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授新课
| 话题一:圆明园的诉说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贪婪野蛮本性暴露无遗,他们加剧了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为扩大在华利益,英国和法国联合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者的铁蹄肆意践踏中华大地。圆明园这座举世无双的皇家园林就毁于第二次鸦片战争。
1.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将其洗劫一空,并放火烧园。
2.举世闻名的中国圆明园被侵略者焚毁后,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痛斥道:“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掠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教材48页活动园。
3.两个强盗分别指的是谁?圆明园的遭遇是你想到了什么?
4.视频《圆明园的毁灭》电影片段。
5.阅读角《圆明园》观后感。自由阅读。
6.辨析活动:到底要不要重建圆明园。
小组讨论:如今圆明园遗址中到处断壁残垣,只有几根石柱还矗立在那里,有人提议重建圆明园,希望重现昔日皇家园林风采,供人们游览;也有人主张保留旧址原貌,以警示后人。你怎么看?说说你的理由?
7.数据说明:据估计,圆明园被掠夺的文物大约有150万件,有秦代的青铜器,还有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课件图片铜虎首、铜猴首。
8.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文物被抢的故事?从文物的流失和回归中,你想到了什么?
话题二:甲午风云
今年10月1日老师终于实现了到辽宁省东港市大鹿岛去旅游的愿望,因为那个小岛不但风景秀丽,最主要的在那个岛上,有老师非常崇敬的一位民族英雄邓世昌的墓地就在岛上,在英雄的墓前我深深地三鞠躬表达了我的敬意。
1.你们知道邓世昌这个人吗?能说说关于他的故事吗?
2.阅读角《民族英雄邓世昌》。
3.介绍“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思想和政策由来已久,到19世纪末,更是凭借国力的不断强盛,加紧扩军备战的步伐,妄图称霸亚洲。1894年,日本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这一年正是中国旧历甲午年,史称“甲午中日战争”。
4.100多年前的甲午中日战争在中国人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北洋水师的英勇抗争精神至今激励着我们。说一说,为什么邓世昌的故事至今依旧被人们传颂?
5.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还有很多为国捐躯的将士,请查阅资料,书一说他们的故事。
6.听了同学们的讨论,你想说些什么?
7.师:尽管有这么多的民族英雄舍生忘死,黄海海战还是失利,旅顺、威海等地被日本攻占。由于清政府的避战求和,北洋水师遭受重创,甲午中日战争以清军惨败告终。这一次清政府在马关又签订了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8.《马关条约》主要内容。课件出示。
9.还记得上节课《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吗?南京条约割了香港岛,赔了2100万银元,《马关条约》割让了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白银2亿两。
10.翻开中国近代史,从中英《南京条约》的民族屈辱,到中日《马关条约》的民族危机,中国人民饱受磨难而不断抗争。历史留给我们怎样的思考呢?
11.《马关条约》被称为是亡国条约,还有比《马关条约》更加可怕的条约就是《辛丑条约》。
| 观看课件图片。
阅读教材48页活动园内容。
思考回答问题。
观看视频。
自由阅读。
小组讨论形式发表自己观点。
思考回答。
观看照片。
介绍自己了解的知识。
思考回答。
分享资料。
发表观点。
阅读《马关条约》主要内容。
回忆《南京条约》主要内容。
| 了解圆明园烧毁的原因,时间背景。
法国大作家也表示对英法联军的可耻行为憎恨,达到共情目的。
直观感受。
辨析活动培养辩证思维。
没有固定答案,说出自己的理由就可以。
数据加以说明。
感受过去与现在的不同。
通过分享老师的照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了解时代背景,加深理解。
学习邓世昌的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
理解清政府无能导致签署《马关条约》。
对比两个不平等条约的危害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