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4|回复: 0

[四下] (核心素养目标)7.1 我们的衣食之源 第一课时 教案设计

[复制链接]

9514

主题

22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328
发表于 2025-10-25 04:5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课《我们的衣食之源》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白白的大米哪里来
课题
我们的衣食之源
第一课时
单元
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年级
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初步了解农作物的种植和生产过程。
道德修养:体会农业劳动者的辛苦。
法治观念:了解农业生产的主要种类及他们与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
健全人格:尊重农业劳动者,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责任意识: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懂得珍惜粮食。
重点
初步了解农作物的种植和生产过程,体会农民伯伯的辛苦。
难点
了解农作物的种植和生产过程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一:实物导入
  • 出示一小碗大米。请问是什么?
  • 小调查:一日三餐。抽生来说。
  • 出示原来几乎所有人都吃了米饭,米饭这么重要,也被大家成为“主食”,那你们知道大米是从哪里来的吗?
  • 学生自由回答。
  • 今天就让我们深入入探究学习《我们的衣食之源》第一课时:“白白的大米哪里来”。
通过直接的实物导入课题,再结合调查,体会大米在人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地位,进而走进课题。
活动二:探究大米一生
  • 就像同学们说的,大米是农民伯伯生产出来的。请同学们阅读课文P52-53页,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了解大米产生的过程。
  • 出示课堂学习要示。
  • 看看农民伯伯是怎样种植水稻生产出大米的?
  • 需要经过哪些环节?
  • 你有什么感受?
  • 根据大米种植的时间线索,学生汇报学习结果。
  • 第一环节(育种):每年的四月初,农民首先平整土地、精选种子、凉晒、浸泡、消毒,等发芽了再播种到育苗田中(育秧田)。育苗田都是农民精挑细选的最肥沃的土地,这样秧苗才会长得又快又好。为了让秧苗健康成长,农民还会利用塑料地膜保鲜保湿。像照顾自己的儿女一样精心照顾它们。
  • 第二环节(插秧):随着时间的流失,秧苗越长越壮,越长越密,原来的秧田已无法满足它们生长需要。此时,已进入了五月最忙的时候。农民们为了秧苗更好的成长需把它们移到更大的地方。农时不等人。——(插秧)
插秧要求很严格,秧苗要摆正,入泥要浅,间距也有讲究,不能过密,也不能过宽,这样才能保证产量。在插秧的过程中,还要保护好秧苗,不能让它受伤害。(这个环节一般需要好几天到几周的时间才能完成)。有点考验人们的技术。
  • 活动体验:插秧
1)目的:体会劳动的艰辛)
2)材料:筷子(笔)若干;
3)要求:模仿插秧的动作(低头,弯腰,双腿半蹲,
左手拿苗,右手插秧。
将秧苗插入土地中;动作次数:20次。
  • 田间管理:(6月到7月)
秧苗插好后,还会遇到哪些问题?
(生病、长草……)为了让水稻能茁壮志长,种田人顶着大太阳,冒着风雨,到田里喷撒农药、施肥、锄草、排水等。
  • 收割:(8月)经过几个月的成长,秧苗变成了稻谷,金黄饱满的稻穗垂下了头。种田人又顶着烈日,要趁天气好收割完所有稻谷。
8、收割活动体验:
动作要求:低头,弯腰,双腿半蹲 右手拿沙刀,左手握水稻中下部
9、(老师对学生发言进行总结补充,并指出,由于气候的差异,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农耕的时间并不一致。南方水稻为一年两熟或三熟,北方水稻为一年一熟。南方地区,还要在收割后抓紧第二季稻谷的插秧工作。)
  • 收成的稻谷在晒谷场晒干,并进行筛选。此时要时刻关注天气,否则米受潮会影响脱粒,品质也会降低。
  • 第五环节碾米
处理好的稻谷,送入碾米机,通过碾压处理,去掉稻壳,白花花的大米就呈现在我们眼前啦
以问题为导向,体现学生自主教师辅学习。
以问题引导学生走入大米种植的各个环节,了解农业生产的主要过程。
认识到在农业生产背后的复杂与农民伯伯的艰辛。
活动三:感受辛苦
  • 一粒水稻种子,从发芽出苗到成熟收获,农民们要对它进行长达近四个月长时间的管理。通过对水稻生长过程的了解,你们有什么感受?想到对农民伯伯说的。抽生谈。
  • 学生自由回答。
  • 看到农民培育稻谷的样子,就像养孩子一样小心翼翼!怪不得农民对庄稼的感情那么深。
  • 种田人在田间劳作,一年到头都没有闲日子。了
解了大米的一生,才知道了什么是“粒粒皆辛苦”!
3)每粒米都来之不易,我们既要感谢大地对庄稼的养育,更要感谢种田人付出的辛勤劳动!
4)以前总以为种田是很辛苦的体力活,没想到它还一项那么多要求的技术活,农民实在太不容易了
3、教师小结:种田人顶着太阳、冒着风雨,在田间地头培育、种植、管理水稻,农民都需要付出许多劳动。相信通过刚刚的活动,大家一定对《悯农》中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有更深刻的理解。齐诵。
本环节让学生感受农业劳动者的辛苦,懂得尊重农民劳动和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突破学习重难点。
活动四:践行行动
  • 其实,除了米饭,我们餐桌上出现的每一道食材,背后都凝聚着种植人的辛劳。
  • 出示玉米和西红柿的种植过程:
玉米:除草挖坑、播种盖土、补漏施肥、除草打药、收获玉米
西红柿:整地做畦、育苗、查苗补苗、施肥浇水、采收
  • 小结:每一粒米都来之不易。通过本课的学习,希望大都能遵循《朱子家训》的教导:“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让我们一起养成光盘行动的习惯,这就是对劳动者最大的尊重。
  • 课后实践作业:回家后找一粒种子种上,去见证一粒种子的成长和管理过程,体验辛勤的劳动和收获的喜悦,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通过介绍不同植物的种植过程,让学生感受食物的来之不易。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感受,从而践行行动,落实本课的学习目标。
五、板书设计
7我们的衣食之源
来之不易大米的一生
育秧
尊重劳动
插秧

珍惜粮食田间管理

收割

碾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3 22:15 , Processed in 1.605778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