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回复: 0

[必修1] (教案三)4.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2860

回帖

1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11205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课时0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基本信息
课程模块
必修一
对应章节
第四课第二框
授课对象
高一学生
授课时间
40分钟
课程类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授课题目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学情分析
【已有基础】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虽已有一些知识储备,但对“中国梦”“党的初心使命”这些概念的理解是抽象的,本课应当注重深入浅出,寓情于境。虽然学生生活在距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近的时代,但是对于一些重大事件只是零星了解,普遍对中国梦的内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缺乏情感认同,在课堂中应当增强情感体验和思想共鸣,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
【教材分析】
本框地位:本框是《思想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四课第二框的内容,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深化,探究如何站在新历史起点上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展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要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阐述了为实现这一战略安排,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而为。通过本框内容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认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增强学生投入实现中国梦的积极性。
    本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下设三目,讲述了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本质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中国共产党必须进行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鼓励新时代青年积极参与国家建设,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解决办法】
采用课前预习——确定议题——小组合作探究——分享展示——总结提升的教学方法,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突破教学重难点。
二、教材(内容)解析
【教材地位】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四课第二框的内容,包括三目。第一目“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讲述了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是人民的梦、民族的梦、国家的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阐释了中国梦的本质;第二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讲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闸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第三目“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讲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为实现这一战略安排,我们每个人都要不懈奋斗。
【内容框架】

e1224f071b06f9ee7d45ce11c3bec3d6.png
三、设计思想
【立足课程设计议题】
紧紧围绕《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的基础上,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为指导,以促进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设计原则,坚持学科知识、生活常识、其他学科知识相互交融的知识要求,力求做到“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本课我们需要探讨的总议题是如何认识并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分为三个议题,第一个议题是中华民族为什么要复兴中国梦。了解中国梦的发展背景。第二个议题是何为中国梦,理解中国梦的内涵本质特点。最后一个议题是如何实现中国梦,从中国共产党这个引路人的角度去阐述,党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从国家战略安排角度,阐述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结合自身发展,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结合学生的讨论,将议题、情景、活动有机统一,来解透教材,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
【教学方法连接教学】
通过设计议题来统领整个教学活动,以课堂导入——确定目标——参与式学习——课堂检测——总结升华的闭环式教学活动解决问题。让学生从个人探究到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交互式、探究式的教与学关系,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
四、目标达成
【教学目标】
1.中国梦(内涵、本质、特点)。
2.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产党,广大青年)
3.实现中国梦的战略安排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使命。
科学精神:通过对相关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
公共参与:积极投身到学习和社会实践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实现路径】
议题引领——学生探究——总结提升。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中国梦的本质和特点;2.如何实现中国梦。
【突破方法】议题引领——学生探究——总结提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探究,材料分析,同时以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上述问题,在合作探究中设置思辨性的问题。
【难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作、推进伟大事业:当代青年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伟业中的历史责任。
【突破方法】议题引领——学生探究——总结提升。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来理解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工程。从而更好的理解如何实现中国梦的具体措施。
六、资源与工具
教材、PPT课件、学案、板书。
七、预设过程
【设计思路】
通过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通过合作探究,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通过展示成果环节,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自我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知识,使学生更加坚定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观念,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做担负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教学过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2分钟)
提问:你的梦想是什么?
【提问导入】你的梦想是什么?
【激发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由个人的梦想联系到国家的梦想。
目标确定
(2分钟)
1.为什么要复兴中国梦?
2.何为中国梦?         
3.如何实现中国梦?
【设计意图】确定学习方向和范围,并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指标。
参与式学习(30分钟)
小组合作探究:
议题一:中国为什么要复兴中国梦?
结合历史,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议学任务:
1.中国古代的辉煌成就有哪些?近代受过哪些屈辱?
2.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过哪些奋斗?
议题二:何为中国梦?
阅读教材,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议学任务
1.中国梦本质、意义、特点是什么?(结合议题一回答)
2.是谁的梦?主体是谁?
3.中国梦和世界的关系?
议题三:如何实现中国梦?
议学任务:
1.新时代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如何实现?
2.新时代实现中国梦有着怎样的战略安排?
3.实现中国梦,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
2.成果展示分享
根据自主探究的结果,进行小组讨论与分享。
3.教师总结
根据各小组中心发言人分享的结果,找到共性和个性呈现,并引导学生回归教材知识,让教学过程和教学知识融合。
【议题一:对比图片视频总结】主要让学生从图片的对比,视频中理解为什么要复兴中国梦。
【议题二:观看视频总结】主要让学生结合议题一的视频和议题二的视频总结中国梦的内涵和本质、特点,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议题三:举例说明】主要让学生通过例子和视频加深对中国梦实现途径(党、国家、青少年的理解,并在此过程中激发不同组别之间的思维碰撞。
【小组合作探究】学生讨论分享的结果,会呈现出中国梦的本质、特点、实现途径,教师需要引导总结,利用好课堂生成资源。
【成果分享展示】让学生在分享探究成果的同时理解知识点,在此过程中激发不同组别之间的思维碰撞。
【教师总结】根据所设置的问题和学生呈现出来的结果,将这些反馈与课堂内容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课堂测试
(3分钟)
见课件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课堂总结
(3分钟)

c9507089551fd58d61a980088057f7da.jpg
【知识总结】引导学生学生对本课的知识进行回顾与总结,深化认知。
【情感升华】播放视频(歌曲),让学生感知祖国的强大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号召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呼应教学目标。
八、教学内容
【知识内容】
1.中国梦的本质
2.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3.如何实现中国梦?
【学习能力】
1.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小组合作能力的培养。
3.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培养。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使命。
科学精神:通过对相关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
公共参与:积极投身到学习和社会实践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九、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式学习方法】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带着自主学习的成果参与到小组合作中去,参与讨论与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讨论法】在探究讨论中,找到中国梦的实现与每一个人都是分不开的,同时每一个人的梦也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国家的支持。
十、学习评价与作业设计
【学习评价】
1.知识评价:根据本课时教育教学目标,从课堂提问、课堂检测、课后作业来进行。
2.学习评价:根据学生听课状况、思考深度、合作探究等方面进行,以激励评价为主。
3.行为评价:根据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表现,从学生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感知、感受中国梦的伟大意义,同时真正的投身到中国梦的建设中去。
【作业设计】
1.课后练习题(附件1)。
2.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积极投身中国梦的实践中去。
十一、教学板书
【主板书】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中国梦的内涵、本质、特点
  • 如何实现中国梦
【副板书】
根据学生课堂学习反馈,截取要点进行板书。
十二、教学反思(课后填写)
十三、相关附件
【附件1:课后练习题】
1.从烟雨迷蒙的南湖红船,到巍巍井冈山;从滚滚延河水,到古都北京城,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始终未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是黏合剂、助推器。这是因为( A  )
A.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   
B.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C.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国梦
D.中国梦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2.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大国,在历史上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本质是(  C   )
A.人民当家作主         B.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C.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D.党的主张
3.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下列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A  )
①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
②坚决反对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
③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创新时代潮流,坚决同一切旧观点、旧制度决裂
④采取一切手段,更加自觉地维护各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A. 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③④
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  C    )
A.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某复兴
D.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5.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这两个阶段的时间安排和奋斗目标是( A   )
①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②从2020年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标准的小康社会
③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④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A. ①③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天眼”“神舟”、“墨子”、高铁....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由“追赶”逐渐变为“并跑”甚至“领跑”,对世界科技创新的贡献率逐渐提高。材料表明( B   )
①中国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      ②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
③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      ④实现中国梦,需要牺牲放弃个人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③④
7.中国“天眼”工程首席科学家南仁东潜心天文研究,坚持自主创新,主导提出利用我国贵州省喀斯特洼地作为望远镜台址,从论证立项到选址建设历时22年,主持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为FAST重大科学工程建设发挥了关键作用,实现了中国拥有世界一流水平望远镜的梦想,激励着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给青年一代的启示是( B   )
①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但归根到底是个人梦
②要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
③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砥砺奋斗
④要把提高创新能力和科技素养作为人生主要奋斗目标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8.十字路口忙碌的交警,三尺讲台上谆谆教诲的老师,实验室里埋头钻研的科学家......不论置身于哪个社会阶层、不管从事什么职业,每一个人都要将“小我”的梦想融入“大我”的蓝图中,在历史伟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擅起袖子实干苦干,最终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材料告诉我们(  C    )
A.人民群众是中国梦的领导者、主力军               B.中国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
C.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必须依靠人民来实现          D.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和我国公民的个人利益相一致
9.全党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办好自己的事,需要( A   )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③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砥砺奋斗  ④坚持多边主义,主导世界秩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历史已经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打铁必须自身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要求中国共产党(  B  )
①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确立自身的执政地位
②在新时代党的建设中突出组织建设的重要地位
③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
④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伟大工程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我们青年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应自觉担当起继往开来的历史责任。
结合材料,说明我们青年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应如何“担当”。
答案:青年要紧紧抓住这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要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18 10:56 , Processed in 0.719527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