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第二课时
|
一、核心素养
| 政治认同:通过交流讨论,明白每个家庭成员都有义务承担家庭事务,并要坚持
做,想办法做好。
道德修养:在情境讨论中,感悟处处为家庭着想,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庭事务
培植负责任精神。
法治观念:培养责任精神,能够负责到底。
健全人格:知道我们也需要承担家庭责任,学会承担家庭责任,培养责任精神。
责任意识:学会处处为家庭着想,主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
二、教学重点、难点
| 重点:积极主动地去承担家庭中的各种责任
难点:掌握能够承担家庭各种责任的方法和技巧
|
三、教学准备
| 课件、图片素材、第五课家务记录表
|
四、评价任务
| | | | | | | | | - 能意识到我们年纪虽小,但也需要承担家庭责任,也可以承担家庭责任,得2星。
| | | - 知道承担家庭责任不能仅凭一时兴起,需要有负责任的精神,得2星。
| |
| | | | | | | | - 能针对具体的情境,说出承担家庭责任的正确做法得2星。
| |
|
|
| | | |
| - 师:同学们,今天上课之前,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热爱劳动的同学,她叫小芳。小芳是个勤劳爱干净的孩子,从三年级开始就主动帮父母做家务。打扫、拖地、擦玻璃、洗布偶……这些事情她样样都会,爸爸妈妈都夸她,说她是家里可靠的一份子,很有责任心。
- 师:通过这些描述,我们会发现小芳是个怎样的女孩呢?为什么父母会说小芳有责任心?我们在家庭中有哪些责任?同学们能不能做到像小芳一样有责任心?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怎样承担起属于自己的家庭责任吧。
| | - 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学生回答判断学生是否对家庭责任具有一定了解。
|
| - 师:在家庭生活中,大人要尽责,我们年龄虽小,但也应尽到自己的责任。看一看朱晓的故事,大家来判断一下他的看法对不对。
- 材料:朱晓自告奋勇地向爸爸申请,由他每天负责倒家里的垃圾。可才干了一个星期,他就抱怨起来。
- 朱晓说:“烦死了,家里每天都有这么多垃圾,我不想干了。”
- 爸爸说:“如果大人嫌家务事烦。也可以不做家务吗?”
- 师:想一想,假如没人做家务,朱晓家会变成什么样呢?家庭生活又会变成什么样呢?
- 预设1:厨房里用过的碗筷、盘子摆的到处都是,剩菜、剩饭等垃圾没人清理,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 预设2:客厅沙发上的脏衣服堆得到处都是,桌子上全是果皮、零食袋。
- 预设3:朱晓早上起床既没有早饭吃,也没有干净的衣服穿,家庭生活变得一团糟。
- 学生1:父母上班也很累,朱晓应该体谅父母做的一切。
- 学生2:父母可以试着几天都不做任何家务,让朱晓认识到如果没人做家务的后果。
- 师:承担家庭责任不能仅凭一时兴起,需要有负责任的精神,坚持负责到底!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故事,学习主人公的精神吧。
- 师:你理解金轩爸爸所说的“负责任的精神”吗?金轩写下“照料金鱼责任单”并坚持完成,体现了什么?
- 学生1:养金鱼看似是一件小事,实际却是考验金轩的责任心。
- 学生2:金轩是一个面对困难也不害怕的人,他的责任心让他不会逃避困难。
- 学生3:相信金轩以后在做别的事时,也不会逃避责任,这份责任心会帮助他成功。
- 师:责任心对我们来说很重要,看一看它能发挥哪些作用吧。
- 1920年,有个11岁的美国男孩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邻居向他索赔13美元。在当时,13美元是笔不小的数目,足可以买125只生蛋的母鸡!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承认了错误,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男孩为难地说:“我哪有那么多钱赔人家?”父亲拿出13美元说:“这钱可以借给你,但一年后你要还我。”从此,男孩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活。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挣够了13美元这一“天文数字”,还给了父亲。这个男孩就是日后的美国总统里根。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是责任。
- 师:我想同学们肯定不想变成朱晓那样的小朋友,那么如果遇到下面这些情况,你要怎么承担起你的家庭责任?
- 情况1:舅舅来家里做客,而父母正好去田里干活了,我会……
- 预设:我会给舅舅倒水,端上家里的水果,告诉舅舅虽然父母去田里干活,但我可以陪他聊天,一起等父母回来。
- 预设:我会检查家里其它必需品是否需要采购,然后整理一张清单,到超市买新的洗发水和其他用品。
- 情况3:妈妈吃过饭急着去上班,厨房里乱七八糟,没有人洗碗收拾,这时……
- 预设:主动替妈妈洗好碗碟,收拾好厨房里的垃圾扔掉,把器具摆放整齐。
- 情况4:放假只有自己在家,父母都出门上班,客厅里却乱糟糟的,放满了各种杂物,这时……
- 预设:将沙发和桌子收拾干净,把玩偶和书本放回该放的地方,再打扫一下客厅的地板,让它恢复整洁。
- 师:有了为家庭负责的精神,我们就会处处为家庭着想,主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会认为家庭事务只是大人的事情。
- 师:招待客人是家庭责任的一种重要体现方式。请同学们读一读,说说下面这段话描述了什么?
- 师:几句话简明地说出了我们招待客人时应该怎么做,其实这不是一件困难的事,相信同学们也能做好。
- 师:大家还记得吗?在第五课《这些事我来做》中,你自愿写下了“家务承诺书”。你坚持完成这些家务了吗? 你从中感受到了自己的负责精神吗?结合自己坚持完成的家务记录表,谈谈自己的负责精神。
- 课堂讨论5-10分钟,学生交流家务体验后回答问题。
- 学生1:我坚持负责家里的扫地工作,完成工作后的成果让我感觉到快乐。
- 学生2:负责家里买菜的工作后,我才知道买菜也有大学问。
- 学生3:从家务中,我体会到了父母的辛苦,更认识到了自己在家里的责任。
- 师:主人公坚持承担了家庭责任。想一想,他从中收获了什么?你有一直承担的家务事吗?如果有,你收获了什么呢?
- 学生1:我收获了很多实用的生活技能,增长了不少见闻。
- 学生2:家务锻炼了我的精神,让我学会了坚持和刻苦。
- 学生3:家务让我更加自信,家庭活动参与更多了,现在爸爸妈妈也会尊重我的意见。
- 小结:“家”是我们每个人的家,我们都需要自觉地承担起家庭责任,这样,我们的家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 - 环节1:通过事例分析与案例学习,学生能够意识到我们年纪虽小,但也需要承担家庭责任,也可以承担家庭责任。
- 环节2:在具体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认知与思辨能力,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环节3: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承担家庭责任的意义。
| - 环节1:教师通过学生回答判断学生是否具备责任意识,是否认识到自己应当承担家庭责任,引导学生完成评价量表1。
- 环节2:教师通过学生回答判断学生能否运用正确的方式承担起个人责任,引导学生完成评价量表2。
- 环节3:教师通过学生的家务记录表及感想评估学生是否能意识到承担家庭责任的意义。
|
| | - 帮助学生学会设计思维导图,通过导图总结归纳本节课内容。
| - 教师考查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及时给予评价。
|
| - 写一写,记下你在做家务中的感悟与心得,在班会上和大家分享。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