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变废为宝有妙招》第一课时
|
一、核心素养
| 政治认同:了解垃圾暴增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性
道德修养:掌握常见的垃圾分类方法和原则。
法治观念:理解垃圾回收再利用的意义和重要性
健全人格:观察和分析垃圾暴增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责任意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垃圾的态度
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学生珍惜资源、垃圾分类和回收再利用的价值观。
|
二、教学重点、难点
| 重点:学生了解生活中各种垃圾产生的来源
难点:学生能够分辨哪些废品是可回收物品
|
三、教学准备
| 课件、图片素材
|
四、评价任务
| | | | | | | | | - 学生能够通过调查认识到生活中垃圾产生的数量庞大得1星。
| | | | |
| | | | | | | | | | | - 能够准确分辨生活中的垃圾里哪些是可回收物品得1星。
| |
|
|
| | | |
| - 师:同学们,当看到下面这些图你有什么感受?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这样的景象吗?说说在哪里见过呢?
-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垃圾产生,它们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更会带来许多污染和危害,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垃圾会产生的危害吧。
| | - 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学生回答判断学生是否关注生活中常见的垃圾乱堆现象。
|
| - 师: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垃圾,一起来看看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垃圾有哪些吧。
- 师:同学们,你在哪里见过这些垃圾?你知道这些垃圾是怎么来的吗?
- 学生1:我们用过的纸巾废纸还有菜叶蛋壳等,都是生活垃圾。
- 学生2:医疗垃圾就是用过的药瓶、绷带和棉签等医疗用品。
- 学生3:建筑工业用剩下的那些材料,无法再被使用,所以成了垃圾。
- 师:我们可以来做个小调查,调查一下家庭和学校一天产生多少垃圾?大家可以回忆一下学校和家里用来装垃圾的垃圾筐,要呈多少垃圾倒出去呢?
- 教师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提供数据,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的观察来思考回答问题。
- 师:同学们,你觉得这些垃圾是必然产生的吗?有没有可能减少它们诞生?在我们做过调查统计后,你发现了什么?
- 学生1:即使我们不做特别的事,每天的生活都一定会产生不少垃圾。
- 学生2:我们班每天打扫都会扫出很多垃圾,要用很大的卡车拉走。
- 学生3:我发现学校要处理这些垃圾,得花不少钱请专业人士处理。
- 师:光是我们的学校和家里就会产生那么多垃圾,想一想,在学校之外更多的地方,是不是也会有更多垃圾出现?美丽的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现在,暴增的垃圾正在挤占我们宝贵的生存空间!
- 师:老师在开始给大家展示的图片只是我们日常生活里的片段,在我们生活里似乎随处都容易见到垃圾成堆的现象,大家说说,看到生活中的垃圾,你有什么感受?
- 学生1:垃圾会发出难闻的味道,还会影响街道美观,影响大家的生活。
- 学生2:我听说垃圾容易滋生细菌,尤其是成堆垃圾更不卫生。
- 学生3:现在很多人乱丢垃圾,树林河流里都有,特别污染环境。
- 师:大家可以分小组调查一下,你生活周边有没有随意丢弃、堆放生活垃圾的情况。通过看新闻、翻阅报纸、网络搜索等途径,了解我们居住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情况。
- 师:我们在生活里看到垃圾,只会觉得它影响美观。但其实迅速扩大的“垃圾家族”,其危害可不仅仅是挤占我们的生存空间。一起看看垃圾会对我们造成怎样的危害吧。
- 危害1:填埋垃圾中的有毒物质会渗透到土壤中、地下水里,对填埋场周围的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
- 危害2:垃圾焚烧会产生多种致癌物质,特别是露天焚烧垃圾,对人、动物、植物都会造成严重的伤害。
- 师:垃圾有哪些危害?首先我们要知道有些垃圾的寿命可是超级长的,也就意味着要等它们自然分解,得花格外长的时间。想象一下这些“寿命”超长的垃圾被埋进地里会怎样?你知道它们为什么能造成危害了吗?
- 师:现在我们根据学习到的内容,一起来总结一下垃圾污染的危害吧。
- 1.侵占重要的土地资源和生存空间,破坏自然植被生长。
- 师:暴增的垃圾会对我们的环境造成危害,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减少垃圾数量,其实多数废弃物中都有可再利用的宝贵资源,如果不充分利用,不仅污染环境,还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 师:要循环利用垃圾,首先要知道哪些是可回收垃圾,一起来认识一下垃圾中可以回收利用的部分吧。
- 师:图上这个绿色箭头循环的标志,表示适宜回收和资源再利用的垃圾,而我们生活中可以回收的物品包括废纸类、废塑料、废玻璃、废金属、废纺织物、废瓶罐
- 师:结合这个回收的标准,你知道下面这些东西,哪些是可回收的吗?
| - 环节1:通过调查和生活实例的展示,学生了解暴增的垃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 环节2:通过案例学习和课堂讨论,学生能够学会辨认垃圾中的可回收物品,学会减少垃圾产生。
| - 环节1:教师通过学生回答判断学生是否能够认识日常生活中数量众多的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能够准确清晰地说出垃圾有哪些危害,引导学生完成评价量表1。
- 环节2:教师通过学生回答判断学生能否正确分辨可回收物品的标识,结合所学对生活中的可回收物品进行判断,树立环保意识,懂得主动减少垃圾产生,引导学生完成评价量表2。
|
| | - 帮助学生学会设计思维导图,通过导图总结归纳本节课内容。
| - 教师考查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及时给予评价。
|
| - 调查一下家里的垃圾,看看哪些是可以回收利用的东西,整理一份记录表吧
| - 通过作业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加深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