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回复: 0

[六下] 16.表里的生物 人教(部编版)

[复制链接]

7902

主题

22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4474
发表于 2025-10-10 17:5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16.表里的生物

9ace5b1579e0bae8924e9c6a5d2ef477.jpg
1.会写脆、拦等5个字,会写洪亮、盲人等11个词语。
2.默读课文。联系课题,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04fa03d5d09f3906cbeeca638e039f6c.jpg
3.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说说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并印证自己的观点。
73179844afd4b56eec67d59f0b416207.jpg

5c76851630973d1c7964a64f83aa3a83.jpg
- 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一定见过人们戴在手腕上用来看时间的手表,那你们听说过表中的生物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表里的生物》。(板书课题)
2.大致了解作者信息。
3.导入新课。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冯至,看看他在小时候是如何以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的故事吧。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由、出声地朗读课文,小组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xiē)子 (bō)子
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并且在黑板上的方格中示范。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小时候的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关于表里有个小蝎子的说法。)
2.点名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并说说作者是怎样设置悬念、引起下文的。
(在小时候的作者看来,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
3.课文中父亲多次强调不许动,为什么?
(表在那个贫困年代,不论是对个人还是家庭来说,除了具有掌握时间的功用外,更是一件非常珍贵的东西。父亲怕被孩子弄坏了,所以规定:不许动。)
4.读课文第2~16自然段,思考:作者是在怎样的好奇心驱使下,发现这个美丽的世界的?作者唯恐父亲把这个美丽的世界盖上指的是什么?
(在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的驱使下,父亲终于打开了表盖。这个美丽的世界是指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面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
四、课堂小结。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鸟叫、狗吠、虫唱、钟声、琴声这一系列的现象,然后经过思考得出结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关于表里有个小蝎子的说法。
- 第二课时 -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点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请按顺序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课文主要介绍了作者小时候一段幼稚可笑的经历。从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的认知下,到发现手表发声和谐的好奇,再到推测表里有生物,最后到作者懂得其中道理,不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为止。)
3.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作者的强烈好奇心以及想探究事物本质的煎熬。下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揭示表里的生物。
二、品读课文,分析人物。
1.课文中出现了两个主要人物,和父亲,文中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在文中找出心理描写的句子并体会当时人物的内心世界。
(1)请同学在文中找出心理描写的句子。
(2)同桌之间互相读读自己找到的句子。
(3)点名说说这些描写哪些让你很欣赏,并有感情地朗读,听后进行点评。
2.思考下列问题。
(1)小时候,有一个观点,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是怎样得出这个观点的?从中可以看出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鸟叫、狗吠、虫唱、钟声、琴声这一系列的现象,然后通过自己的思考总结出来的结论。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2)父亲的表不是活的生物却能发出声音。听到表声后有什么反应?从这一系列的反应中可以看出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爱听声音,想伸手摸一摸表。父亲却不允许动,但是越不许动,越想动,但是不敢,因此心里很痛苦。好奇心强。)
(3)从对父亲提出的一些问题中,你认为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渴求知识、求知欲强)
三、深入学习重要句子的深层含义。
1.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表达了作者的惊讶之情,整段表现了弄清事情缘由之后的满足和愉悦。)
2.我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有疑惑,但是整段侧重于表现美妙声音带来的愉悦。)
3.课文中说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作者说了什么?为什么后来不说了?
(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儿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慢慢长大了,知道了其中的原理,所以不说了。)
四、拓展延伸。
1.童年的你对哪些事物产生过强烈的好奇心?当时你是怎么想的?
(提示:重点在好奇心的产生和探究的过程上。)
2.文章中多处使用了引号,说说它的作用。
(引号表示文中引用的部分,作用:表示引语;表示特定称谓;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表示否定和讽刺;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等。)
3.结合课文分析:为什么童年的事件是人生的珍宝?
(童年时好奇心很强,渴求知识,善于观察和思考,富有探究精神。)
4.作业:试着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将你的童年趣事写一写。
(提示:注意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

77d9a390196da6b6f076bbbdf6105daa.jpg
表里的生物
1ff188966da13a2ea5bf7d032aca788e.png 思考 观察 探索

c49a991505143a647a3a368b973fb6e3.jpg
1.课前设置预习方案,让学生搜集关于生物声音的相关情况,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教学时,重视学生自读自悟,引导学生在交流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方法,同时重视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回忆,提高学生的观察与思考能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24 19:25 , Processed in 1.100963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