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授新课
| 1、小活动:
(1)你能说一说,在1936年12月12日之前,图中三方是怎样的关系吗?这样的关系会造成怎样的结果?
(2)1936年12月12日以后,中国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个变化的转折点是什么?
2、1936年的中国:日本的侵略使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严重罐头,但蒋介石却采取消极抗日政策,中共希望能够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致对外。
3、视频: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4、总结: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
5、小活动:
(1)你知道在抗日的过程当中,中国共产党都面临了哪些困难?
(2)为了解决这些困难,他们是怎么做的?你从中感受到了怎样的精神?
- 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困难:敌强我弱——应对方式:开展游击战
- 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困难:根据地生存危机——应对方式:开展大生产运动
6、活动园:
(1)把“烂泥湾”变成“好江南”靠的是什么精神?
(2)了解有关延安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故事,并以“今天我们已经丰衣足食了,是否还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为题开展以此辩论活动。
7、总结:今天的我们仍需要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8、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抗战的伟大胜利。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正式宣告日本帝国主义的彻底失败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9月3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9、小活动:
(1)收集有关抗战胜利的资料。想一想,我国为什么要设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2)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展示了怎样的精神?
10、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11、总结:伟大的抗战精神
12、解放战争。
13、革命圣地一日游:你知道我国有哪些革命圣地吗?搜集一下相关资料,介绍一下这些地方吧!
14、阅读与思考:
(1)你知道“进京赶考”意味着什么吗?
(2)为什么说“赶考”永远在路上?
15、小提示:“进京”意味着执政,“赶考”是要接受考验。夺取政权,建立新中国是“赶考”;巩固政权,建设新中国是“赶考”;江山永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是“赶考”。“赶考”永远在路上……
16、考考你: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矗立着一座高大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它每天都在默默地接受着人们的瞻仰。结合你所了解到的历史知识,猜一猜碑文上的三个时间分别是哪些时间。
17、不忘人民,你们亦是英雄:沂蒙精神。
18、小活动:你想以怎样的方式来纪念英雄们?
| 从日本侵略军、国民党、共产党三方的形式分析得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从而感受西安事变的重要意义。
感受中国共产党的智慧与不畏艰险、不惧困难的精神。
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认识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了解、学习伟大的抗战精神。
了解、认识革命圣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