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回复: 0

[九上] (导学案)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2860

回帖

1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11205
发表于 昨天 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青龙山中学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课问题导读单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设计人
邵明华
检查人
刘洪武




1.认识良法,理解法治的重要意义。
2.知道如何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3.了解政府的作用,理解政府依法行政。
4.知道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

创新的重要性及我国的科技国情

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2019年3月11
一、阅读并熟悉教材(4457页)。
二、读教材,完成下列内容,并在文中详细标注
(一)夯实法治基石
1.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1)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2)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2.法治的要求有哪些?(1)法治要求实行之治。
良法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反映社会的发展,维护公民,符合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2)法治还要求实行 法治建立在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3.怎样建设法治中国?(1)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2)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的领导
当家作主、有机统一。
(二)凝聚法治共识
4.我国政府的作用、宗旨和工作原则分别是什么?
(1)作用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_________;
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____________。
(2)宗旨: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_________。政府的宗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作原则:要对__________负责,为_________谋利益。
5.什么是法治政府?
法治政府就是按照_________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
应该在__________轨道上运行。
6.什么是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核心是什么?(1)含义: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权力。(2)核心: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7.为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政府和公民个人分别应怎样做?(1)政府要全面推进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2)公民也要,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8.怎样建设法治政府?
必须,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9.为什么要厉行法治?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10.怎样厉行法治?(厉行法治的要求)(1)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2)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增强法意识,弘扬
精神,强化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3)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法的榜样,带动全体公民
守法。(4)要加强法治弘扬法治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光荣、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实现社会的有序、公平、正义。11.怎样正确认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1)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作用。(2)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作用。(3)法律与道德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青龙山中学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导学方案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课 型
问题解决课
总课4
主备人
邵明华
授课人:

2019311
  学 生 自 主 学 习 方 案

自学指导法、合作探究法
  •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2分钟):
提问:1.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有哪些?
      2.公民怎样增强民主意识?
二、问题情境(3分钟):
1.明确目标:(1分钟)
2.预习反馈:(2分钟)
三、 走入文本,呈现问题(40分钟)
(一)梳理基础知识并识记:(25分钟)
(二)检查反馈:(5分钟)
(三)课堂巩固(10分钟)
选择题:1.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走法治道路,是因为法治(   )
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  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维护公民的所有权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法治要求(   )
实行良法之治  建立单一的法律体系  
实行善治      建立在个人专制和独裁的基础上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   )
A.是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B.要求每个公民都成为执法者
C.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D.要求对违法行为都追究其刑事责任
4.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   )
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B.崇尚宪法和法律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C.树立全民法治观念,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法治国家
5.下面漫画《遏制》给我们的启示是(   )

4b23d7a135edc15f24e714a9e1cf3298.png
A.公民必须配合政府的拆迁行动
B.公民发现危害自身合法权益的行为要及时举报
C.对违规建筑进行强拆是违法行为
D.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
6.德润人心,法安天下德治和法治是人类自我管理和规制的一对经典关系。下列关于德治与法治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德治比法治更具有有权威性和强制性
B.法治比德治合更具有感召力和劝导力
C.法治重教化作用,德治重规范作用
D.德治与法治日辅相成,相互促进
7.李克强总理指出,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充分发挥传统媒体、新兴媒体作用,利用好网络平台,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使群众了解政府做什么、怎么做。各级政府要依法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政务公开有利于(   )
维护公平正义  促进依法行政  推进依法治国  杜绝腐败现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8.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厉行法治要求公民(   )
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培育法治精神   
培养契约精神和规则意识     少享受权利,多履行义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随着互联网发展,广大网民可以通过人民网、新浪网等平台反映问题、提出意见,相关政府部门将定向解答、限时回复解决。这一做法(   )
保障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监督权  
属于社会舆论监督形式  
有利于推动政府依法行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人们常说:人在做,天在看。天有三重:道德之天、法律之天、百姓之天。人要有敬畏之心,心中有天。得道德之天可以润,得法律之天可以安,得百姓之天可以乐。人要有敬畏之心,心中有天要求我们应(   )坚持以人为本,维护人民利益  坚守法律底线.提升法治素养  提高道德修养,弘扬传统美德摒弃封建迷信、坚持个性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拓展提升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带头尊法学注守法用法,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
材料二  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治国理政规律的深刻把握。
(1)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厉行法治。你认为厉行法治应从哪些方面去做?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为什么说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3)作为中学生,在我们国家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前提下,应该怎样做?
四、一分钟安全教育:放学后及时回家,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须靠右行走。横过马路时,要走斑马线;没有斑马线的,要看左右两个方向,确认没有车后,快速通过。
五、课后反思:

参考答案:
选择题:1.A 2.C 3.C 4.D 5.D 6.D 7.A 8.A 9.D 10.A
拓展提升:
(1)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厉行法治。你认为厉行法治应从哪些方面去做?
参考答案: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学会在法治状态下生活,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培育法治精神,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契约精神、规则意识。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其他公民,共同守法。厉行法治,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实现社会的有序、公平、正义。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为什么说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参考答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3)作为中学生,在我们国家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前提下,应该怎样做?
参考答案:开放性答案,言之有理即可。例如:增强法治意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加强道德修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到诚实守信,积极承担责任;等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18 11:10 , Processed in 2.240732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