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3|回复: 0

[7下]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复制链接]

9641

主题

22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711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清朝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史实;掌握清朝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的基本史实;理解清朝人口的增长的原因和表现。
过程与方法
1.制作本课的多媒体课件,增加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2.通过设疑讨论、辩论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3.通过查阅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辩证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相关知识点的能力;通过探索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与人口增长的关系,培养学生从经济角度(生产力)入手分析新的社会现象(生产关系)的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清朝经济发展的表现、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人口增长的利弊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7aedfe6505823589e321bf3712e302aa.jpg
    多媒体展示《耕织图》图《耕织图》是南宋绍兴年间画家楼俦所作,作品得到了历代帝王的推崇和嘉许。南宋时的楼俦在任于潜令时,绘制《耕织图诗》45幅,包括耕图21幅、织图24幅。为什么讲述清朝的经济课本使用南宋时期的农耕画作呢?因为这几百年年我国的农耕基本没有什么变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清朝的前期经济发展的概况。
  • 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多媒体出示问题:清朝前期统治者对农业的基本态度和认识)教师讲述:清朝前期统治者对农业的基本态度和认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
2.(多媒体出示图片,回答问题: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看图,读教材,总结清政府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

1d2dd27b14c4581f35c75a9302609188.jpg
答案提示:大力推行垦荒政策;治理水利;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2.(多媒体出示问题: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的表现)读教材,学生分组抢答清朝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的表现和影响
答案提示:表现: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目标导学二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一)手工业
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清代纺织图)

568fd60fba959b8f0564178fa3f3532f.png
2.教师简要介绍清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 品种繁多,产品精良;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二)商业
1.图片展示(媒体展示《盛世滋生图》局部

92cfc58c78b276ebc1561b32c1d6d6c9.jpg 2.(多媒体出示问题:清朝商业发展的条件)读教材,学生总结清朝商业发展的条件是什么
提示: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的流通;陆路和水运发达。
3.(多媒体出示问题:清朝商业发展的表现)引导学生抢答清朝商业发展的表现
答案提示: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形成了一些大的商邦,比如:晋商和徽商。
目标导学三 人口的增长
1.(多媒体展示以下两则材料)史料解读
    材料一:

bc74492bc5ac6ec135de3eaa0e7849d3.jpg      材料二:

c196fb9f4194c109fa4e3f6805e7547e.jpg 2.(多媒体出示问题:清朝人口增长的原因)根据材料一,讨论工清朝人口增长
提示:清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
3.(多媒体出示问题:人口增长的影响)结合材料二,学生分组讨论清朝前期人口增长的影响
答案提示:
积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劳动力和扩大了商品销售市场。
消极:由于人口密度加大,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人地矛盾逐渐突出,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课堂总结
明清时期,大量高产农作物的引种、手工业技艺的进步、商品经济的空前活跃使封建经济得到了高度发展,商业也因此而空前繁荣,出现了大的商业城市和商邦。经济的发展导致人口的增长,这既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又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学习本课,让学生感受到清代,农业、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并引导学生从清代农业、手工业发展导致产品增加,投入市场,成为商品这一思路思考。
课堂教学,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增加历史学习的趣味性。要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请几位学生回答,互为补充,并多加鼓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5 05:49 , Processed in 0.977444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