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回复: 0

[必修3] (教案一)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教学设计2850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2860

回帖

1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11205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2中国人民站起来 富起来 强起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新中国成立的政治意义。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努力与探索?
(3)中国共产党历史贡献的意义与价值。
(4)改革开放的目的、意义。
(5)我国迈入新时代的主要标志,新时代的内涵、意义。
【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1)新中国成立的政治意义。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国人民进行了哪些努力与探索?
(3)中国共产党历史贡献的意义与价值。
(4>改革开放的目的、意义。
(5)我国迈入新时代的主要标志,新时代的内涵、意义。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相信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相信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科学精神通过历史脉络的把握和现当代社会情况的分析,懂得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
3.共同参与通过合作探究,了解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从而明白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发展、建设、改革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我国迈入新时代的主要标志,新时代的内涵、意义。
【教学难点】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努力与探索?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 回顾第一课框架知识体系

  • 学生讨论回答:
  • 师总结:从第一课框架知识体系中可以看出:在第一框我们学习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两个原因——1.历史的选择,2.人民的选择。这一框我们就来学习“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第三个原因——现实原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了
  • 新课讲授
  • 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
  • 议题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
  • 探究活动一:
  • 观看视频《东方红太阳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探究问题:结合视频总结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前的旧中国都经历了什么?
  • 学生讨论回答
  •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

  • 1、新中国成立的政治意义: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

  • 2、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 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

  • 3、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实践中努力探索


  •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 (1)过渡时期的时间
  •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1949-- 1956)
  • 第一阶段:在着.重完成包括土地革命、镇压反革命等在内的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集中力量恢复被长期战争破坏了的国民经济(1950-1952年底)
  • 第二阶段: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3-1956)
  • (2)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内容概括说来,就是“一化三改”。
  • (3)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的新成就
  •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这是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的新成就。
  • (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的标志及意义
  • 标志:生产资料公有制
  • 意义:①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
  • ②为我国逐步走向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 5、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之后,在中国怎样坚持和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并没有现成的道路,如同革命一样,也必须在实践中进行艰苦的探索。
  • 探究活动二:
  • 材料:毛泽东曾说过:“一 九五0年到一九五七年,基本上可以说是抄的,就是抄苏联。这个抄是必要的,等于写字-样, 历来写字讲究临帖,你不临帖怎么行呢?所以,不能讲一九五年到一九五七年那个临帖是错了,临帖之后,你就要脱离那个帖,自己独立写字嘛。而且,写草字的人先要写正楷,然后才能写草书,不可以一下子就写草书。看来,要有一个时期学习外国。现在还要学习外国,不能说现在连一点书都不抄了。人家书上是正确的东西,而我们没有书,这一部分还得抄。取经是-万年都要取的,你取我的经,我取你的经。不能搞绝对化,所谓绝对化,就是形而上学观点。全部抄和完全不抄都是形而上学。”
  • 探究问题:结合我国的建设和革命历程,谈谈你对这段话的认识
  • 学生讨论回答
  •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 教师总结:
  • 6、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取得的重要成就
  • (1)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中,中国基本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教育、科学、文化、国防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 (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物质成就和历史经验为此后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实行改革开放,走向民富国强
  • 议题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行改革开放,走向民富国强,中国人民富起来
  • 探究活动一:
  • 观看视频《春天的故事 改革开放富起来》
  • 探究问题:结合视频分析改革开放的任务和意义?
  • 学生讨论回答
  •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 教师总结

  • 1. 改革开放的任务
  • (1) 实行改革开放,就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中国强起来,振兴中华民族;
(2)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3)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 2. 改革开放的意义
  • (1)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极大地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
  • (2)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
  • 走进新时代  踏上新征程
  • 议题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进新时代  踏上新征程,中国人民强起来
  • 探究活动一:
  • 观看视频《走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和《新时代》
  • 探究问题:结合视频分析新时代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
  • 学生讨论回答
  •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 教师总结:
  • 新时代的丰富内涵:
  • (1)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 (2)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 (3)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 (4)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 (5)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 2. 新时代的重大意义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中华民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 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不平凡历程,充满着苦难与辉煌、曲折与胜利、付出与收获。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踏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实践充分证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

  • 本课小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18 19:47 , Processed in 0.79124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