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
板块
| 教学关注点
|
| 语文要素分解
| 教学策略设计
| 课外拓展链接
|
琥珀
| 精读
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 围绕“推测”和“依据”,引导学生对琥珀形成的过程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探究,从而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
| 央视“走近科学”栏目
《琥珀的诱惑》
《琥珀物语》作者:王文利
《我是怎样从琥珀中发现恐龙的》作者:邢立达
|
飞向蓝天的
恐龙
| 精读
写下不懂的问题,记录、梳理并试着解决。
| 学生先提问,先质疑,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进行汇总、筛选、整理,保存最有研究价值的“真”问题、“好”问题。“问——思——讲”构成本课学习的主线。
| 由“资料袋”引申开去,走向遥远神秘的恐龙世界和妙趣无穷的动物天地。
推荐:纪录片《飞向蓝天的恐龙》,对比阅读《恐龙在我们头上飞》,网站有“恐龙网”“自贡恐龙博物馆”等。
|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 精读
提出问题并和同学交流。
| 前沿科技,术语难懂。教师应鼓励学生就不懂的问题积极查找资料,并与同学分享,从而理解纳米技术的定义、作用和影响。
| 综合实践课程:身边的纳米技术(电子小报)
读写结合想象作文:《我设计的纳米》
有关纳米的绘本和科幻故事书
|
千年梦圆在
今朝
| 略读
查阅资料解决问题。
| 综合运用前三篇文本积累的学习体验,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
建议学生查找中国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增强自豪感、荣誉感,还可以搜寻、讲述实现航天梦背后的故事,获得感性认知。
|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
之《白昼流星》
电影《厉害了,我的国》
纪录片《辉煌中国》
|
口语交际
| 1.阅读课上的口语交际训练,如:假如你是一个解说员,会怎样简明扼要地介绍恐龙飞向蓝天,演化成鸟类的过程?(第6课 习题二)——学习“科普知识”,更要学习“如何介绍科普知识”。
2.口语交际课的“说新闻”活动,引导学生用清楚、连贯的话准确传达信息,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
习作
| 1.发挥“奇思妙想”,创想一种神奇的东西;
2.能够借助图示,清楚地介绍这个神奇的事物;
3.听明白同学的建议,采纳你认为合理、可取的进行修改。
|
语文
园地
| 1.前置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即在课文学习之前提供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几个基本方法,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2.通过“作比较”的方法介绍一项事物,一种方式是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随机迁移,进行读写结合的小练笔;另一种方式是学文之后集中进行习作指导与专项训练。
|
快乐读书吧
| - 推荐阅读《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读物,是本册教材“科普”单元语文要素的延伸和巩固。
- 通过阅读,学生不但可以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产生探索科学世界的兴趣,而且可以反复练习课上习得的提问策略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阅读科普作品时,遇到不理解的科技术语,可以选择恰当的方法自主解决;对于书中谈到的一些科学问题,建议查找最近的研究动向和最新的研究成果,紧追科技发展的崭新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