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8|回复: 0

[一下] (教案五)【核心素养】第11课《让我自己来整理》第2课时教案含反思

[复制链接]

9514

主题

22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328
发表于 2025-10-20 04:3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版●x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11.2让我自己来整理


教材分析
本课是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的第11课第2课时,继续围绕“让我自己来整理”这一主题展开。本课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整理物品的好方法,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通过强调养成整理好习惯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自我管理的意识。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整理物品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缺乏有效的方法和习惯。他们喜欢动手实践,但可能未能完全意识到定时整理和物归原位的重要性。因此,本课的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学习整理物品的好方法,并鼓励他们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
核心素养分析
核心素养:
1. 政治认同:通过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生活习惯,为形成积极的社会参与态度和政治认同感奠定基础。
2. 道德素养:本课旨在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整理物品的好方法和养成良好习惯,培养他们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珍惜物品和保持环境整洁的品质。
3. 法治观念:引导学生理解个人物品的管理和整理是自我责任的一部分,培养法治意识。
4. 健全人格:通过整理物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耐心、细心和责任感,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
5. 责任意识:强调个人物品的管理和整理是自我责任,引导学生学会承担自己的责任,保持环境整洁。
教学重点
1. 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有效的整理方法。
2.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并能够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教学难点
1. 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有效的整理方法。
2.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并能够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整理物品的方法和习惯的图片和示例)
实物教具(如玩具、文具、书籍等)
整理箱或整理袋
   学生个人物品(如书包、文具盒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已经知道了整理物品的重要性,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整理物品呢?”然后引出本课的主题:“让我们来学习一些整理的好方法,并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
学生活动:回顾上节课内容,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上节课内容,巩固学生对整理物品重要性的认识,并以此为契机,激发学生探索高效整理方法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然过渡到本课主题,为学生学习整理技巧、养成良好习惯奠定积极基础。
二、讲授新课
第三模板:学会整理好方法
1. 学习整理方法
教师活动: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整理物品的方法,如分类整理、使用整理箱或整理袋等,并引导学生理解这些方法的好处。然后,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整理方法,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顺口溜引导: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念顺口溜:“我的‘伙伴’真不少,它们都是我的宝。各就各位不乱跑,每到用时才好找。用完它们送回家,脏了就给洗个澡。”通过顺口溜的形式,加深学生对整理方法的记忆和理解。
2. 养成整理习惯
教师活动: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养成整理的好习惯。教师介绍定时整理和物归原位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养成经验。
3. 判断题
教师活动:出示判断题:“等我长大了再自己整理,反正妈妈会整理的。这样做对吗?”引导学生思考并判断。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思考并分享自己的整理方法,学习并掌握有效的整理技巧。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分享自己的养成经验,理解养成整理习惯的重要性。
学生活动:思考并判断题目的正确性,理解自我整理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整理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引导学生分享与总结,增强其参与感和实践能力。顺口溜的加入使课堂氛围更活跃,同时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学会并掌握多种有效的整理物品的好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引导与学生互动的方式,深刻认识定时整理和物归原位对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分享个人经验,促进相互学习,从而全面理解并实践整理习惯,为学习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设计意图:通过判断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个人责任感与自理能力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依赖他人整理并非长久之计,自我整理是成长中不可或缺的技能,从而培养其独立自主的生活习惯和责任感。
三、课堂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整理技巧和方法,并鼓励他们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
整理实践:学生拿出自己的书包和文具盒,运用所学的整理方法进行整理实践。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整理书包和文具盒,旨在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同时教师巡回指导确保每位学生掌握整理技巧。此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良好习惯,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四、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总结本课知识点,强调整理物品的好方法和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同时,引导学生回顾本课的学习过程,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学生活动:回顾本课内容,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并承诺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整理方法和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总结与强调,巩固本课关于整理物品的方法和良好习惯培养的知识点。鼓励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分享个人收获,旨在激发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承诺并实践于日常生活中。
板书设计
11课第2课时 让我自己来整理
一、学会整理好方法
   1. 分类整理
   2. 使用整理箱/
   3. 顺口溜引导:我的“伙伴”真不少...
二、养成整理习惯
   1. 定时整理
       2. 物归原位
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整理物品的好方法和养成良好习惯,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高,能够积极思考和参与整理实践。然而,部分学生在整理个人物品时可能仍然缺乏耐心和细心,需要教师在后续教学中给予更多的指导和鼓励。此外,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拓展整理的场景和对象,引导学生学会在不同情境下进行整理和归位。总体而言,本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在对整理物品的方法和习惯的认识和行动上得到了提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3 15:57 , Processed in 5.203081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