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我们的班规我们订(第二课时)
|
一、核心素养
| 政治认同:知道班级成员都应该接受班规的约束,自觉遵守班规。
道德修养:能及时发现班规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法治观念:能自觉遵守班规。
健全人格:树立规则意识,凝聚班级团队精神。
责任意识:对班规存在的问题能提出合理建议并进行修订。
|
二、教学重点、难点
| 重点:学生学会通过制定合理的奖惩措施督促班规的实施并养成遵守班规的习惯。
难点:学生可以通过班级实际情况对班规进行改进。
|
三、教学准备
| 课件、图片素材
|
四、评价任务
| - 1.分析事例,课堂讨论,理解班规需要执行才能发挥作用。
| | | | | - 认真分析事例,说出未能执行班规的原因,每个事例得1星。
| | | -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能提出一个班规执行的方法(奖励或惩罚措施)得1星。
| |
|
|
| | | |
| - 师:在上节课我们制定了属于我们的班规,也开始在班级生活里实行,请大家说说班级有哪些好的变化。
- 预设发言:自从制订了新班规,我的家庭作业比过去整齐多了。
| | - 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评估哪些班规得到了落实,哪些没有。
|
| - 师:同学们,有些班规已经得到了落实。但是,老师还是发现了下面这些情况,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为何会出现这些情况。
- 师:图片里这些情况出现,是因为新老师的威严不足,同学们没有养成好习惯,也是因为有同学不遵守班规,于是其他同学有样学样。看来想要我们的班级纪律变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师:那同学们能说说,下面这些情况,为什么班规没能执行呢?
- 小红和小丽是好朋友,老师把监督班规执行的任务交给了小红,她也一直认真地监督大家。有一天小丽无意把垃圾丢在了座位旁边。按照班规,小丽需要写检讨,但是小丽说她不是故意的,希望小红这回不要告诉老师。小红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应了。
- 总结:小红因为和小丽是朋友,没有严格执行班规惩戒措施。
- 小明发现小强和几个同学在楼梯间追逐打闹,违反了班规。小强威胁小明,如果告诉了班干部和老师,大家以后都不会和他玩了。小明很害怕,选择帮他们隐瞒这件事。
- 总结:小明因为担心被同学孤立,因此不敢将小强违反班规的事告诉老师。
- 师:我想这些情况,实际也在我们班里发生过吧,同学们想一想,这样做看似一时大家获得了好处,可实际上班级纪律没有改善,长久下去影响的其实还是我们自己的生活,所以咱们还是该想办法确保我们的班规可以顺利地执行。聪明的同学们有没有什么建议呢?
- 学生1:我们应该让大家知道遵守班规并不是一件麻烦事,而是为了我们自己。
- 学生2:可以把惩罚措施分为不同层次,初犯是提醒,再犯是处罚,降低大家的抵触。
- 学生3:可以把惩罚措施分为不同层次,初犯是提醒,再犯是处罚,降低大家的抵触。
- 师:大家集思广益,说了不少好办法,除了平常认真监督、该罚的要罚,该奖励的,我们也要奖励,比如说老师决定制定一个“遵守班规之星”的评选活动,来奖励班里最守班规的同学。
- 1.每月进行一次评选活动,选出班级里最遵守班规、维护班规的同学,授予“遵守班规之星”的称号。
- 2.将这些同学的名字写在光荣榜上,贴在教室的墙壁上。
- 3.到期中和期末,选出上榜次数最多的同学,给予奖章和奖品。
- 师:老师刚刚想到一个问题,我们的班规执行的时候,是只有我们班的同学要遵守班规吗?老师或者其他班的同学来了,要不要遵守我们的班规呢?
- 课堂讨论:展开5-10分钟课堂讨论活动,回答问题。
- 学生1:班规针对的是我们班级整体,即使是老师和其他班同学来到我们班,也应该遵守。
- 学生2:就像外国人来我们国家,也要遵守我们的法律一样,处于我们的班级中就要遵守班规。
- 学生3:只有大家一视同仁地遵守班规,不搞特殊,才能保证班规顺利执行。
- 小结:我们是班规的制订者,也应该是班规的守护者。大家一起制订的班规,是对班集体所有成员的要求,每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
- 师:我们说了班规执行要一视同仁,那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如果你们是这位班长,应该怎么做?
- 为了更好地执行班规,四(1)班全体同学与班主任老师共同商定了一个“违反班规处理办法”。其中规定,如果谁违反班规,就要写检查以示惩罚。
- 一天,吴林在教室里乱跑,撞倒了一位同学。班长按照“违反班规处理办法”要吴林写一份检查,并向同学道歉。吴林觉得写检查很没面子,就向班长提出自己为班级打扫一周卫生来代替写检查。
- 师:大家一起讨论、制订的班规,可能会有不完善的地方。随着情况的变化、发展,也会有班规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的地方。如果发现班规存在问题,应该怎么办呢?
- 很久以前有一个王国,因为遭受洪水灾害,导致稻谷歉收,过冬的粮食非常少。在这样的情况下,国王下令如果有人敢偷粮食,一律要被砍掉双手。又过了几年,王国的粮食大丰收,大家都不缺粮了,而一个偷拿了一小袋稻米的小偷被抓了起来,按照法律规定,他该被砍掉双手,但小偷却认为这十分不公平,因为今年大家都不再缺粮,粮食也不再那么珍贵,怎么能因此砍掉他的手呢?国王认为他说得有道理,就修改了这条法律。
- 师: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规则不是一直不变的,在不同的环境中,它也可能变得不合时宜,我们的班规也是这样。不知道同学们对班规改进有什么看法?这些同学的观点,你们赞同哪些?
- 学生3:班规提了太多不准做的要求,应该告诉我们怎么做。
- 学生4:班规既然制定了,就该严格执行,不能随意更改。
- 师:看起来大部分同学都赞同班规改进,那我们应该对哪条班规进行改进呢?
- 师:看一看下面这些班规,大家觉得应该怎么改进比较好?
- 凡是在教室中追逐打闹、乱丢垃圾的学生,必须写一篇检讨,在班会上反省自己的错误。
- 引导: 追逐打闹和乱丢垃圾的危害程度不同,不应该制定同样的惩罚措施,追逐打闹的学生应该写检讨,乱丢垃圾的学生可以通过单独做一天值日来反省自己的错误。
- 为了应对学校清洁卫生大比拼,本班每周进行两次大扫除。
- 引导: 每周两次大扫除是为了在学校大比拼中取得好名次,比拼结束后,教室只需要日常打扫就能保持清洁,每周两次大扫除太频繁,让大家感觉疲惫,可以改为一月一次或半月一次。
- 师:除了这些情况外,我们班的班规也还有很多要改进的地方,需要同学们平常留心,这是个漫长的过程,所以老师打算在我们班设置投信箱,请同学们把认为需要改进的班规写进信里,下回再来讨论吧。
- 1.制作班级专属信箱,收集同学们对于班规改进的意见。
- 2.老师整理同学们反馈的信件,在每周班会中进行讨论。
- 3.学生围绕提出的班规修改意见进行讨论,举手表决班规是否修改。
- 师:咱们班的班规需要执行,但离开了班级,到外面去,同学们也别忘了要遵守不同地方的规则。我们每到一个地方,首先需要知道的,就是这里有哪些规则要遵守,比如博物馆、图书馆这些我们常去的地方,更应该认真执行它们的规定了。
- 1.博物馆内应保持安静有序,不打扰其他人观赏展品。
| - 环节1:通过分析事例,引导学生讨论督促同学们自觉遵守班规得措施,强化学生对班规的认识,调动学生遵守并执行班规的积极性。
- 环节2:学生通过事例阅读和对班规进行修改,学习如何分析班规的不足点并做到改进。最后通过拓展博物馆和图书馆的相关规定,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
| - 环节1:老师通过学生回答,判断学生是否理解班规执行的重要性和如何制定促使班规执行的方法,引导学生完成评价量表1。
- 环节2:老师通过学生的回答,判断学生是否理解班规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能否做到主动发现不合时宜的班规并加以改进,引导学生完成评价量表2。
|
| | - 帮助学生学会设计思维导图,通过导图总结归纳本节课内容。
| - 教师考查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及时给予评价。
|
| - 关于我们班的班规还有哪些可以改进?写一份班规建议书。
| - 通过作业帮助学生加深对班规的理解和使用,提高学生的思考与写作能力。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