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回复: 0

[六上] 语文园地六 教案

[复制链接]

8146

主题

22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5208
发表于 2025-10-10 04:5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课题
语文园地
课型
语文园地
授课
时间
1课时
教学
目标
  • 学习用多种方法读懂古诗句的意思。
  • 学习从一段话中看出作者的观点。
  • 学会乘公交车,选择合适的乘车方案。
  • 积累“五行、五谷、五音、五彩”具体所指。
教学
重点
学习借助注释、想象了解古代文化常识等多种方法读懂古诗句。
教学

学习从一段话中看出作者的观点。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新课
教学
(   )分钟
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语文园地六》(板书课题)【课件1:课题】
交流平台
一、交流学习方法
1.出示古诗《浪淘沙》
【课件2】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2.对照古诗,想一想自己是用哪些方法理解诗歌的?
3.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4.教师总结:我们学习了不少的古诗,大家都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具体总结如下,出示:【课件3】
  • 借助注释理解古诗中的字词。
  • 有画面感的诗句,可以通过想象去体会。
  • 多了解古代文化常识,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古诗词的意思。
(适时板书:注释  想象  常识)
二、完成阅读练习
  • 出示古诗  
【课件4】
戏问花门酒家翁
[]岑参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巧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沽:买或卖。首句的是卖的意思,末句的是买的意思。
花门:即花门楼,凉州(今甘肃武威)馆舍名。花门口:指花门楼口。
榆荚:榆树的果实。春天榆树枝条间生榆荚,形状似钱而小,色白成串,俗称榆钱。
  • 合作交流:学生用学过的方法自学古诗,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大意。
词句段运用
  • 分析提炼观点
  • 出示:【课件5】
  为了生活环境更舒适,人们在城市里种植了大量的花草树木。这些树木花草是城市的绿色卫士,守护着城市的环境。人们把它们比作城市之肺,是十分形象和确切的。因为这些绿色卫士,不仅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调节城市空气,而且能降低灰尘污染——叶子表面的绒毛和黏液能吸附飘尘,阻止灰尘微粒蔓延。
  • 学生读这一段话,读两遍。
  • 交流:这段话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 汇报,评价,指导:
  可以看出作者非常喜欢这些花草树木。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第一句话,作者围绕这个中心意思,从颜色和作用两方面来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从郁郁葱葱”“绿色卫士”“城市之肺这些词语也可以看出作者对花草树木的赞美。
(适时板书:抓住关键句  把握观点)
  • 选择乘车方案
1.学生自读词句段运用第二部分文字,明确时间和路线。
2.小组交流,选择合适的乘车方案。
  • 教师检查指导:
  • 时间:早上九点以前  路线:温泉镇——宋家洼
  • 乘车方案:早上六点钟先坐65路车从温泉镇到四通桥下车,然后坐86路车从四通桥上车到宋家洼下车。
日积月累
  • 根据拼音自读
1.出示:【课件6】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谷:稻、麦、黍、菽、稷
  五音:宫、商、角、徵、羽
  五彩:黄、青、赤、白、黑
2.学生练习读一读,记一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不懂的字。
二、教师适当点拨指导
1.五行是中医理论之一,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这一概念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运用于医学,用以说明脏腑的属性及相互关系;也用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来解释内脏之间相互滋生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2.平常俗称的五谷所指的五种谷物。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
3.五音最早的宫商角徵羽的名称见于距今2600余年的春秋时期,在《管子·地员篇》中,有采用数学运算方法获得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的科学办法,这就是中国音乐史上著名的三分损益法五音:唇、舌、齿、鼻、喉。(张炎《词源》)
4.五彩是黄、青、赤、白、黑,泛指各种颜色,这五种颜色从阴阳五行学说上讲,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时,分别象征东、西、南、北、中,蕴涵着五方神力。在明清两代得到发明和发展。主色调有红、黄、绿、蓝、黑、紫。

出示古诗,让学生对照古诗来说自己的学习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灵感,便于回忆。
出示课外古诗,安排学生合作探究,读懂古诗。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复习巩固刚刚学到的方法,在合作探究阶段又可以与同学取长补短,学到新的方法。
教师指导环节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这一学习方法。
板书
设计
注释  想象  常识
抓住关键句  把握观点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的教学,就是要以生活为主线,就是要让学生充分感知、体验生活,思索生活,理解生活,这样,学生才用真实的笔触表现生活,表现自我。因此,我们要教学生从小就接触和认识社会,观察社会生活,积累生活。
交流平台栏目的重点是教学生学会一些理解古诗的方法,学生从自己平常的学习经验出发,谈自己的学习体会。然后通过交流,互相学习,最后理解一首课外古诗,验证自己的学习效果。
词句段运用栏目有两项内容,一是从一段话中提炼观点,二是学习选择合适的乘车路线。教学此栏目,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发言,然后教师指导。
课堂教学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不仅积累了知识,而且学到了学习方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25 08:27 , Processed in 1.042347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