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过程
| 学案
| 导案
|
| 设问导读
| 一、行使民主权利
1.公民参与民主生活需要怎么做?
2.公民行使民主权利有哪些形式?
二、增强民主意识
1.你如何看待民主?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什么密切相关?
2.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生活应具备哪些素养?
3.作为现代公民,应该怎么增强民主意识?
|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公民参与民主生活,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1)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2)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3)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在现代社会,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一个国家知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相关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首先,公民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其次,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最后,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
|
| 合作探究
| 合作探究一:行使民主权利
1.阅读思考,了解民主选举
2017年10月18日是大连市区市县、乡镇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集中投票日。区市县、乡镇两级选举委员会在市委和市人大常委会的领导下,依法做好了选区划分、选民登记、确定和公布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组织代表候选人同选民见面等各个环节的工作。
(1)八年级学生小明看到新闻后也想参与本市人大代表的选举,你认为小明可以参与选举吗?
(2)你认为大连市区市县、乡镇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可采用哪些选举形式?不管采用哪种形式,民主选举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
2.观察体验,感受民主决策
为了促进经济发展,A市政府准备引进一家化工企业,并将此决策进行公示。有群众向政府发来邮件,指出此项目有可能会对本市的水资源及空气造成污染。政府高度重视此意见,于是召集专家进行分析论证,同时举办社会听证会,听取大家的意见。市政府经过慎重考虑,最后放弃引进该项目。
(1)材料体现A市群众是如何参与民主决策的?
| 提示:让学生通过分析交流,明确公民享有选举权利的条件及选举的方式和原则,理解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制度保障及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
学生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教师归纳:
(1)《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规定,凡年满十八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除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者外,均享有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由题干材料可知,小明还不满十八周岁,因此他不能参与选举。
(2)可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等形式。不管采用哪种形式,民主选举都要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
小组讨论交流、自由发言,教师归纳:
(1)①A市群众向政府发来邮件,反映意见,提出建议,说明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②A市政府召集专家进行分析论证,说明公民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⑧A市政府将此决策进行公示,说明公民通过重大事项公开;制度参与民主决策。④A市政府举办社会听证会,听取大家的意见,说明公民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
导学过程
| 学案
| 导案
|
| 合作探究
| (2)A市群众参与民主决策有什么政治意义?
3.讨论交流,做到民主监督
陕西商南县推进以“找官僚主义、找效能低下、找责任缺失、看我担当、看我作为、看我敬业”为主题的广场问政活动,让县直34个职能部门“一把手”接受百姓直接提问,局长现场作答并承诺.再由群众代表举牌评判、投票。此前已有两个部门先后亮相,参与群众5 000人次,公开承诺事项128项,已落实81件。
思考:上述材料表明公民通过哪种方式参与政治生活?开展这项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
合作探究二:增强民主意识
1.我参与,我成长
学生社团作为学生组织实行民主管理。在学生社团管理过程中,如果出现下列情况,你会作出怎样的选择?
(1)社团管理和活动表决一般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如果你是少数派,你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面对成员间的意见分歧,如果你是社团负责人,你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社团内部发生利益冲突时,如果你是冲突的一方,你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面对别人的批评和建议,如果你是社团负责人,你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思考,我处理
社会生活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谣言,对此,人们有不同的态度和观点。
观点一说话权利包括说错话的权利,对谣言的宽容本质上是对说话权利的保护。
观点二有些谣言没有什么大的危害,可以宽容。
观点三 谣言终究会不攻自破,清者自清,最好不干涉,让谣言自生自灭。
观点四 谣言是没有事实依据捏造的话,不能传播。
(1)你是否同意上述观点?说明你的理由。
(2)互联网时代,谣言通过网络传播,速度快,影响面广。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形式的谣言,我们应该怎么做? .
| (2)①A市群众参与决策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②A市群众参与决策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③A市群众参与决策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④A市群众参与决策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小组讨论交流、自由发言,教师归纳:(1)材料表明公民通过民主监督方式参与政治生活。(2)开展这项活动,既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也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提示: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明确如何看待表决中的不同声音;在产生分歧后应坚持怎样的原则来处理问题;面对利益冲突时想什么办法解决;如何面对别人的批评和建议。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
(1)尊重并采纳多数人意见,维护表决的公正。
(2)以客观的态度看问题,通过沟通达成一致意见。
(3)坚持站在多数人的长远利益的一边,作出理性选择。
(4)虚心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归纳:
(1)不同意观点一、观点二、观点三,同意观点四。观点一中“保护说错话的权利”并不意味着放纵故意造谣、因为说错话与造谣言在本质上有根本区别。观点二和观点三只会让那些造谣传谣者更加肆无忌惮,导致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的谣言越来越多,最终让我们的生活充斥“谎言”,人们之间的信任随时面临着“土崩瓦解”的危机。持观点四的人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看问题,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
(2)不相信,不传播,要抵制,要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