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教材分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从古至今,
人类社会发展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发展,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后,人类终将经过社会主义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只有在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长
河中,才能透视出历史运动的本质和时代发展的方向。回望社会发展历程,我们将认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到多国再到遭遇挫折的的历史轨迹,并探究为什么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
中国焕发出强大生命力,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从而认同社会主义作为新的社会形态具有强大生命力,
增强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必然趋势的信心,增强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认同感,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教学目标】
1、了解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形成影响。
2、识记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两大历史条件:空想社会主义的形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发展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成就对后世产生的重要影响。
3、运用《共产党宣言》的相关知识
4、理解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过程。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通过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历史前提和理论基石,
强化“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
主义所取代,虽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认知,树立“四个自信”,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科学精神:知道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能狗合理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
公共参与:了解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经历的曲折,深刻的体会我国社会主义成果的来之不易。尊重社会发展的规律,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做合格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学重点】空想社会主义的进步性和局限性;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理论基石和标志;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历史意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
【教学难点】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历史意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 导入新课: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中写道:“任何地方私有制存在,所有的人凭现金价值衡量所有的事物,那么,一个国家就难以有正义和繁荣....我深信,如不彻底废除私有制,产品不可能公平分配,人类不可能获得幸福。私有制存在一天,人类中绝大一部分,也是最优秀的一部分将始终背上沉重而甩不掉的贫困灾难担子。
- 思考:空想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产生了哪些影响?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
探究活动一:出示图片《三个阶段的代表》
探究问题:请从三个阶段代表人物思想的表达采取的方式中尝过总结三个时期空想社会主义呈现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
- 经历了三个阶段:(1)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6世纪初到17世纪末。资本主义生产以简单协作的家庭手工业为主。 莫尔的《乌托邦》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产生(2)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已经由简单协作发展到工场手工业。(3)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已经开始由工场手工业向存机器在生产发展
探究活动二:观看视频《孤岛沉没》
探究问题:观看视频思考为什么欧文建设美好社会的努力都以失败告终?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提取视频关键信息,回答探究问题。
3、失败原因
①设想的生产关系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不匹配;
②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③主张阶级调和,及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4、意义
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揭露批判了资本主义,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
议题二:
探究活动三:观看视频《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探究问题: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有何意义?为何最终会以失败而告终,给了我们什么经验教训?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
以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为标志,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
- 地位: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 阶级斗争需要: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
探究活动四:观看视频《唯物史观》
探究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以费尔巴哈、黑格尔为主要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1、唯物史观
(1)创立: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研究社会历史,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创立了唯物史观。
(2)意义: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
探究活动五:观看视频《剩余价值学说》
探究问题:剩余价值学说是怎样创立的?有何进步意义?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
- (1)创立: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 (2)意义:剩余价值学说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
-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探究活动六:阅读材料《共产党宣言》
探究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和《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
- ①《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 ②《共产党宣言》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 ①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 ②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 ③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 ④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归纳一下:
议题四:
探究活动七:观看视频《巴黎公社工人运动》
探究问题:了解巴黎公社工人运动分析其历史意义?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
- 意义:工人的巴黎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面为人所称颂。
- 1922年,根据俄国当时的具体情况和到宁的提议。各族人民自愿建立国家联盟,即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随后,苏联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1936年,苏联通过了新完法,宣布实现了社会主义,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 1922年,根据俄国当时的具体情况和到宁的提议。各族人民自愿建立国家联盟,即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随后,苏联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1936年,苏联通过了新完法,宣布实现了社会主义,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但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
- 探究问题:十月革命的意义是什么?社会主义国家下的生产关系是什么样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失败吗?
-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 1917年,在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丰义生产关系。
-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3、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特点
- ②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发展。
-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
- (1)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
- (2)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
- 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 探究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伟大实践和瞩目成就说明了什么?
-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
- 中国道路彰显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之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强大的生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