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教学过程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 PPT出示小丽和妈妈的对话
话题一:篮球场上的老师一样吗?
提问:同学们,妈妈说老师所处的环境不一样,角色就不一样。你们能结合自己的例子帮我一下吗?
同学们想一想,通过这些例子,说明了老师和学生是一种什么关系?
同学们,老师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扮演着很多种角色,那在这些角色里,我们又应该如何与老师交往呢?让我们一起开始今天的学习。
| 看对话内容
分享事例
思考回答问题
| 通过设置对话情境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环境下老师所扮演的不同角色,思考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入本课主题。
|
讲授新课
第一目
教学相长
| 一、教学相长
体现在“教”与“学”上,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
PPT出示对话情境
话题二:老师是不是也不是啥都懂?
教学相长,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导和指导,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小组讨论:
在和老师“教学相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
面对老师的引导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
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观点和见解,既是老师的积极反馈,也是师生共同学习的新资源。
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可以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PPT出示情境对话
话题三:小奇还要学数学吗?
请同学们帮帮我的同学,给小奇提些建议吧?
小组讨论: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 阅读情境对话
小组讨论
交流想法
阅读情境对话
提建议
小组讨论
分享观点
| 通过话题二的情境对话,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教学相长。
通过小组讨论明确教学相长的具体方法
通过情境话题三,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
|
讲授新课
第二目
亦师亦友
| 二、亦师亦友
PPT出示情境对话
话题四:我该如何与老师相处?
学生乐于学习,教师寓教于乐,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讨论:同学们,妈妈说我们在与老师交往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你们觉得都有哪些呢?
老师和学生首先要尊重对方的人格,老师不要贬低侮辱学生,学生也要尊重爱戴老师。
老师和学生要尊重对方的个性差异,老师教学风格是不一样的,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差异。
作为学生要好好的上课听讲,回家认真完成作业。这是对老师辛勤备课的尊重。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作为“晚辈”的基本道德修养,它不仅体现我们内心的情感和态度,而且表现在与老师日常交往的言谈举止中。
PPT出示情境对话
话题五:与老师发生矛盾怎么办?
讨论:同学们,假如你是小丽同学,你会如何劝住几个男生?贡献你的智慧和方法吧。
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
相信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
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
求同存异,主动关心
播放视频
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
| 阅读情境并结合情境谈自己的看法
讨论交流看法
阅读情境对话
讨论交流看法
观看视频
| 话题四的设置引出第二目内容亦师亦友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思考应如何与老师相处的问题
通过讨论了解与老师交往时应注意的方式方法
掌握与老师发生的矛盾的解决方法
通过视频
|
课堂小结
| 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指导者,也是我们精神成长的引路人。
老师给予我们生活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关怀,我们也应该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 | 总结本课所学
|
板书
|
| | 帮助学生梳理本课知识点
|
拓展空间
| 寻找老师打动你的瞬间,并通过短信、邮件、书信、便签、心愿卡等形式向老师表达你的感受。
| 学生课下按照要求完成活动
| 通过该活动帮助学生感受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并借此机会表达对老师的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