西欧庄园生活和和城市的街景B项正确;据材料描绘中世纪西欧庄园生活与城市街景的油画可知材料主旨是强调中世纪西欧庄园生活与城市街景不仅仅展示的是建筑风格和居住环境排除A项;通据图片信息可知不能看出有明显的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涉及政治等级的森严排除D项。故选B项。
二、材料分析题
11.(2021·湖北·高一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封建关系的基础是土地……如果领主将一块土地赐予一个人这个人就成了封臣……封臣的权力和对于土地的所有权与他在举行臣属仪式时承担的义务是相应的……臣属意识和赐封仪式可以算是封建制度中的契约。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著《世界通史》
材料二   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层形成了商人和银行家作为市民阶层的上层发展为早期的资产阶级。市民反对封建割据反对领主特权支持国家统一和王权强化。而建立新城市符合国王们削弱诸侯势力的政治考虑因而国王成为城市的长期盟友。……城市的兴起和繁荣产生了市民日常需要的世俗文化和世俗教育文化教育不再为教士所垄断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冲击着传统的教权主义、普主义与禁欲主义的束缚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兴起创造了有利条件。
——摘编自《世界中古史》
1材料揭示的是中世纪西欧的什么制度?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欧封建关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西欧城市兴起产生的作用。
【答案】1制度封君封臣制度特点以土地为纽带;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具有统一性;封君封臣存在契约关系;存在严格的等级关系。
2作用工商业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形成推动资本主义产生发展;促使城市与王权结盟有利于王权强化和国家的统一;打破了教会对文化教育的垄断促使大学兴起;推动思想解放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创造有利条件。
【解析】
【详解】
1制度指出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根据材料提取关键词封建关系、封臣、契约关系故这一政治制度为封君封臣制。特点根据材料封建关系的基础是土地可知以土地为纽带;根据材料封臣的权力和对于土地的所有权与他在举行臣属仪式时承担的义务是相应的可知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具有统一性;根据材料臣属意识和赐封仪式可以算是封建制度中的契约可知封君封臣存在契约关系;存在严格的等级关系。
2作用根据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层形成了商人和银行家作为市民阶层的上层发展为早期的资产阶级。得出工商业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形成推动资本主义产生发展;根据而建立新城市符合国王们削弱诸侯势力的政治考虑因而国王成为城市的长期盟友得出促使城市与王权结盟有利于王权强化和国家的统一;根据城市的兴起和繁荣产生了市民日常需要的世俗文化和世俗教育文化教育不再为教士所垄断得出打破了教会对文化教育的垄断促使大学兴起;根据冲击着传统的教权主义、普主义与禁欲主义的束缚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兴起创造了有利。得出推动思想解放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创造有利条件。
12.(2022·全国·高一西欧城市自治运动
【史料】12世纪西欧具备了自治城市形成的必要条件更多的行业集中到城市这刺激了商业和贸易的繁荣。工商业的发展造就了一个新的市民阶层他们摆脱了对土地的依赖固定于土地上的人身依附关系也随之消失。争取人身自由开始成为城市斗争的主要内容。许多已形成的城市通过举行起义、成立公社、谈判妥协开始实行城市自治。正如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说当西欧封建社会的乡村耕作者仍然受到贵族的种种迫害时在城市中已经建立了秩序和良好政府确保了人民的自由与安全……每个人以他的城市为骄傲并且自觉地献身于城市的繁荣。西欧的商人打破了封建等级依附关系的纽带建立起在城市中全新的个人法律地位逐步形成了与封建社会有很大反差的市民文化它崇尚民主参与和自由平等、强调私有和尊重法律、注重契约和权利、关注世俗利益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升华而形成近代市民阶层精即现代法治精神。
——摘编自鲁蒙娜《中国与西欧城市发展影响因素浅析》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欧城市自治运动的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答案】提示特点以新兴市民阶层为主体;斗争形式多样;争取自由和法治;在斗争中逐步形成了新的市民文化。历史影响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促进了封建制度的瓦解;形成近代市民阶层精神即现代法治精神;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转型。
【解析】
【分析】
【详解】
特点根据工商业的发展造就了一个新的市民阶层他们摆脱了对土地的依赖固定于土地上的人身依附关系也随之消失。得出以新兴市民阶层为主体;根据许多已形成的城市通过举行起义、成立公社、谈判妥协得出斗争形式多样;根据它崇尚民主参与和自由平等、强调私有和尊重法律、注重契约和权利得出争取自由和法治;根据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升华而形成近代市民阶层精神即现代法治精神。得出在斗争中逐步形成了新的市民文化。历史影响根据西欧的商人打破了封建等级依附关系的纽带建立起在城市中全新的个人法律地位逐步形成了与封建社会有很大反差的市民文化得出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根据逐步形成了与封建社会有很大反差的市民文化它崇尚民主参与和自由平等、强调私有和尊重法律得出促进了封建制度的瓦解;根据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升华而形成近代市民阶层精神即现代法治精神。得出形成近代市民阶层精神即现代法治精神;从社会转型的角度概括得出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转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3 00:43 , Processed in 1.641341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