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回复: 0

[九上] (导学案)6.1 正视发展挑战 (2)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2860

回帖

1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11205
发表于 昨天 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单元  第
一框 正视发展挑战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人口和资源环境的现状及特点,认识人口和资源环境问题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明确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
.自主预习
1.人口的特点【是什么】
(1)基本特点:,人口素质偏低。
(2)新特点:增速趋缓、、老龄化加剧、、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一系列新的特点。
2.我国坚持和完善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的原因【为什么】
(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__     __
(2)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________、长期性、________问题。
(3)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____________。
(4)计划生育政策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
3.我国的资源形势是怎样的?【是什么】
(1)我国自然资源丰富,_______,_________,但人均资源____________,开发难度大,总体上____________。
(2)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造成资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破坏都很严重。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4.为什么要关爱和保护环境?【为什么】
(1)环境恶化加剧____________的发生,严重破坏____________,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____________。
(2)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_____。
(3)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____,___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____________。
5.为什么要转变发展方式?【为什么】
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非常突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_________才能得到解决。
  • 三.重难点探究(节约资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节水洗衣机:一年能节出714个昆明湖。
3/6升双键马桶:一个家庭月节水近2000升。以每个家庭3口人计算,每人每天冲水4次,以9升马桶为例,每月用水约为3240升;如果用3/6升马桶则为每月1350升,不仅能节省1890升自来水,还能减少1890升污水的排放。
改掉不良用水习惯:能节水70%左右:普通家庭中不良的费水习惯很多。如先洗土豆、胡萝卜后再削皮;用水期间去开门、接电话、换电视频道不关水龙头;停水时忘关水龙头,来水时水流没人管;洗手、刷牙、洗脸时不关水龙头等等。
阅读以上材料,请你为家庭节水出妙招?
四.小试牛刀
1.据统计,我国人均耕地、草地面积和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3%、33%、28%。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37%,一些重点流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城市雾霾现象凸显。这体现我国(  )
A.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      
B.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初步得到遏制
C.面临非常严峻的资源形势和环境问题  
D.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直接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答案】
三.(1)一水多用:洗脸水用后可以洗脚,然后冲厕所;家中应预备一个收集废水的大桶,将洗衣等生活废水收集起来,用作冲厕、拖地等,如此,一个三口之家每月可节水1吨左右。
(2)用洗米水、煮面水洗碗筷,可节省生活用水及减少洁精的污染;用洗菜水、洗衣水、洗碗水及洗澡水等清洗水来浇花、洗车;用养鱼的水浇花,还能促进花木生长。
(3)用洗涤灵清洗瓜果蔬菜,需得用清水冲洗几次,才敢放心吃。可改用盐浸泡消毒,只冲洗一遍就够了。
(4)马桶或洗手盆釉面的质量会影响到用水量,釉面细腻平滑,釉色均匀一致,吸水率小的产品,冲洗时可以省水,一次就冲洗干净。可以通过实验验证,例如在釉面滴上红色液体数滴,数秒钟后用湿布擦干,釉面无脏斑点的为佳。
(5)在水箱中滴入几滴食用色素,等20分钟(要确定这段时间内没人使用马桶),如果有颜色的水流入马桶,就表示这水箱在漏水。
(6)将所有水龙头关紧并确定这段时间无人用水而水表仍在动,就表示屋内或地下水管在漏水;水龙头关紧后仍滴水,要速换橡皮垫。
四.C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18 13:40 , Processed in 1.407994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