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回复: 0

[五上] 语文园地二(教案二)

[复制链接]

8146

主题

22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5208
发表于 2025-10-9 04: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 引导学生了解快速阅读的方法,交流自己的阅读见解,并能在今后的学习中学以致用。
  • 学会概括语句的主要意思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成语。
  • 引导学生朗读、背诵古今名人关于珍惜时间的名句,并谈谈对这些句子的理解及体会。
【教学重难点】
  • 如何结合实际运用最有效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速度。
  • 学习抓重点词语、结合句段等方法概括语段意思。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关于读书,古今中外有许多的名人都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同学们平时是如何读书的,是否做到了心、口、眼的一致?请大家跟随老师走进语文园地二,交流一下你们的阅读心得。
二、交流平台
1. 认真阅读交流平台中所介绍的几种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说说每一种方法中要点是什么,需要避免什么。
2. 分小组讨论、交流阅读方法:如何快速高效地读好、读懂文段?
3. 推选代表进行汇报。
4. 教师评议,指导方法。
(1)连词成句地读,避免数读、回读。例紧走搭石慢过桥,就不能将句子读散了;蔺相如坐车出去就不能回读成蔺相如坐车,坐车出去
(2)带着问题读、跳读,避免读读停停。读《将相和》一文,我们就可以带着问题阅读:将相为什么不和?最后又怎样和平相处的呢?这样很快就能梳理出文章的头绪,对理解文章的主题大有裨益。
(3)边读边想,圈出关键词句。这是目前用得比较多的一种方法。把有疑问的、模棱两可的、生僻的词句标记出来,弄清、弄懂,扫除阅读障碍,也可以大大地提高阅读效果。
(4)抓住中心句读。许多文章每段开头都有一个中心句,然后再围绕中心句展开行文,比如《搭石》第2、3自然段就分别用了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开启下文。
5. 教师选择本单元课文中的相关句段,学生进行现场演练。
三、词句段运用
出示句子一:
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 全班带着感情齐读句子。
  • 你是从哪里看出廉颇不服气的?怎样体会那种不服气的感觉?
  • 全班交流,教师指导补充。
  • 归纳总结:
(1)抓关键词理解。从有什么能耐”“反而”“爬到等词句中,可以看出廉颇对蔺相如的蔑视和不服。
(2)联系语言环境来理解。这是廉颇说的两句话,先说自己功高,紧接着说蔺相如无用,概括起来就是廉颇对蔺相如不服气
5. 结合第1句的分析,朗读第2、3句,学生交流评议。
师:除了抓关键词句、联系语言环境来理解句子的意思,我们还可以根据句子的作用、修辞等来理解句子的意思,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概括,从而提高阅读速度。
四、游戏:你来演,我来猜
1. 游戏规则:请四位同学上台,每人分发一张卡片,卡片上分别写着手舞足蹈”“闻鸡起舞”“掩耳盗铃”“回眸一笑4个成语,依次根据成语意思进行表演,不能说出成语中出现的字。下面的同学根据表演猜成语,并说说自己是如何猜出来的。
2. 游戏结束后,再请参加表演的四位同学讲讲自己看到卡片后如何理解并表演出来的。
3. 评议总结:通过大家的演和猜,我们知道了成语可以通过一定的情景再现出来,根据情景可以猜出成语,所以关键点是要弄清成语的意思。
五、日积月累
1. 出示名言警句,学生自由诵读。
2. 指名朗读,交流发现,谈感受。
3. 班级评议,理解句意,教师重点选两句正音、正义。
(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这是陶渊明《杂诗》中的一句,意思是说时间很宝贵,人的一生中没有多少像早晨那样珍贵的时间,时间不等人也不随人而改变,所以要自励自勉,珍惜时间。
(2)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选自毛泽东的《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告诫人们世间的事都是匆匆而过,天地不断旋转,光阴逼迫,一万年太久了,我们只能珍惜现在的时间。
4. 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积累。
5. 全班自由交流,谈谈自己是如何珍惜时间的。
【教学反思】
在本单元语文园地中,结合单元课文,学生交流感受了几种能够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也明白了阅读和理解是相辅相成的,但因为课堂时间有限,难以作深入了解,况且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训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25 08:30 , Processed in 4.959557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