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回复: 0

[八上] (学案)第1课时 法不可违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2860

回帖

1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11205
发表于 前天 0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1课时 法不可违
一、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违法行为,能区分违法行为的种类。
2.认识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的危害,懂得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3.能够辨别各种违法行为,远离一般违法行为。
二、自主预习
1.法律是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3.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和违法行为。
4.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
三、合作探究
有同学认为:小错不断,大错不犯是不会走上犯罪道路的。
四、随堂演练
1.违法行为是指(    )
A.被逮捕判刑的                                
B.违反刑法的行为
C.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D.违反社会主义道德的行为
2.家长和学校应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行为中的(    )
旷课、夜不归宿  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谨慎交友  收听、观看淫秽的音像制品、书刊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远离不良诱惑最积极的态度和方法是(    )
A.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
B.专时专用法
C.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集体活动,多与同学交流心得体会,筑起心理防御的堤坝
D.请人监督法
4.下列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的是(    )
A.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行为
B.违反城市管理法规的行为
C.学生未按时交作业的行为
D.殴打他人而导致死亡的行为
5.八年级(2)班同学学习了法不可违的相关知识后,分小组进行了课堂讨论。同学们的下列发言正确的是(    )
A.未成年人一旦沾染不良行为,必定会走向违法犯罪道路
B.如果违法情节轻微,可以不承担法律责任
C.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违法
D.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应受刑罚处罚
6.生活在现代社会,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坚持底线思维要求,防微杜渐,防范于未然。下列选项符合底线思维要求的是(    )
A.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B.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D.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答案】
二、自主预习
1.最刚性  2.违法行为  3.民事 行政 刑事  4.民法
三、合作探究
(1)一般违法与犯罪,二者之间有着必然联系。它们之间都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它们 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果不改正,发展下去可能导致犯罪。许多犯罪都是从小毛病开始的,有错不改,越陷越深,最终坠入犯罪的深渊。
(2)小错不断,大错不犯的思想是危险的,小错可能是大错的开始,犯大错往往是从犯小错发展而来的。一个人如果不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注意防微杜渐,就有可能从犯小错发展到违法犯罪。   
(3)青少年要从小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律观念,自觉遵纪守法,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
四、随堂演练
1.C  2.A  3.C  4.B  5.C  6.C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18 13:45 , Processed in 0.731241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