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回复: 0

[必修1] 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3091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2860

回帖

1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11205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dce0ab56e314e52854cb97238266035.png

24f523f8e01ed86f6f0ebd72a3eb1b77.png 目标梳理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所围绕的主题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4.“四个自信”的内涵、各自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5. 高举旗帜,坚定“四个自信”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2. 四个自信内涵地位,坚定四个自信

24f523f8e01ed86f6f0ebd72a3eb1b77.png 知识梳理
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1.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1)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
(2)提出: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这一鲜明主题。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原则: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
(2)四大贡献
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创立了。
②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重要思想。
③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
④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   邓小平理论
⑤“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1.改革开放后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内容、历史作用
内容
历史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是实现社会主又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主义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足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①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③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④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就是以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
制度   文化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    必由之路   科学理论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联系、相互,统一于。
4.要求: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
5.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

24f523f8e01ed86f6f0ebd72a3eb1b77.png 重点梳理
【重点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1.四大贡献汇总

主要内容
解决问题
历史贡献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提出三步走战略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三届四
中全会以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
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党的十六
大以后
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
大以来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对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等;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
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点睛1: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我国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都是围绕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展开的。
点睛2:十九大党章载明: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是新时期党的指导思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主要创立者及写入宪法时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主要创立者
写入宪法时间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
1999年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江泽民
2004年
科学发展观
胡锦涛
2018年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
2018年
提示:毛泽东思想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毛泽东思想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重点02】坚定四个自信
1.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把中国的发展道路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邓小平曾指出,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
(2)中国国情、中国特点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不同,所以中国的发展必须要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特点、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哪些特点和优势?
(1)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的体制机制有机结合起来;
(2)坚持把国家层面的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
(3)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
3.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形成
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含义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作用
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如何
发展
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4.四个自信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1)文化自信是基础和源泉。
文化是民族精神之根、之血脉,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之源。它渗透于道路、理论、制度自信之中,同时也是道路、理论、制度自信的精神支撑与心理基石、精神基因。
(2)理论自信是灵魂。
理论自信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科学的自信、对真理的自信、对价值的自信、对科学社会主义客观逻辑的自信。因此,它是中华民族自信的灵魂,是构成道路、制度、文化自信的理性基石与价值支撑。
(3)制度自信是根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和引领下建立并不断完善的,制度自信也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与社会主义价值自信。
(4)道路自信是表征。
道路自信来源于文化自信,根植于理论自信,从属并直接服务于制度(目标或目的)自信,也是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现实表征。其实质和核心是过程自信、手段自信,体现方向自信。
5.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1)先进理论引领“四个自信”。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有“四个自信”,是因为有马克思主义这一先进理论的指导。不仅如此,中国共产党人还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理论创新成果。有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成果的指导,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就有无比强大的“四个自信”。
(2)成功实践是“四个自信”产生的源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中华民族完成了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是中国共产党人“四个自信”的源泉。
(3)远大理想激发“四个自信”。中国共产党人的近期理想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期理想分两个阶段,即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远期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人的远大理想激发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的自信。

23cddcdba48f9d2bb6bd78643c2e5148.png
1.四个自信的提出过程
(1)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同志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作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中指出了“三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2)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体系构建

dcd528474f8fd0d304ecb11f9130b8ea.png

997edc7d865cd989cd1c1f5813145ac6.png
1.邓小平理论是党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践的时代特征提出来的理论观点。下列说法不属于这一理论的是(  )
①这一理论的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②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③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④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党章(修正案)》,决定把习近平新时代写入党章。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B.科学发展观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社会主义荣辱观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构成的,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下列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是(  )
①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②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当代中国对前景的信心和战胜挑战的决心从根本上说来自(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B.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历史
C.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
D.新时代的历史定位
5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相并列,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结构。这一新定位、新判断(  )
①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    
②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 
③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④提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功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十九大新修改的党章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是(  )
A.当代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D.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f2e27a854a569a21c59a3f3d16babc26.png
1.答案C
解析本题属于逆向思维题目。选项错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选项错误,科学发展观是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①③选项属于邓小平理论的内容,但与题意不符。选C。
2.答案A
解析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A符合题意;2012年召开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与题干时间、内容不符,排除B;2002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并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与题干时间、内容不符,排除C;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界委员联组讨论时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但没有写入党章。故选A。
3.答案C
解析不合题意,不是基本政治制度而是根本政治制度。符合题意,我国的政党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符合题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不合题意,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是基本政治制度。故选C。
4.答案A
解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A说法正确且最符合题意,其他选项排除。
5.答案A
【解析】这一新定位、新判断是文化,不是制度,排除;提升文化功能不合题意。本题拓展深化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我们党深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成果,是重大的理论创新,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①②正确,选A。
6.答案D
解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D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毛泽东思想,B、C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18 11:02 , Processed in 2.637146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