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龙山中学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课问题导读单
主题
| 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
| 设计人
| 邵明华
| 复
习
目
标
| 1.知道中华文化的特点、价值和作用。
2.知道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弘扬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
3.体会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及其伟大作用。
4.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话知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知道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班 级
| | 姓 名
| | 时 间
| 2019.3.18
|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一)延续文化血脉
1、中华文化的产生:
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团结互助,互相学习,用自己的和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的中华文化。
▲2、中华文化的内涵、特点:
内涵: 独具特色的,浩如烟海的,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等,共同组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3、中华文化的作用和价值(重要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
和社会主义,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4.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
。▲5.新时代怎样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坚持以主义为指导,坚守立场,立足现实,结合当今条件,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6.文化自信的重要作用?(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的力量。(2)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7.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来自哪里?(1)不仅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与、,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
。(2)文化的、国家的、人民的,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8.怎样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1)夯实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2)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转化、发展。
(3)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在中丰富发展。
▲9.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蕴含着丰富的,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高尚的和远大的,是代代相传、世世发展的,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2)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成为一种道德文化的,也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所在。▲10.青少年应怎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1)推进社会、职业、家庭、个人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2)倡导、、忠于、忠于,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二)凝聚价值追求
▲11.为什么要凝聚民族魂魄?民族精神是民族的“”。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和,就会失去和,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2.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特点是什么?(1)内涵:以为核心的、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特点:中华民族精神具有的品格。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和。
▲13.民族精神的影响?
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14.怎样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1)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表现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 、、前仆后继。
(2)表现在他人、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
(3)表现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4)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民族精神,
梦想,精彩人生。15.为什么要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中国独特的传统、独特的命运、独特的国情,注定我们必然坚守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又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成果,是当代的集中体现。
(3)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的价值标准。
▲1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的全面发展,引领全面进步。▲1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什么?(1)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民主、、和谐。(2)社会层面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公正、。(3)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友善。▲18.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紧密联系起来,做到、 、。(2)青少年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自觉做到、敏于思考,、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 青龙山中学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导学方案
主 题
|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 课 型
| 问题解决课
| 总课5节
| 主备人
| | 授课人:
| 时 间
| 2019.3.18
| 学 生 自 主 学 习 方 案
| | 教 学 方 法
| 自学指导法、合作探究法
| | 提问:1. 什么是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核心是什么?
2. 怎样厉行法治?(厉行法治的要求)
二、问题情境(3分钟):
1.明确目标:(1分钟)
2.预习反馈:(2分钟)
三、 走入文本,呈现问题(40分钟)
(一)梳理基础知识并识记:(25分钟)
(二)检查反馈:(5分钟)
(三)课堂巩固(10分钟)
单项选择题
1.云南丽江古城和东巴文化、藏族修建的布达拉宫、壮族的花山岩壁面、元代回族人扎马鲁丁所制的(万年历》、敦煌莫高窟和龙门石窟等都凝聚了各族人民的智慧。这说明了( )A.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不同
B.我国各民族均有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
C.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D.我国各民族的大团结
2.下列属于中华文化内容的有( )①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②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
③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 ④引人遐思的希腊神话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2017年2月7日,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目的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在中央电视台落下帷幕,再次成为各界热议的焦点。比赛过程中,中国诗词独特的魅力令选手和观众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特点。它的特点就是( )A.生生不息,团结奋进 B.艰苦奋斗,自强不息
C.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D.口耳相传,绵延不绝4.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①影响着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
②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③是世界上唯一有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的文化
④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启发我们与人为善、平等待人,“和而不同”,启迪我们尊重不同文化与之和平共处......由此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A.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B.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C.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与时俱进
D.决定着我们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6.中华民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形成了代代相传的美德。分析下列语句,其中属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是( )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④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A.①④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千年的奋斗、百年的抗争,中华民族创造了富有特色、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铸就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在我国改革开放时期体现这一精神的有( )①西柏坡精神 ②抗震救灾精神 ③长征精神 ④载人航天精神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8.不同的人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有着不同的表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舍生忘死
②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
③在日常学习工作中要敬业创优
④遇到荣誉一定要争取,遇到困难要尽量躲开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9.“以国为重的大国工匠”徐立平,30多年始终坚守在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药面进行微整形的工作岗位,被中宣部评为“时代楷模”。由此可见,他具备的优秀品德是( )A.爱国敬业 B.清正廉洁 C.匡扶正义 D.勤俭节约10.G20杭州峰会服务保障群体中既有格尽职守、坚守岗位的安全保卫团队,也有笑意盈盈、热心服务的志愿者“小青荷”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G20杭州峰会安保团队“恪尽职守、坚守岗位”的行为,向人们传递的价值准则是( )A.民主 B.法治 C.敬业 D.友善二、材料分析题:
1.材料一 近日,《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火爆荧屏。唤醒了不少人的“诗心”,公众对诗词文化的渴慕也可见一班。诗词记述着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精神追求、人文精神和智慧力量。是我们生生不息的文化滋养,更是我们走向复兴的精种支撑。生活的平凡,不应挡住每个人内心里对诗意远方的向往,更不能阻碍我们的诗意人生。
材料二 腹有诗书气自华,古诗文教育滋养着学生的人文情怀和文学素养,培养着学生健全的人格。但是,当下古诗文教育出现了很多问题,很多语文老师做的是“考什么就教什么”,让语文教学落入“工具理性”的陷阱。家长盲目跟风报各种唱歌跳舞的兴趣班,忽略了古诗文教育的重要性,导致大部分学生的古诗词储备量远远不足。因此,传承诗词文化刻不容缓。 结合上述资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中国诗词大会》一路走红,引发全民关注。你有什么感悟? (列举两个方面即可)
(2)请你试举两句自己最喜欢的诗词。
2.材料一:中共中央宜传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印发通知,要求通过加强网上主旋律宣传、深化网上主题教育活动等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上传播。 材料二: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敦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1)党和政府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有哪些现实意义? (至少三个方面,6分)
(2)请分别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四个方面指出我们中学生应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8分)
(3)你打算以怎样的实际行动树立文化自信?(至少两点,4分)
四、一分钟安全教育:放学后及时回家,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须靠右行走。横过马路时,要走斑马线;没有斑马线的,要看左右两个方向,确认没有车后,快速通过。
五、课后反思: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C 2.A 3.C 4.C 5.A 6.C 7. B 8. B 9. A 10.C
二、非选择题
1.(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应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等等。(列举两个方面即可)
(2)略。
2.(1)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培育文明道德风尚;有利于为我因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与国家长治久安;有利于年中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基础:等等。(6分,每个方面2分,答出其中三个方面即可)(2) 爱国:自觉股行维护祖国统-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等基本义务,报效祖国。
敬业:勤奋学习,培养敢于实践、善于创新、积极进取的品质。
诚信:信守诺言,对事负责,不弄虚作假。
友善:学会换位思考,乐于助人,宽容待人。(3)认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篇目;积极参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比赛活动;积极观看、收听有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节目;主动与同学、老师交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心得;积极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等。(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