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授新课
| 1、小小思考:故事中,吕慧娴的哪项权利受到了侵犯?是哪一部法律维护了她的权利?
2、我来回答
慧娴的受教育权利受到了侵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维护了她的权利。
3、小拓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各项职责,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第十一条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
4、小贴士
为了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处罚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行为,我国制定了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并在其他一些法律中规定了保护未成年人的特别条款。同时,作为公民,未成年人的一般权利也受到法律的同等保护。
知晓法律,学好法律,用好法律,才能依法维护权利。
5、小组讨论
作为未成年人的我们还有哪些权利?
2分钟讨论一下,看哪个小组说得最多。
6、未成年人的权利大致有以下24种
8、出谋划策
大学生吕慧娴在法律援助中心实习,有几名人前来请求法律援助,请你帮吕慧娴出出主意。
9、小贴士
公民享有人身权、财产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受教育权以及参与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项权利。
宪法及民法、刑法、行政法等各部门法,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对公民的权利进行全方位的保护。
在公民权利受到侵害时,应当运用相应的法律维护自身权利。
10、活动园
红领巾小学六(1)班学生邀请当地法院的法官普及法律知识。授课结束后,同学们又向法官咨询了四种情形。你认为这些情形会运用到下列哪部法律,请将合适的序号填写在圆圈中。1.《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1、小拓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第三条 家庭成员之间应当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和睦相处,履行家庭义务。反家庭暴力是国家、社会和每个家庭的共同责任。国家禁止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
12、想一想,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涉及未成年人权利保护的情形。
13、播放视频: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主要类型
14、小贴士
未成年人除了享有公民的一般权利之外,还享有法律规定的其他特别权利,如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等。
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还体现在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方面:通过对实施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及时教育、矫治,将未成年人与可能诱发犯罪的环境隔离开来,以保护其健康成长。
15、活动园
赵新的姑姑怀孕了,喜欢安静的环境。可是,小区外面的广场上,每天都有一些跳“广场舞”的人把音箱的音量开得特别大。早上六点多,第一拨广场舞开始了;而晚上的舞蹈,则从八点一直持续到十点多。赵新的姑姑早晚都不能好好休息。他的姑父多次找跳舞的人交涉,他们却说:“广场又不是你家的,跳舞健身是我们的权利,你管得着吗?”周末, 赵新的姑父邀请了同样备受噪声困扰的邻居和 赵新的爸爸等亲戚商量应该怎么办。
做法1:把他们的音箱砸了,揍他们一顿,他们就老实了。做法2:实在没人管,咱们也买个音箱,开大音量跟他们对着干。
做法3:在广场上抛撒垃圾,把他们赶走。
16、小组讨论
讨论一下,上面的做法合法吗?如果你是赵志刚,应该建议家人怎么做?把你想到的合法的做法写出来。
17、我来回答
我认为这三种做法并不合适。砸音箱、打人、制造噪声扰民、抛撒垃圾,这些都是违法行为,我们要做守法的公民。
18、我的建议
向小区业主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反映情况。
向小区所在派出所反映情况,请求调解。
向法院起诉。
19、小贴士
法律是保护我们权利的最有效、最有力的手段。
当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当运用法律手段依法维权,而不能采用违法方式维权。“运用法律维权益,以暴制暴不可取。”
同时,权利的行使和保护也有边界。权利人应当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和保护权利,而不能超越法律范围滥用权利,超越法律的诉求得不到法律的支持。
| 思考并回答问题
小组讨论
阅读情境,思考发言
思考判断
分享发言
阅读与思考
小组讨论
| 学习吕慧娴的故事,知晓法律,学好法律,用好法律,才能依法维护权利。
通过小组比拼,激发学生积极性,了解我们未成年人的权利。
通过对不同情形下对应的法律援助加深对维权的认识。
通过案例所对应的法律拓展对知识的理解。
了解生活中未成年人权利保护的情形
通过学生熟悉的案例探究加深对维权的认识。
通过小组讨论加深理解,知道权利的行使和保护也有边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