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回复: 0

[一下] 《3.11让我自己来整理》王老师【部级】优质课

[复制链接]

9514

主题

22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328
发表于 2025-10-20 05: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案设计
课题:《让我自己来整理》
教学对象:一年级
    课时:1课时
   提供者:王思宇
单位:安徽省淮北市人民路学校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
    《让我自己来整理》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11课内容。这单元主题为“我爱我家”,以递进的逻辑关系安排了四课内容,旨在指导学生关注健康、和谐的家庭生活。《让我自己来整理》是本单元的第3课,起到一个过渡的作用。这一课包括“小雨和它的‘小伙伴’”、“找不到‘小伙伴’了”、“送‘小伙伴’回家”、“养成整理的好习惯”四个板块,在学生感受家人的爱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整理方法,养成整理习惯,意识到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学着承担家庭责任、表达“我”对家的爱。当下经济社会,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公民公德意识匮乏、公民意识缺失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因此,从小处着手培养孩子的公民意识、规则意识,渗透价值观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学目标
1、在观察、模仿中学会整理的方法,懂得要物归原位、定时整理。
2、提高自理能力,养成整理的好习惯,学会分工合作,与人交往。
3、激发自己的事自己做的主人翁意识和对家庭的责任感,培养自觉遵守规则和社会公德的公民意识,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
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活动、交流、游戏,乐于展示自己。但学生有意注意时间短,动手能力不强,自理能力较差行为习惯仍在初步养成阶段,需要教师加以科学引导。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设计理念依据《青少年法制教育大纲新课程标准精神、基于年级学生的发展需求设计教学环节立足儿童视角,整合教学资源,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体验与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帮助学生提高动手能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公民意识
【教学与活动策略】教法:情境教学法、启发诱导、活动体验价值辨析法。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指出重难点及确定重难点的依据)
教学重点】:培养整理能力非常重要,我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学会整理,培养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
教学难点】:基于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情特点,我把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家庭责任感以及规则意识定为教学难点。
    六、教学过程(说明教学的环节、具体的师生活动及其设计意图)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激趣导入,初步感知
【看一看:学会整理很重要】
  • 谜语大闯关:出示谜语。
  • 播放《大耳朵图图》动画片段。
【看一看:学会整理很重要】
  • 听音频,学生猜谜语。
  • 观看《大耳朵图图》动画片段,思考:图图遇到了什么麻烦?交流。
   立足单元教学目标,结合低段学生的认知和学情特点,从生活着眼,从细节着手 ,在多媒体创设的趣味化情境中激发学生对物品爱护的情感,让学生感受到整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环节二:整理书包,习得方法
【学一学:整理书包有方法】
  • 请一名学生上台整理书包,师在旁指导。
  • 师启发学生归纳出整理方法。

  • 【练一练:整理书包大比拼】
  • 设计整理书包比赛,巡视指导。
  • 请生上台展示整理的书包,师生共同评价。

  • 【想一想:我帮书包减减肥】
  • 播放音频,创设问题情境。
  • 激疑:你有好办法帮书包减肥吗?
  • 课件出示课程表。
【学一学:整理书包有方法】
  • 一生上台整理书包,其他同学认真看,仔细听,交流补充。
  • 2、梳理总结整理方法:分分类、按顺序。
  • 【练一练:整理书包大比拼】
  • 1、全员参与,用学到的方法试着整理书包。
  • 2、学生代表上台展示,余生与老师共同评价。

  • 【想一想:我帮书包减减肥】
  • 听音频:“小朋友每次拿太多东西啦,我的肚子都要撑破了!我想减肥啊!”
  • 生开动脑筋想办法,发表意见,交流分享。
  • 生根据课程表筛选学习用品,学会运用方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这一环节先指导学生通过观察与交流梳理归纳出整理书包的方法;然后通过比赛让学生学以致用,分门别类、按照顺序地整理书包;最后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动脑思考,依据课程表给书包减重,扶放结合,习得方法,解决问题。
环节三:整理“房间”,知行合一 。

  • 【试一试:整理房间我能行】
  • 发放“立体书”折纸和生活用品贴纸。要求小组合作,整理“房间”。
  • 请小组代表上台展示并解说,师生评价。

  • 【辩一辩:养成整理好习惯】
  • 出示图片,质疑:整理过的房间为什么又变乱了?有什么办法保持整洁呢?
  • 小结:物归原位、定时整理是保持整洁的好方法。
  • 播放音频,质疑:小雨说妈妈会整理的,他长大再整理。你同意吗?
  • 小结: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好习惯要从小养成。

  • 【试一试:整理房间我能行】
  • 小组合作,动手、动脑,把物品归类,整理小“房间”。
  • 小组代表上台展示并解说,强调注意分工合作,师生评价。

  • 【辩一辩:养成整理好习惯】
  • 1、看图片,交流保持整洁的方法。
  • 2、梳理、明确保持整洁的诀窍:物归原位、定时整理。
  • 3、针对孩子中常见的家务由家长做、长大后再做不迟的观点,发表见解,实现自我教育。
  • 4、懂得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好习惯要从小养成。
新颖有趣的立体书形式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内化知识,巩固所学。
音频创设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价值辨析,启发学生懂得养成整洁好习惯的诀窍,培养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主人翁意识。
环节四:身体力行生活实践

  • 【做一做:整理让家更美好】
  • 出示孩子帮着整理的家庭场景图片:除了自己的物品,在家里我们还可以帮着整理什么?
  • 让学生留心身边,观察发现所处教室杂乱的地方并动手整理。
  • 出示图书馆、超市、公共自行车停靠处等照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这些公共场合,我们应该怎么做?
  • 出示“整理记录卡”,鼓励学生坚持整理。
  • 出示儿歌,带生齐读。

  • 【做一做:整理让家更美好】
  • 1、生观看客厅、餐桌杂乱的情形图片,思考交流,鼓励学以致用。
  • 2、观察教室,动手整理,留心生活,关注细节,优化观察品质。
  • 3、观看图片,自由表述,由小及大、推己及人,明晰公共场所应遵守的公德和规则。
  • 4、拿出课前发下的“整理记录卡”,明确作业要求。
  • 5、生朗读儿歌,梳理重点,总结归纳。
   引导学生将所学用于实践,身体力行。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动手能力,让学生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从贴近学生身边的生活场景入手选择材料,拓展延伸,将视角投向生活与社会,引导学生在公共场所乃至社会自觉遵守公德,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公民意识。
   七、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713e12743552f74e48ddcd6a2ba08f17.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3 08:30 , Processed in 1.046826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