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回复: 0

[一上] 《3 这是我们的校园》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统编版

[复制链接]

9514

主题

22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328
发表于 2025-10-19 21:5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小学一年级上册《3 这是我们的校园》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我向国旗敬个礼》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本单元主题为 “我是小学生啦”,旨在帮助一年级新生适应小学生活,认识校园环境,了解基本的行为规范和礼仪。本节课以国旗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认识国旗,了解国旗的含义和象征意义,培养学生对国旗的敬重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教材通过图片、儿歌等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国旗的样子和升旗仪式的场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国旗知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国旗,了解国旗的颜色、图案及其含义。
(2)掌握正确的敬礼姿势,学会向国旗敬礼。
(3)能唱国歌,知道国歌的名称。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国旗的相关知识。
(2)通过模拟升旗仪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向国旗敬礼的庄严和神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对国旗的敬重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小学生。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国旗,了解国旗的含义。
(2)掌握正确的敬礼姿势,学会向国旗敬礼。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国旗的敬重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安排
导入新课        1. 播放一段升旗仪式的视频。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仪式吗?你们在什么时候见过升旗仪式呢?        1. 观看视频。
2. 回答问题。        通过播放升旗仪式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5 分钟
认识国旗        1. 展示国旗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国旗的颜色、图案。
2. 讲解国旗的含义:红色象征革命,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这是表示围绕一个中心而团结。
3. 提问:国旗上的五角星为什么是黄色的呢?        1. 观察国旗图片,说出国旗的颜色和图案。
2. 认真听老师讲解国旗的含义。
3. 思考并回答问题。        让学生认识国旗,了解国旗的含义,增强学生对国旗的认识和理解。        10 分钟
学习敬礼姿势        1. 教师示范正确的敬礼姿势:立正站好,右手五指并拢,高举过头,掌心向左。
2. 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练习敬礼姿势。
3. 请几位同学上台展示敬礼姿势,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1. 认真观察老师的示范。
2. 跟着老师一起练习敬礼姿势。
3. 上台展示敬礼姿势,接受其他同学的评价。        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练习,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敬礼姿势,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        10 分钟
唱国歌        1. 播放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2. 讲解国歌的名称和历史背景。
3. 带领学生一起唱国歌。        1. 认真听国歌。
2. 了解国歌的名称和历史背景。
3. 跟着老师一起唱国歌。        让学生了解国歌,学会唱国歌,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10 分钟
模拟升旗仪式        1. 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升旗仪式。
2. 请几位同学担任升旗手和护旗手,其他同学在下面向国旗敬礼。
3. 播放国歌,进行升旗仪式。        1. 积极参与模拟升旗仪式。
2. 升旗手和护旗手认真履行职责,其他同学向国旗敬礼。        通过模拟升旗仪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向国旗敬礼的庄严和神圣,增强学生对国旗的敬重之情。        15 分钟
课堂总结        1.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2.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认识了国旗,了解了国旗的含义,学会了正确的敬礼姿势和唱国歌,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要尊重国旗,热爱祖国。        1. 回答问题。
2. 认真听老师总结。        通过提问和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加深学生对国旗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5 分钟
五、板书设计
2 我向国旗敬个礼
一、认识国旗
颜色:红色、黄色
图案:五颗五角星
含义:象征革命、团结
二、学习敬礼姿势
立正站好,右手五指并拢,高举过头,掌心向左。
三、唱国歌
《义勇军进行曲》
四、模拟升旗仪式
六、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播放升旗仪式的视频、展示国旗图片、讲解国旗含义、示范敬礼姿势、教唱国歌、模拟升旗仪式等活动,让学生认识了国旗,了解了国旗的含义,学会了正确的敬礼姿势和唱国歌,培养了学生对国旗的敬重之情,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和实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国旗知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我也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和反馈,及时表扬和鼓励学生的积极表现,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不足之处在于,在模拟升旗仪式环节,由于时间有限,部分学生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机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适当增加模拟升旗仪式的时间,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可以结合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国旗的重要性和意义,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请整理一份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小学一年级上册《3 这是我们的校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表格,不少于1500字))、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3 这是我们的校园》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是我们的校园》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本单元旨在帮助一年级新生熟悉校园环境,适应小学生活。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校园、介绍校园设施和功能,让学生了解校园的各个组成部分,培养学生对校园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安全感。教材中配有丰富的图片,直观地展示了校园的不同场景,为教学提供了生动的素材。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校园的主要设施和场所,了解其功能。
(2)学会使用校园中的一些基本设施。
(3)能够简单介绍自己的校园。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交流、实地考察等活动,了解校园。
(2)在小组合作中,提高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对校园的热爱之情,增强归属感。
(2)引导学生养成爱护校园环境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校园的主要设施和场所,了解其功能。
(2)培养学生对校园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养成爱护校园环境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安排
导入新课
1. 播放一段校园风光的视频。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
1. 观看视频。2. 回答问题。
通过播放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5 分钟
认识校园设施
1. 展示校园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校园中的主要设施和场所,如教学楼、操场、图书馆、食堂等。2. 逐一介绍这些设施和场所的功能。
1. 观察图片,说出校园中的设施和场所。2. 认真听老师介绍功能。
让学生了解校园的主要设施和场所,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10 分钟
小组活动
1. 将学生分成小组。2. 给每个小组发放一张校园地图,让学生在地图上标注出校园中的主要设施和场所。3. 请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并介绍自己小组标注的校园地图。
1. 分组并推选组长。2. 小组合作,在地图上标注设施和场所。3. 代表上台展示和介绍。
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加深对校园设施的认识。
15 分钟
实地考察
1. 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校园中的主要设施和场所。2. 在参观过程中,向学生介绍如何正确使用这些设施,如在图书馆要保持安静、在操场要注意安全等。
1. 跟随老师进行实地考察。2. 认真听老师介绍使用设施的注意事项。
通过实地考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校园设施,增强学生的实际体验。
15 分钟
爱护校园环境
1. 展示一些校园中被破坏的环境图片,如乱扔垃圾、损坏桌椅等。2. 提问:同学们,看到这些图片,你们有什么感受?我们应该怎么做呢?3.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爱护校园环境,并总结出一些具体的做法,如不乱扔垃圾、爱护花草树木、不损坏公共设施等。
1. 观看图片,发表自己的感受。2. 积极参与讨论,提出爱护校园环境的做法。3. 认真听老师总结。
培养学生爱护校园环境的意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15 分钟
课堂总结
1.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我们的校园有了哪些新的认识?2.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校园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要热爱校园,爱护校园环境。
1. 回答问题。2. 认真听老师总结。
通过提问和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加深对校园的认识和热爱之情。
5 分钟
五、板书设计
3 这是我们的校园
一、校园设施
教学楼
操场
图书馆
食堂等
二、设施功能
三、爱护校园环境
六、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让学生对校园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播放视频和展示图片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小组活动和实地考察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实际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通过展示被破坏的校园环境图片,引发学生对爱护校园环境的思考,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小组活动中,部分小组的合作不够默契,需要进一步加强小组合作的指导。在实地考察环节,由于学生年龄较小,纪律管理方面还需要更加严格。在今后的教学中,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引导学生认识校园、热爱校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3 08:22 , Processed in 1.026359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