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4|回复: 0

[四上] 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王霞--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9514

主题

22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328
发表于 2025-10-25 03:5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学设计济南市平阴县实验学校【教材分析】
《从“白色污染”说起》这节课,是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让生活多一些绿色》的第一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的第一课时。本课依据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我们的社区生活”的第 11 条“了解本地区生态环境,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从“白色污染”说起》,设计了探究塑料的功与过的活动,引领学生从日常生活经验出发,经历探究过程,认识、体会塑料废品对环境污染的危害。同时,为下节课自主探究活动提供范例。
《从“白色污染”说起》,不仅引导学生认识体验“白色污染”的危害,还揭示了人类摆不脱白色污染威胁的原因——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塑料,让学生既看到塑料的可爱,同时也看到塑料的可怕,锻炼了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学会“扬长避短”智慧生活,学会在生活中践行生态中国,努力做一名环保小卫士。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环境污染是有所了解的,但不全面、不深入,绝大多数学生对身边环境污染以及“减塑运动”的了解仅处于感知层面,初步知道我们生活的环境出现了很多污染现象,但对环境污染的来源以及带来的严重危害缺乏认识,对环境保护更是缺乏使命感和紧迫感。他们了解生活中有很多塑料制品,但不了解为什么这些塑料制品被广泛应用的原因;知道塑料制品有些危害,但并不了解危害如此巨大;他们知道
废物回收再利用,但在生活中落实减少塑料的行动还不自觉,无法真正实践。以上是课堂教学目标确定的起点,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关爱自然,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提升环保责任感。知识与能力:
  • 了解塑料的两面性,认识白色污染的来源。
  • 感受体会白色污染的巨大危害。
  • 在生活中践行“减塑行动”。过程与方法:
学会用调查分析的方法分析环境问题,有创意地实践“减塑行动”,力所能及的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
了解塑料的两面性,认识白色污染的来源,感受体会白色污染的巨大危害,在生活中践行“减塑行动”。
学习难点:
学会用调查分析的方法分析环境问题,具有环境保护意识,有创意地实践“减塑行动”,力所能及的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学习准备】
  • 学生课前进行生活大搜索,了解塑料在生活中的应用。
  • 调查身边塑料对生活中的危害。
【学习过程】
一、游戏猜想,经验探寻
  • 教师出示“隔板猜物”的游戏。
  • 学生通过摸一摸和听一听进行猜想,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为什么猜到的是“塑料袋”。
  • 教师激趣,引出塑料家族,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非常熟悉的塑料袋入手,通过“隔板猜物” 小游戏的猜测,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对塑料的探究兴趣,引发学生新思考。
二、生活搜索,广泛应用
  • 塑料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它有很多兄弟姐妹,课前,同学们已经进行了生活大搜索,现在,我们就来交流一下,你在哪里发现了什么塑料制品?
  • 学生分地点进行汇报,教师引导。
  • 谈一谈:搜索的体会。
  • 教师总结过渡:塑料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那么,塑料为什么会被人们应用的如此广泛呢?
  •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生活大搜索这个活动的设计,从学生熟悉的家庭、学校、社区、超市等地点出发,通过学生课前的观察搜集,课上的交流, 让学生认识到塑料就在我们的身边,它的应用十分广泛,并通过生活经验能初步的思考,塑料会被广泛使用的原因。
三、实验探究,塑料特点
  • 同学们很有见解啊,课前,老师让大家带来了自己想研究的塑料制品,下面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下探究。
  • 学生分组探究塑料的特点。
  • 小组汇报,分析不同塑料制品在生活中呈现出的优点,教师点拨。
  • 教师总结:重量轻便、价格便宜、防水、不导电、美观易携带等优点使得塑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 播放视频,塑料在生活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 交流:通过看视频,你又有了哪些新认识。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去探究,在探究中体验和讨论,和同类物品进行对比,探寻塑料制品的优点,从而体验感悟塑料的优点,理解它被广泛使用的原因。同时,教师视频的补充,让学生从生活用品扩展到农业、工业、医药、交通、高科技等各个领域,扩宽学生认识,切实体会塑料的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四、多元体验,白色污染的危害
  • 学生交流:生活中塑料的危害。
  • 小组展示:生活观察塑料的危害。
  • 教师总结过渡:塑料的大量使用,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问题,形成了白色污染。
  • 数据计算,认识一个家庭每天用五个塑料袋,一个学校一个用多少?这些塑料袋堆积在一起有多大?随便乱丢,我们的生活将变成什么样子?
  • 出示生活镜头,学生讨论交流,生活中白色污染的镜头给你什么感受?
  • 出示视频“一只塑料袋的旅行”。学生观看塑料袋到哪里去旅行? 造成了什么危害?塑料的不同处理方式,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危害。7.学生交流:视频中哪个镜头让你震撼,让你痛心?引导学生理解
塑料的大量使用给全球环境造成的危害巨大。
8.教师总结:英国报纸为什么说:塑料是永生的?如此下去,我们生活的星球会变成什么样子?
【设计意图】本环节采取学生课前调查交流—生活数据计算分析— 生活镜头感知—跟随一只塑料袋去旅行的多元活动形式,通过图片、数据、视频、想象等多维学习方式,呈现了“白色污染”的世界,给学生多元感官的认知,让学生在层层递进中获得思维的认知,身心的体验感悟以及情感的共鸣,使得德知德情融合统一,为最终践行减塑的德行奠定基础。
五、减塑行动,合理利用
  • 白色污染造成的危害实在是太惊人了,面对塑料,我们该怎么办呢?
  • 学生根据生活中经验进行交流。
  • 教师引导:少用(替代品)我们可以用哪些替代塑料,少用塑料呢?
  • 为了有效遏制塑料垃圾带来的危害,世界上很多国家制定了相 应的政策。视频播放:认识 2021 年国家减塑的相关规定,渗透国家法律
推动减塑行为。
  • 学生谈一谈:法律推动后生活中的变化。
  • 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很多原来塑料的替代品,结合生活经验谈一谈可降解塑料袋的使用。
  • 出示课件:了解可降解塑料制品的优点是什么?新的科技产品还有哪些?
  • 思考:除了少用,还可以怎么用?
  • 总结:重复用,再用,循环用。 塑料垃圾最好的去处是可回收垃圾桶。
  • 播放习近平提出的生态中国的主张。
  • 结合生活谈一谈:我们可以为生态中国做些什么?
【设计意图】此环节从生活经验和国家政策、塑料制品的高科技发展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如何做到对塑料制品的合理使用,可降解塑料袋、纸质吸管、自备的购物袋、塑料垃圾放入可回收垃圾等都是减塑行动。拓展国家减塑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在生活中渗透法治意识,补充高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可降解塑料产品的出现,最后让学生明确生态中国的建设, 就要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减塑行动做起。
六、课下拓展,践行减塑减少“白色污染”,需要大家的热情,更需要大家的参与。课下,请同学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拟定一个家庭“减塑”方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一名减塑小卫士。
【设计意图】孙彩平教授曾提出,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素养就是一种
实践的智慧。提升学生的生活智慧,就要做到知行合一,本课的落脚点, 学生素养的落脚点都在生活中的对减塑行动的践行中。因此,本课最后让学生和家庭成员一起拟定减塑方案,用实际行动做一名减塑小卫士。从课内到课外,从德知到德行,促进了生活智慧的生成与落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3 08:32 , Processed in 0.887917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