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回复: 0

[必修3] 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导学案)2916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2860

回帖

1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11205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导学案
辽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杨晓建
【预习案】
(接续上一框题)
(三)现实原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1.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
新中国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         )创造了(          )。
1949-1952年,在着重完成包括(       )、(       )等在内的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致力于恢复(               )。
1953年12月,党中央提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       )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           )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       ),并逐步实现国家对(       )、对(       )和对(       )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会一次会议召开,(                       )颁布。
到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    )完成,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这标志(         )在我国初步确立,从而为我国逐步走向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中,中国基本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       )和(       ),教育、科学、文化、国防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逐步提高。
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       )和(       ),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实行改革开放,走向民富国强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开启了(       )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       )。
(1)改革开放的目的:
实行改革开放,就是要进一步(        ),实现(        ),使中国人民(      )、中国(     ),实现(         );就是要推动我国(         )的自我完善,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            );就是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       ),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2)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贡献/改革开放的意义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       ),增强了(       ),激发了(              ),使(       )明显改善,(       )显著增强,(       )显著提高,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
3.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经过长期努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       ),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       )上。
(1)重要标志: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的矛盾。
(2)内涵(回顾必修一所学)
(3)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     )、(     )到(     )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       )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  )、(  )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    ),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4)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贡献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不平凡历程,充满着苦难与辉煌、曲折与胜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领导中国人民踏上了(               )、(                     )、(                    )的新征程。
结论:
实践充分证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
【讲授案】
总议题: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第一框)    2.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第一框)
3.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行”?(第二框)
(接续上一框题)
议题三: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行”?
自主学习:东方红,太阳升
Ⅰ回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提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课内容)
Ⅱ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努力与探索?
(提示:结合教材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学知识,按照时间顺序整理)
Ⅲ中国共产党在此时期的贡献,其意义与价值何在?
(提示:可从“对当时中国的意义”和“对后来改革开放的意义”两方面思考)
合作探究:春天的故事
Ⅰ 查询“见证改革开放的重大事件”,进行汇总梳理
Ⅱ 组内派出代表,讲述“春天的故事”。
(提示:大家课前查询资料,选取改革开放以来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注意事件的完整性)
通过“春天的故事”思考并回答:改革开放的目的是?中国共产党的贡献/改革开放的意义?
(提示:结合教材知识和必修一所学作答,比较容易)
感悟梳理:走进新时代
根据教材内容,回顾所学,自行梳理我国迈入新时代的主要标志,新时代的内涵、意义,以及党在新时代的新作为。
(提示: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学知识,整理知识点,比较容易)
延伸思考
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带领人民在新征程中扬帆远航、乘风破浪。我们,又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有哪些新作为呢?
(提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希望大家认真思考,用更有文采的语言,更实际的办法,讲述自己的作为、自己的理想)
【复习案】
1.自行梳理知识树。
2.从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到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再到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就是中国革命的终结
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合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完成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②④表述正确。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但并是中国革命的终结,革命会继续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说法错误。社会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两个不同的阶段,不可以合并,说法错误。
3.浦东初步建立了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新城区框架,已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成为中国的一大奇迹。这一“奇迹”的出现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
A.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D.浦东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
【解析】C
【解析】据材料“浦东初步建立了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新城区框架……成为中国的一大奇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奇迹”的根本原因在于改革开放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故C项正确;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不属于根本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也不能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故B项错误;“浦东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属于现象,不是根本问题,故D项错误。
4.请以“‘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中中国共产党的作为与担当”为话题,写一篇150字政论短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18 22:19 , Processed in 0.859712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