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2|回复: 0

[三上] 【教学设计】《家庭的记忆》

[复制链接]

9448

主题

22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128
发表于 2025-10-23 02:3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家庭的记忆
  • 教学目标
  • 通过知识竞赛、家史调查等趣味活动,让学生了解家的构成,辨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并能用书面语进行称呼;了解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感受家的发展与变迁。
  • 以年夜饭为切入口,了解中国传统佳节的习俗,从语言文字的角度体会中国人重视家庭的文化传承,感悟“家”的内涵,激发爱家情感。
  •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情景表演中培养感恩家人、尊敬家人、爱戴家人的高尚品质。
  • 教学重点及难点
  • 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离不开家,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 通过了解家庭的过去和长辈们小时候的生活,进一步加深对家庭的认识和了解,体会家人之间的关爱,懂得人的生活离不开家。
  • 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 相关资源
图片资源、场景照片等
  •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家庭称呼抢答赛
反馈指导: 1.课堂导入:请3位同学展示全家福合照,向班级同学介绍家庭成员,并说出称呼。 2.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分享自己在课前完成的教材家庭关系示意图,讨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教师可在教室内走动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在学生对家庭成员的称呼掌握明白后,开展家庭称呼抢答赛,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抢答比赛。 3.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知识窗,思考核心家庭指什么样的家庭?四代同堂的家庭指什么样的家庭?
教师总结: 同学们真的都特别棒能够分清家庭成员的称呼!让我们一起恭喜今天获胜的小组。家总能让感到我们开心、快乐、温馨和幸福。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我想说的是,幸福家庭的幸福也是各不相同的。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中,了解的历史和文化吧。
设计意图:通过看照片、猜人物活动,形象直观地展示出学生家庭成员。有利于学生快速地分辨清楚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掌握家庭成员的称呼。
活动二 家史小调查
反馈指导: 1.教师要求同学们在课前完成家史小调查,请同学们在组内分享交流幸福大事记,并说一说自己是如何知道这些事的;从中感受到哪些家庭美德。 2.举办我和父母比童年:各小组内派一名代表上台分享父母和自己的不同童年,说一说家中的变迁故事,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家史进行调查,从而了解家庭中发生的变化。
教师总结:家是我们最熟悉的地方,从出生到现在,在你的记忆中,家里肯定有许多快乐的事情。这小小的两张表,都是我们对家庭的记忆。有温馨的、甜蜜的,有激动的、兴奋的,也有忧愁的、悲伤的,这些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是我们要细细品味和永远珍藏的。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调查、课堂演说和特色展示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习搜集资料的方法,传承家庭美德
活动三 传统节日中的
反馈指导: 1.播放《家有儿女》吃年夜饭相关视频并展示教材图片,请同学们说一说在吃年夜饭的时候家里有哪些人,当时自己的心情是怎样的;教师利用课件出示教材知识窗,引导学生了解吃年夜饭的寓意。 2.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回老家过年,教师邀请几位同学分享自己过年时回老家的心情,引导学生在感受同伴美好心情的同时了解到回家过年的喜悦。 3.请同学们在课后与小组成员合作补充传统节日单他们自己动手动脑去做、去探索、去得出结论,这样更好地培养学生爱家情感
教师总结: 大家说的都很好,把同学们都带入了过年的喜悦气氛之中了。过年就是要一家人齐聚一堂,让老人享受天伦之乐,让大家都感受到家庭成员中的互敬互爱。让我们共同期待今年春节的到来吧!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年夜饭的场景,让学生体会传统节日中的以年夜饭为切入口,了解中国传统佳节的习俗感悟的内涵,激发爱家情感。
活动四 语言文字中的
反馈指导: 1.教师组织各小组合作进行闯关游戏,在经过猜谜语、选成语、解名句、背古诗后,让学生大容量地了解传统文化中的,感受文化的源远流长;引导学生思考透过这些成语、谚语等传统文化,自己发现中国人最重视什么。 2.请同学们在课后小组合作制作一份关于的文化资源简报,布置在学校的橱窗里,让更多的人了解的文化。
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不仅从传统节日中感受到热闹温馨,还从传统文化中感受到源远流长。课后请把制作好的简报布置到橱窗里,让我们的文化牢记在每个人的心间,大家能够做到吗?
设计意图:游戏是学生最乐于参加的主题活动。闯关游戏的设计,让学生大容量地了解传统文化中的,感受文化的源远流长。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爱家情感。
课堂小结:同学们,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能够了解自己家庭成员的称呼,知道家庭发生的变化,体会传统节日中的家和语言文字中的家,感受家庭的传统和价值,逐步树立家庭责任感。

板书设计:家庭的记忆
                家庭称呼抢答赛
                家史小调查
                传统节日中的
                语言文字中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2 18:25 , Processed in 0.985268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