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回复: 0

[七上] 4.8.1《生命可以永恒吗》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2860

回帖

1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11205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年级
4.8.1生命可以永恒吗》教学设计
课题
生命可以永恒吗
单元
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学习
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对生命负责的态度。增强感恩生命的意识
能力目标:认识人类生命的接续性,提高对生命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生命有时尽,理解生命有持续。知道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奇迹,珍惜生命
重点
1. 如何理解生命有时尽    2. 理解生命有持续
难点
珍爱生命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看视频,答问题:
   1.从视频中,你能体会到生命的神奇?
   2.生命是短暂的,还是永恒的?
   3.由此我们要怎样面对生命?
看视频
讨论交流
代表展示
初中学生喜欢音视频材料,通过思考,学生知道要珍爱、善待生命。
教师引入本节课课题
讲授新课
主题一:生命有时尽
活动一:人来之不易
    读数字,答问题:结合P89 “探究与分享”
  1.你能从数字中读出什么结论?
  2.教材中的生命故事,两个女孩表达了的共同感受是什么?
  3.读了生命的事故后,你对生命有哪些新的认识?  
  人生三幸
   你来到地球的概率:10的269万次方分之一;成为你的概率:600亿分之一; 变成人的概率: 30000000分之一
问题解答
     生命都来之不易。
1.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
2每个人的生命在偶然中产生,是幸运。我们要珍3.视生命,热爱生命,等等                                   
探究感悟
1.生命的特点   P89-90
① 生命来之不易   P89
    展示课件
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每个人的生命在无数的偶然性中产生,在这一点上我们是幸运的。
活动二:挑战   足迹找人
   看视频,答问题:结合P90“相关链接”
    1.你关注并使用过自己的指纹吗?
  2.指纹和足迹的运用说明了什么?     
补充
在世界上,两个拥有完全相同指纹的人出现的概率约为640亿分之一。指纹可以帮助我们确定一个人的身份,它是一种有力的唯一性个体识别依据。
    探究感悟
1.生命的特点   P89-90
    ② 生命是独特的   P90①
       课件展示
  每个人有不同的人生道路,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可替代的
活动三:生命不可逆
赏名言,答问题:              
从电影《返老还童》和罗曼.罗兰的名句中,我们领悟了生命的什么特点?
罗曼·罗兰说:“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
      探究感悟
1.生命的特点   P89-90
③生命是不可逆的   P90②
课件展示
人从婴儿到儿童到少年,生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
活动四:
算一算,答问题:
    1.若以3万天(82.4岁)计,自己已用去了多少天,还剩下多少天?
   2.算后,自己的第一感受是什么?  
中国传统上60岁为花甲,70岁为古稀。即使以现代的医疗和生活条件,能活80~90岁的人也不是太多。如果折算为天,人生也就大约3万余天。
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我的生命已用去_______天,
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我的生命只剩下_______天。
探究感悟
1.生命的特点   P89-90
④ 生命是短暂的   P90③
课件展示
在时间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很短暂。“人生天地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活动五:
    赏名言,答问题: 结合 导入视频、P91第1个“探究与分享”            
1“每个人的最终结局都是死亡,那为什么我们还要活着?”你的回答是什么?
2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问题解答
1.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它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向死而生,让我们拥有一份好好活着的感动,从容地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
2.同意。如果活着的道理还没有弄清楚,就去想死去以后的事情,其实是庸人自扰,不如珍惜当下,从容面对生命的美好。
探究感悟
2.如何正确看待死亡   P91
课件展示
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它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我们要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奋斗和奉献之中。
生命的价值是可以永恒的。为他人、为社会作贡献,就可以使生命得以延伸。
主题二:生命有接续
活动六:你的出生带来什么
    听对话,答问题:结合P91 第2个 “探究与分享”
    你的出生给你的家庭带来了什么?
问题解答
①给家庭带来了欢乐。
②使我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③让家庭得以延续。等等
探究感悟
1.如何理解生命有接续   P92①-93①
①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身体生命     P91①
展示课件:
个人生命虽然短暂。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在人类生命的接续中,我们总能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
活动八:我是我们
  听情境,答问题: 结合 P92 “探究与分享”            
    从下面的情境中,你还看到了哪些生命的传承关系?
       探究感悟
1.如何理解生命有接续   P92①-93
②个人的生命是我们的生命:社会关系中的生命      P92②
课件展示
每个人的生命,不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在生命的传承中,更好的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
例:29岁的北大女博士娄滔患上“渐冻症”后,清醒时留下的遗嘱
活动九:生命感悟
   读美文,答问题: 结合 P92 “阅读感悟”            
    这段美文要告诉我们生命的接续是什么?
  探究感悟
1.如何理解生命有接续   P92①-93①
③人类的精神文明不断积累和丰富:精神信念上的生命 P93①   
  课件展示
  生命有身体生命、社会关系生命、精神生命。身体生命,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精神生命,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  
    探究感悟
2.面对生命的接续,我们应该怎么做
   01.在生命的接续与传承中,我们总能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
   02.我们要更好地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
   03.我们每个人都不仅仅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
课堂练习
单项选择题:
1. 孔子的学生向孔子请教“死”是什么。孔子回答“未知生,焉知死“其意思是指:“你还没有理解生,怎么能够理解死呢?”下列对“生”与“死”理解正确的是(    )
①我们要认真对待生命,让它变得丰富、充实  ②死亡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  ③我们要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  ④我们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奋斗和奉献之中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一位作家说:“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这形象地说明(   )①一个人的生命是不可逆的 ②生命一旦逝去就不会再来  ③正确认识生活中的苦与乐,才能体会到生命的美好  ④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生命对于我们而言,包括(   )①身体的生命 ②社会关系中的生命  ③虚无世界的生命  ④精神信念上的生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有一篇文章曾这样写道:“人类的发展是通过不断积累能量、释放能量才有了今天的文明。生命存续是人类积累能量和释放能量、促进发展的唯一条件。"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    )
①在生命的接续中,人类的精神文明也不断积累和丰富
②生命对我们每个人而言,就是指身体的生命
③我们每个人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
④我们每个人的生命还包括社会关系中的生命、精神信念上的生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看课件,思考问题
代表回答
观看课件
教材中找出
标记要点
看视频
思考问题
看课件
读教材
找问题
交流讨论
展示
看课件

看课件
标记要点
欣赏课件
阅读教材
思考问题
交流讨论
展示

观看视频
教材中标注要点
观看课件
计算
思考
看课件
教材中标注要点
观看图片
阅读教材
思考问题
交流讨论
代表展示
观看课件
观看课件
教材中标注要点
观看课件
思考问题
观看课件
教材中标注要点
观看课件
教材中标注要点
观看课件
教材中标注要点
听情境
思考问题
观看课件
标注要点
观看课件
标注要点
观看课件
标注要点
做题
展示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计算中感知生命来之不易。
对教材资源进行再开发,数字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表演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体味
帮助学生理解
引导学生思考
用计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对教材资源的再开发。
用形象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对教材资源的再开发。
教会学生学会归纳
调整学习节奏,引出主题:
用形象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对教材资源的再开发。
熟悉教材,是对教材资源的再开发。
用形象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对教材资源的再开发。
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课堂小结
教师寄语:  生命是美好的,也是短暂的。人的一生不仅要经历生、老、病、死,还要体验酸、甜、苦、辣。
    生命犹如一曲优美的音乐,值得欣赏和赞扬,值得回味和想象;
    生命又好像一幅风格独特的画,值得敬畏与审视,值得珍惜和感叹。。
聆听,
思考
情感升华
引导学生了解生命的特点,正确面对死亡,做生命持续者。
板书
4.8.1   生命可以永恒吗
一、生命有时尽
1.生命的特点                    
  • 生命来之不易
  • 生命是独特的
  • 生命是短暂的
  • 生命是不可逆的
2.生命发展的规律不可抗拒
二、生命有持续
1.如何理解生命有持续      
①个体实现人类接续
②我是我们
③人类精神文明不断积累和丰富”
2.面对生命有持续的做法
速记
强化印象
结构式板书,将两个主题知识点内容进行简洁呈现,逻辑清晰,直观明了,让人有一目了然之感,便于学生理解,力争让学生理解记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18 13:49 , Processed in 0.725906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