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回复: 0

[七上] (教案一)活出生命的精彩(教案)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2860

回帖

1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11205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第十课 绽放生命之花----活出生命的精彩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学段:第一学段
年级
初一年级
教材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感受生命的可贵,养成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
  (2)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
  (3)体会生命的价值,知道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点滴做起。
2. 整体感知教学内容:
           本部分于生命教育的主题。旨在引导学生做自己生命的导演,力求生命充盈,满足生命的精神需求。学会关切他人,努力在平凡的生活中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追求美好,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在于创造和贡献,活出生命的精彩。
二、学情分析
        中学阶段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时期,虽然相比小学生,他们有了更丰富的知识,更开阔的眼界,但他们对事物或观点的分辨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自控能力尚不甚强,对生命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全面,甚至会产生偏差,陷入迷茫和彷徨。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解生命的意义,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价值,编织自己生命的未来。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生命得到滋养,不断充盈自己的生命。关注自身的发展,关切他人的
生命,甘于生命的平凡,乐于创造生命的伟大。
能力目标: 初步形成在平凡的生活中活出生命的精彩的理念,能够理解生命意义的内涵。
知识目标: 理解对待生活和生命的态度不同,生命的质量就不同,懂得平凡的生命也能创造
伟大。
【教学重点】
    生活态度不同,生命质量不同;要关切其他的生命;平凡的生命也能闪耀出伟大。
【教学难点】
     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生命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臧克家的诗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思考
引出主题
讲授新课
一、贫乏与充盈
人物故事:活出生命的精彩---余旭
资料:余旭,1986年出生于四军培养的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是首位驾歼-10战机飞上蓝天的女飞行员。  2016年11月12日,她所在的八一飞行表演队在进行飞行训练中发生事故,余旭跳伞失败,壮烈牺牲。
引导:她活着,虽然不为大多数人所知,但活得轰轰烈烈。她牺牲了,虽然我们只是看到了她的照片和影像,但我们知道她活得精彩。
教师:她生命的精彩体现在哪些方面,我们继续了解余旭的故事。
幻灯:战友讲述生活中的余旭。
思考:余旭的生命是短暂而精彩的, 精彩之处体现在哪些方面?
教师引导分析: 余旭人生目标明确; 在工作中勇敢执着,不怕吃苦; 对待生活积极乐观、爱好广泛。余旭的生命虽然是短暂的,但是充盈的。
了解人物故事。
思考回答问题
领悟
用鲜活生动的素材,引发学生对“充盈”的生命的认识。
过渡:每个生命都会在生活中展现千姿百态。但是,
有的人像余旭一样,生命充盈,从而造就精彩
人生。有的人的生命则贫乏暗淡,生活枯燥乏
味。是什么原因影响着生命的质量?
倾听领悟
环节过渡
幻灯:读故事,悟道理
一位将军到沙漠的妻子塞尔玛随军驻扎在陆军基地里。沙漠中干燥的气候让塞尔玛非常难受。再加上身边没有一个朋友,孤独中的她经常写信给父母倾诉。父亲的回信很短,只有两行:“ 两个人从牢中的铁窗望出去,一个看到泥土,一个却看到了星星。”
教师:收信后,塞尔玛的生活会发生什么改变?
学生推理,想象,回答。
幻灯:她看了信后心头一颤,决定要在沙漠中寻找星
星。从那以后,塞尔玛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她
开始和当地人交朋友、互送礼品,研究沙漠里的仙人
掌、几百万年前的海螺壳。渐渐地,她迷上了这里,
后来写了一本书,以《快乐的城堡》为书名出版了。
思考: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
塞尔玛收信后是怎样让生命充盈的?
分析:
塞尔玛和当地人交朋友,互送礼品 研究沙漠里的
仙人掌,海螺壳    塞尔玛热爱学习,乐于实践,努力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联系   生命得到滋养,一点点的充盈起来。
结论: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
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
赏析故事
回答问题
思考,回答问题
领悟
引用故事,说明道理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二、冷漠与关切
故事赏析:盲人打灯笼
古时候有个盲人,晚上出门总提着一个明亮的灯
笼。别人看到了,很是奇怪,正看不见,为什么要提个灯笼走路?”盲人认真地回答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我提灯笼当然不是为自己照亮道路,而是为了给别人照亮,让他们能看见我,这样他们就不会再撞到我了,既帮助了别人,又保护了自己。”
分析:
盲人提灯笼   给别人照亮    不会相撞
结果:既帮助了别人,又保护了自己。
结论: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 。
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他人的生命,设身处地地思考并善待他人,不仅将自己的生命照亮,也可以照亮他人,温暖他人。
读寓言
分析寓言
领悟道理
引导学生透过寓言故事领会道理
社会百态:要不要扶?要不要让座?
点拨:所有的冷漠也许都有理由,然而,没有人愿意遭遇到冷漠,生命拒绝冷漠。
观点:北大副校长说,“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北大法律系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败诉了,北大替你赔偿!”。这短话被网友称为“北大撑腰体”。
设问:你如何评价“北大撑腰体”?
引导:每一个应该用真诚、善良、给予去感动、改变他人,笑容冷漠,共同营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北大是在为人性的善良撑腰。
思考社会百态
讨论,发表观点
帮助学生结合社会百态,理解冷漠与关切。
说一说:传递生命的温暖,你愿意为此做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畅所欲言
引导学生
小事做起
三、平凡与伟大
资料介。
李时珍:明代著名医学家,撰写医学著作《本草纲目》。
鲁迅: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
具有重大影响。
瓦特:英国著名的发明家,1776年制造出第一台有
实用价值的蒸汽机。
时传祥:一位“宁肯一人脏,换来万户净”的掏粪工
人,全国著名劳动模范。
思考:一个人的伟大在于哪些方面?
引导:一个人的伟大不在于其地位的高低,而在于他能够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平凡的生命也能时时创造伟大。
了解几位伟大人物的事迹

思考,回答问题
领悟道理
说明“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
人物故事:铁路
资料:王收秋,山西省的一名普通的步班乡邮员,在
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坚韧顽强,一年走出一个长征投递的王封乡地处太原西山地区,方圆138平方公里,山峦起伏,有30个自然村,居民1万多人。从1985年开始,王收秋每天天刚亮就出班,天大黑才能归班。一年12双穿坏的鞋、6个背坏的邮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两个饼子,一瓶凉水,就是他的午餐。
30年来,他每几乎从未休息过,每日投递邮件均在25公斤左右,投递邮件总量达70多万件,从未丢损一份邮件,累计徒步行程近37万公里,一年走一个长征。
     在平凡的乡邮员岗位上,王收秋虽然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业绩,但他用自己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谱写了一曲最美妙的邮政之歌。
设问:生命虽然平凡,但也能时时创造伟大。王收
秋的生命是如何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请你
举例说明。
引导:与伟人相比,更多的人是默默无闻的。当王收秋用认真、勤劳、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时,当他将个体的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伟大。
了解人物故事,感受生命从平凡中闪耀伟大。
分析平凡人物的伟大之处。

透过平凡人物的感人故事,体会“生命在平凡中也能创造伟大。
课后活动
我发现  我学习
在生命成长过程中,我们会和遇。他们曾经有过怎样的经历?又有哪些生命故事?请你选择你认识的一个人,将他对生命的热情,努力活出生命精彩的故事记录下来。
主人公的姓名:_______________
主人公的重要事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我的生命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活动
体会身边的人“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
课堂小结
生命因远离贫乏,不断充盈而精彩;生命因拒绝冷漠,关切他人而精彩;生命因在平凡中创造伟大而精彩!
总结
总结内容
板书设计





整理笔记
梳理内容
名言
你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把握它的宽度;无法预知生命的外延,却可以丰富它的内涵;无法把握生命的量,却可以提升它的质。
                             ——托马斯·布朗
欣赏
升华情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18 13:49 , Processed in 0.806628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