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2|回复: 0

[六上] (核心素养目标)6.3 人大代表为人民 第3课时 我们是场外“代表” 教案设计

[复制链接]

9448

主题

22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128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第6课《人大代表为人民》教案设计
第三课时  我们是场外的“代表”
课题
人大代表为人民
课时
单元
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年级
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资料分析,了解公民建言献策、参政议政的内容和方式。
道德修养:通过课前调查等,知道可以从身边和生活出发,善于观察并发现问题,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法治观念:懂得公民参政议政的意义。
健全人格:通过小组互动展示,认识到参政议政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和责任,增强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责任意识:从小就增强权利义务意识,关心国家大事,自觉为国家的发展献计献策,培养主人翁的责任意识。
重点
了解公民建言献策、参政议政的内容和方式。
难点
从身边和生活出发,善于观察并发现问题,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 一、教学导入  
关心国家大事,不仅仅是人大代表的职责,其他公民也可以积极建言,参政议政。
二、教学过程
第一学程
  • 1.主问题设计1:请认真学习P59页学习资料,思考:作为公民,我们我们可以对国家、社会的哪些方面提出建议呢?
  • 2.学法指导
(1)个人自学:教材第59页的内容。
(2)小组互学:小组内交流,由1号整理、统一答案。
(3)小组展学:选取一小组上台展示,其他小组补充更正。
3.教师引领提升:
引导学生了解每个公民建言献策的内容是丰富而广泛的,要积极参与其中,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尽到社会责任。
4.主问题1预设答案:
国家重大事项的决策也会征求面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或建议,“两会”期间的民情直通车、向总理提问等都给公民提供了平台,可以对国家、社会和身边问题提出意见或建议。
【设计意图】:
关心国家大事、参政议政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和责任,这是本话题的核心观点,教材结合活动园内容的呈现,意在引导学生引导学生了解每个公民建言献策的内容是丰富而广泛的,要积极参与其中,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尽到社会责任;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公民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具体内容,了解公民对国家、社会和身边问题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帮助学生认识到公民也有权利和责任参政议政。
第二学程
1.主问题设计2:
学习P60页学习资料,思考:朱先生这位民营企业家通过哪些方式关心国家大事?
2.学法指导
四人小组讨论
① 聚焦问题:朱先生的想法向谁反馈?
② 朱先生为什么感到自豪,感到自己被重视?
③ 在建言献策的过程中,朱先生使用了哪些方式一步步表达自己的想法?
3.教师引领提升:
让学生了解公民建言献策的方式不是单一的,有多种途径可以表达、传递自己的声音,提出建议。
4.主问题2预设答案:
我们可以通过很多方式对有关国家大事、社会生活的问题建言献策,如在政府网站留言、给人大代表写信建言、参加听证会等。
【设计意图】:
教材通过一个民营企业家提建议的案例和活动园的呈现,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提建议的多种方式,另一方面让学生懂得如果每个人都能认真行使权利、承担责任,不仅有利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也能让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发展得更好。最后的正文则明确了公民参政议政的目的和价值。
第三学程
  • 1.主问题设计3:
作为小学生,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积极参与到社会公共生活中,建言献策?
2.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第61页阅读角《全国人大常委会回函小学生立法建议》材料内容
① 学生自读材料
② 进行小组讨论
小组长进行归纳、总结
3.教师引领提升:
让学生了解,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小学生,都一样享有对国家、社会、身边问题建言献策的权利。
4.主问题3预设答案:
鼓励学生关注社会,亲身参与体验,在提问题、建议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公民的权利与责任。
【设计意图】:
让学生认识到认真提建议,相关部门也会积极回应,让学生意识到参政议政不仅仅是成年人的事,作为小学生,我们也可以积极参与,生活中,有许多与我们关系密切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不同方式提出来。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除了人大代表,其他公民也可以积极建言,参政议政。这既是公民的职责,也是公民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作为小学生,我们也可以积极参与,生活中,有许多与我们关系密切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不同方式提出来。
希望大家以后也要做个有心人,多关心社会,关心民生,长大争当一名真正的人民代表,为人民、为社会多作贡献。
  • 四、板书设计
     
6.人大代表为人民
                   我们是场外“代表”
                   发现问题 贴近生活
                   寻找原因 调查研究
                   解决办法 合理可行
                   书写提案 清晰通顺
教后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2 18:34 , Processed in 1.048923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