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回复: 0

[必修1] 1.1.1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教案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2860

回帖

1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11205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1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从古至今,人类社会发展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发展,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后,人类终将经过社会主义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回望社会发展历程,我们看到,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从奴隶社会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的进步,本节课将带领大家认识这一段历史,探究是什么推动了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以及两个社会制度生产关系的特点比较
【教学目标】
  • (1)原始社会的地位、生产力状况、生产关系特点
  • (2)奴隶社会的生产力状况、生产关系特点及其历史进步性
  • (3)封建社会的历史进步性、封建剥削制度、主要矛盾及阶级斗争
  • (4)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建立的条件,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 (5)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积极影响;
  • (6)全面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认清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
  •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
能够理解不同时期的社会形态,增强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认同
2、科学精神
能够描述不同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阐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3、公共参与
积极主动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共产主义奉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重点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 【教学难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 导入新课:请同学们思考:人类社会共经历了几种社会形态?  
  • 学生思考回答:
  • 教师活动:出示图片《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今天我们先看看前两个社会,学习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第一目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 新课讲授:

ec88b66f19ded3a4f1fe4bd9477ce36e.png
探究活动一:观看视频《疯狂的原始人之一》
探究问题:结合视频内容回答议题一问题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
  • 一、人类漫长的童年—一原始社会
  • 1.原始社会的地位
  •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
  • 2.原始社会的发展阶段:
  • 旧石器时代(绝大部分时间)
  • 新石器时代(距今约一万年前)
  • 知识拓展:

  • 生产力发展状况(第2页):
  • 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具体表现为生产工具是石器,旧石器时代人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新石器时代,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


  • 4.生产关系的特点(第2页)
  • (1)共同劳动(劳动方式)
  • (2)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生产资料所有制)
  • (3)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 (4)平均分配劳动产品(产品的分配关系)
  • 拓展:原始人生活极其艰苦,维持生存非常困难,处于野蛮状态,在饥饿驱使下曾出现过人吃人的现象,在氏族或部落战争中,常常将战俘杀掉或吃掉。因此,列宁指出:“过去从来没有过什么黄金时代,,原始人完全被生存的困难,同自然斗争的困难所压倒。”
  • 5.生活基本单位:氏族--部落--部落联盟
  • (1)氏族的管理方式: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
  •   ①氏族议事会是氏族全体成年人行使平等表决权的民主集会。
  •   ②氏族长和军事首领是由氏族议事会选举产生的。
  • (2)氏族的发展:原始社会末期,一些近亲的氏族构成部落,有的部落联合起来组成部落联盟。

acced0b44337909e47c6cef8bd87820f.png
探究活动观看视频《疯狂的原始人之
探究问题:结合视频和教材内容分析回答议题二的问题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提取视频关键信息,回答探究问题
新新人类盖伊的加入,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劳动产品有了剩余,咕噜家族升级了,他们不再和氏族一起生产劳动,而是组团单干。先进的生产工具、大量牲畜和土地,成了咕噜家族的私有财产,这让他们很快成为了富人。贫富分化开始出现并不断加剧,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漫长的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了。于是,阶级和新的社会形态形成
6.私有制的产生,原始社会解体
(1)时间:原始社会末期。
(2)原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逐渐盛行。原来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逐渐被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生产资料相应地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
(3)标志: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4)私有制带来的影响(原始社会逐渐解体)
贫富分化加剧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原始社会逐渐解体
二、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一一奴隶社会

45046a873200fc39749016cec9170f3d.png
探究活动观看视频《奴隶社会》
探究问题:合视频和教材内容分析回答.奴隶主阶级、奴隶阶级是如何产生的?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
  • 奴隶社会的产生(阶级的出现)
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出现了两大地位不同的集团——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人类社会最早形成的两大对立阶级)。前者处于剥削者的地位,后者处于被剥削的地位。
阶级就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
知识拓展:在一个社会中,会存在不同阶级。其中一个阶级由于经济上有主导地位从而有社会地位,因而位居其他阶级之上,被称为统治阶级;其他阶级则被统称为被统治阶级。(经济决定政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阶级矛盾就是阶级社会的主要矛盾
探究活动观看视频《古罗马的奴隶》
探究问题:合视频和教材内容分析回答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是什么?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
2.奴隶制的主要矛盾
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是人类社会最早形成的两大对立阶级。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
3.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
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
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
奴隶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探究活动请学生思考——奴隶面对悲惨的生活,岂能坐以待毙?
出示图片斯巴达克起义
探究问题:奴隶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面对奴隶的反抗会怎样做呢?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
  • 4.国家的产生
  • 奴隶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必然遭到奴隶的反抗。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这样,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一一奴隶制国家产生了。
  •     只有阶级形成后,当两个对立的阶级的矛盾达到不可调和时才出现了国家。
  •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 注意:(1)先有阶级,后有国家。只有阶级形成后,当两个对立的阶级的矛盾达到不可调和时才出现了国家。
  • 阶级和国家都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 那么,奴隶社会矛盾如此激化,究竟是社会的进步还是社会的退步?
  • 5.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
  • ①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是历史的进步。
  • ②由此可见,一种社会形态替代另一种社会形态,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判断的主要标志,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本课小结:

2800b570d6655312b3ba111f342f9d51.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18 11:08 , Processed in 1.363806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