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 雅尔塔体系
|
相同点
| 确立背景
| 经过世界大战,原有的国际关系均势被打破,世界大国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
| 建立方式
| 战胜国召开国际会议,缔结国际条约(协定),重划疆界和势力范围,安排战后世界秩序。
|
| 主要内容
| (1)处置战败国;(2)一定程度上承认民族自决;(3)帝国主义战胜国划分殖民地或势力范围;(4)成立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
| 主要基础
| (1)世界大国力量对比;(2)战胜国签署的一系列国际条约。
|
不同点
| 形成过程
| 在大战结束后,战胜国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缔结国际条约而建立。
| 在大战中后期,反法西斯盟国首脑相继在开罗、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召开会议,缔结一系列条约和协定而建立。
|
| 主要内容
| (1)严厉惩罚战败国(战争责任、割地赔款、瓜分殖民地);
(2)限制大国海军军备;
(3)把战胜国中国作为侵略对象。
| (1)重新确定欧亚国家的版图;
(2)分区占领德国,美国单独占领日本;
(3)审判战犯,肃清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
(4)美、苏、英划分势力范围。
|
| 主导国
| 英国、法国和美国
| 美国和苏联
|
| 维护机构及操作国
| 国际联盟(英法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
| 联合国(20世纪70年代以前,长期为美国所操纵)
|
| 不同制度国家在体系的地位
| 是帝国主义战争的产物,它排除并敌视社会主义苏俄。
|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产物,提倡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共处与合作。
|
| 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 以强权政治原则建立国际新秩序,为新的国际冲突埋下祸根。
| (1)以建立和维护世界和平为主要目标,体现了人类呼唤世界和平与要求共同发展的时代特征;
(2)仍带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严重损害了一些国家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