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回复: 0

[六下] 古诗词诵读:2.送元二使安西 人教(部编版)

[复制链接]

7902

主题

22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4474
发表于 2025-10-10 17:5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9d06322b486b904ade30b9e35c858ea.jpg 古诗词诵读
2.送元二使安西

9ace5b1579e0bae8924e9c6a5d2ef477.jpg
  • 1. 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正确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 2. 了解古诗的类别及其特点。
  • 3. 反复诵读,了解古诗中的意象及表达方式。
  • 4.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逐字逐句地理解诗的意思,边读边想象古诗描写的情景。
04fa03d5d09f3906cbeeca638e039f6c.jpg
【教学难点】
了解古诗中的意象;理解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73179844afd4b56eec67d59f0b416207.jpg

5c76851630973d1c7964a64f83aa3a83.jpg
一、直接导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写的诗,谁来读一读课题。(生读《送元二使安西》)你了解到了什么?(这是首送别诗。当时,朝廷在新疆设立安西都护府统管西域各国,王维的好朋友元二奉命去安西都护府传达朝廷的最新旨意,故而王维为其送别。)
二、自主学习
1. 谁能字正腔圆地读一读这首诗?要求: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2. 解义。师:读得真不错,让我们借助注释自己理解诗句意思,待会儿来说说诗中的大概意思。(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
3. 同桌互相说说。
三、品读诗句
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别人的帮助我们已把古诗基本读懂。你们的自学能力真有一手。大家看看这首诗,前两句都是写什么?(写景。)后两句呢?(抒发情感。)
(一)品景。
1. 谁来读读写景的句子。(生读)读着读着,你的脑海里看到了什么?
2. 自由说。(根据学生回答进行点拨指导)
那么多画面,作者只用两句话就精炼地写出来了。这绵绵细雨把尘土都轻轻
地润湿了,杨柳也变得苍翠欲滴。多美的画面啊!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句诗。
听了大家的朗读,我觉得渭城雨后的天空变得更加明朗,空气变得更加清新。
3. 重点品“雨”“柳”之意象。
春日的渭城有很多美的景物,但作者为何重点选中“雨”和“柳”呢?
(这雨是绵绵细雨,绵绵不断,正如此时作者的情丝。情也似乎连绵不断,有
着淡淡的忧愁;“柳”和“留”谐音,折柳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
(二)品酒。
1. 读着后两句诗,你又看到什么?(王维与元二举杯共饮美酒的场面,王维与元二话别的情景。)(出示: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 他们酒喝了多少?(“更”一字,体会到他们喝了很多。)
3. 地点。此次分别,不知何时相见。西出阳关到安西,安西到底有多远呢?我们看(出示简略路线图)从渭城到安西,足足有三千多公里。在当时,即便乘坐最好的交通工具也要走上半年多。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路途遥远,充满艰辛,不知何日是归期。这种难分难舍的情都尽在这两句诗中。
  • 4. 小练笔。你想此时王维举杯劝酒,他会对元二说些什么呢?(生交流,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
  • 一杯酒,一生情,一个“更”字,一个“尽”字,无不浸透了诗人对朋友全部的真挚感情。我们也把这份情深深埋在心里,让我们配着音乐再来读读整首诗。



  • 送元二使安西
  •     景:雨、客舍、柳
  • 情:依依惜别


  • 在这节课上,我力求让学生感受到了送别的难舍难离。教学时按照“古诗四读法”让学生自读自悟,鼓励学生谈自己对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的理解和感受,从诗句中感悟其中的深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24 19:24 , Processed in 1.786448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