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授新课
| 回忆分析:视频中存在哪些亲属关系?
夫妻、子女、父母
总结:
1.亲属关系
(1)内容:体现着浓浓的亲情与爱情,但亲情与爱情的背后,还存在着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2)处理:民法典等法律为处理家庭成员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提供了准则。民法典婚姻家庭编既调整夫妻关系,也调整父母子女等家庭成员关系。
议题一:育小职责大
情境:
◆中学生小飞在学校与同学打架,把同学打伤,需要赔偿1万元的医疗费。小飞的父母以事情发生在学校为由拒绝赔偿。
◆父母离婚后,小芙跟随母亲生活。父亲一直希望探望小芙,但母亲以父亲探望不利于自己管教孩子为由予以拒绝。母亲要求父亲支付孩子的抚养费,父亲则以母亲长期阻止他探望孩子为由拒绝支付。
问:下述情形中家长的理由是否成立?为什么?
呈现《民法典》条例,分析
⑴依据《民法典》规定,父母必须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职责,未成年子女给他人造成损害的,父母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本案中小飞属于未成年人,其父母需要履行监护职责,负有侵权责任中的无过错责任,赔偿受害方医疗费。
⑵依据《民法典》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小芙的父亲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其母亲应给与协助。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法律才限制探望权,如:探视方患精神疾病、传染性疾病,有吸毒等行为或对子女有暴力行为、骚扰子女的行为等。可见小芙母亲拒绝探望的理由不成立。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夫妻双方都有平等的负担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经济责任。子女归一方抚养,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抚养费。本案中小芙父亲拒绝支付抚养费的理由也是不成立的。
呈现图片:弃婴、虐童、不教育的图片
总结:
2.父母对子女的义务
(1)不仅有抚养义务,也有教育义务。
①父母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子女,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有残疾的未成年人,更不得有溺婴、弃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
②父母应当让适龄儿童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阻碍其入学或迫使其中途退学、辍学。
③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父母对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2)必须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职责
①保护未成年子女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②在履行监护职责时,父母应当保护未成年子女的财产利益。
③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损害的,父母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3.父母的权利
(1)教育和保护未成年子女既是父母的义务, 也是父母的权利。
(2)父母有权对子女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约束和引导,并对子女进行批评教育和合理惩戒。
议题2:敬老是义务
视频:《常回家看看》公益片
常回家看看条款。
总结:
二、敬老是义务
1. 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的义务
(1)经济上供养父母、生活上照料父母、精神上慰藉父母,照顾父母的特殊需求。
(2)尊重、体贴父母,不干涉父母的婚姻自由,使父母幸福安度晚年。
思考:传统文化中有哪些尊老的经典语句?
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②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③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王冕)
思考:如果父母失去劳动能力,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该怎么办?
父母有权通过有关部门调解或向法院起诉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对有赡养能力而拒不赡养的子女,如果情节恶劣,还可以依法追究他们的刑事责任。
总结:
2.成年意定监护制度
【知识整合】比较抚养、赡养与扶养的关系
呈现图片:
图片反映什么社会现状。
总结:
3. 侵犯家庭成员权利、破坏家庭和睦的行为
(1)表现:家庭暴力、虐待和遗弃等。
(2)处理:实施家庭暴力、虐待或者遗弃老年人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相关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特别提醒】正确区分虐待与家庭暴力
| 思考回答问题
结合情境,思考回答问题
观看视频,谈感受。
看图片,谈社会现状
| 提高信息提取能力和分析总结能力,得出亲属 关系
创设情境,得出父母对子女的义务和权利。
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兴趣,得出赡养的义务、成年意定制度。
提高学生注意力,提高提炼能力,得出侵犯家庭成员权利、破坏家庭和睦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