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回复: 0

[四下] 9 短诗三首

[复制链接]

8146

主题

22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5208
发表于 2025-10-7 11:3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课题
短诗三首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漫、涛2个生字,读准”“等音变和易误读字音,会写繁、漫等8个 生字,理解漫灭”“思潮等词语。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歌韵味,熟读成诵。
3.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4.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
重点
体会诗歌的韵味。
教学

展开想象,体悟情感,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漫、涛2个生字,读准”“等音变和易误读字音,会写繁、漫等8个 生字,理解漫灭”“思潮等词语。
2.初读课文,读出节奏。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钟
一、导入课题,释义诗题
1.出示课件2
纸船 》——寄母亲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这是冰心先生的一首小诗。让我们一起朗读欣赏。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冰心先生的三首短诗。
2.(板书课题:繁星)学生齐读课题繁星。解释繁星,指导书写字,上下结构,注意下面的绞丝底写的宽一些,上面的部分写得扁一些。出示课件3
3.诗集介绍:出示课件4
《繁星》:是冰心的第一部诗集,诗集收入诗人1919年冬至1921年秋所写小诗164首,最初发于北京的《晨报》。《繁星》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总的说来,它们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将母爱、童真、自然融为一体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4.今天,我们就和作家冰心先生一起,体会母爱、童真、自然的美好。
5.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出示课件5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散文家,社会活动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1919年8月的《晨报》上,冰心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
1923年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1946年在日本被东京大学聘为第一位外籍女教授,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于1951年返回中国。1999年2月28日21时12分冰心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被称为“世纪老人”
   
  
谈话导入,解释题目,介绍作品和作者背景,有助于理解课文,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词
1.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2.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1)读准字音
出示课件6:词语
漫灭 波涛 繁星 藤萝 膝上 躲到
自由读,指名读。
师生共同指正读音:注意读准前鼻音漫、繁 ,后鼻音,读准易错音
  • 指导书写【出示课件7】
重点指导藤 膝
上窄下宽,上面的草字头的一横要写长一些。下面的部分是,不是
左窄右宽,右边的部分,需要注意,上面是个,撇捺要注意避让穿插,下面不是
(3)理解词语出示课件8
漫灭:磨灭,模糊不清。
回忆:想过去的事或指回想;反省。
藤萝:又名紫藤萝,是优良的观花藤木植物,缠绕茎,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总状花序,春季开花,花淡紫色,具有优美的姿态和迷人的风采。
思潮:某一时期内在社会上流行的思想倾向脑海里涌现的念头
清响:清脆的响声。
三、有板有眼,读出节奏
环节一:朗读《繁星》(一五九)出示课件9
1.发现韵脚:发现”“,了解同字成韵。
2.读出节奏:指导分句朗读,读出分句间的强弱对比,感受现代诗高低起伏的节奏。
环节二:朗读《繁星》(七一)出示课件10
1.发现特点:发现无韵诗,句式相同,节奏相仿的特点。
2.读出节奏:指导朗读母亲的膝-上--读出节奏,引发思考。
环节三:朗读《繁星》(一三一)出示课件11
1.比较思考:现代诗与古诗之间的异同,发现诗
2.读出节奏:感知”“”“”ɑnɡ的韵脚,了解同音成韵,关注问号的语气,读出节奏。
3.情境朗读:师生合作,接读哪一……?排比句式,理解思潮
过渡:读着读着,你不仅发现了现代诗的节奏,你还发现了现代诗的什么特点呢?预设:发现现代诗押韵的特点。
预设:我发现现代诗字数不要求相同的特点。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理解词语,从字的音、形、意入手,可以提高自学能力。
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由学生相对熟悉的古诗入手,与现代诗形式与内容异同的比较,培养学生思辨的能力,通过探究学习,初步发现现代诗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相对自由的特点。在读中理解词语的意思,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节奏。
课堂小结或拓展延伸
四、课堂小结出示课件12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字词,读通了诗歌。初步了解了诗歌的一些特点。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三首诗歌的内容及表达的情感。
课堂作业新设计出示课件13、14
1.下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qī)上。
B.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tāo)的清响。
C.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cháo)里。
2.下边句子中的/表示朗读的节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B.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C.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漫灭(   ) 清响(   ) 回忆(   ) 思潮(   )
【答案】
1.A  2.A 3.漫灭磨灭 清响响声 回忆记忆 思潮思绪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歌韵味,熟读成诵。
2.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3.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钟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1.检查,指名学生有节奏地朗诵三首短诗。
2.谈话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领略了《繁星》蕴含的爱与真,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跟随冰心先生走进诗歌的意境,去感受一下自然的美好,母爱的伟大。出示课件16
复习检查环节的设计,既是为了与上节课做好衔接,又是让学生重温诗歌的美好意境,激发情感,为学习新课做准备。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有声有色,读出想象
环节一:想象《繁星》(七一)出示课件17
这些事——
是永不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1.延长顿逗: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展开想象。
2.补白想象:指导破折号和”“”“停顿并增加音长,仿照朗读。想象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作者在做什么。
预设:作者漫步在月明的园中,走到了藤萝的叶下,趴在母亲的膝上,听母亲讲美妙的故事。
3.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唤起了你怎样的感受?
(一种闲适、温馨、充满母爱的感受。)
  • 理解词语:通过补白想象理解“永不漫灭”的含义。
预设:永不是对美好童年的回忆永不漫灭,对母亲的依恋,对母爱的回忆永不漫灭。
(板书: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5.情景朗诵:教师引导学生,想象情景积累背诵。
环节二:想象《繁星》(一五九)
出示课件18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1.诗中两个风雨有什么不一样?
(1)天上的风雨是指什么?
预设:狂风暴雨、倾盆大雨、暴雨如注……
引导学生朗读重音,分角色朗读,想象风雨景象。
(2)心中的风雨又是指的什么呢?
(预设:困难、挫折、痛苦……)
(板书:风雨:狂风暴雨 困难 挫折 痛苦 )
作者冰心此时心中的风雨又是指的什么?
预设:学生课前搜集资料如下:出示课件19
(1)1900年出生的冰心,从小便体弱多病(2)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革命对于11岁的冰心来讲是可怕的,是枪林弹雨,是无家可归……
2.过渡:现代诗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想象,你又发现了现代诗的什么特点
三、有情有思,读出情感
环节一:悟情《繁星》(一五九)
1.品读风雨:在补白想象的基础上,感受母亲怀抱中浓浓的母爱。
2.体会情感:结合作者经历,理解心中风雨的内涵,通过复沓朗读体会情感。出示课件20
(1)1900年出生的冰心,从小便体弱多病,每次生病就会想起,母亲啊……
(2)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革命对于11岁的冰心来讲是可怕的,是枪林弹雨,是无家可归……想到这些冰心有些害怕,她会说,母亲啊……
(3)1921年,经历人生风雨的冰心出版了她人生的第一本诗集《繁星》,她把对母亲的爱写在这首诗中, 母亲啊……
风雨是景象,是心情,更是对母亲怀抱的依恋。
(板书:心情、对母亲的依恋)
环节二:悟情《繁星》(一三一)
1.情景朗读:播放海浪声音,情景朗读体会作者对大海的挚爱之情。
2.体会情感:补充资料,体会大海对作者写作带来的灵感与思考。出示课件21
(1)我的童年是在海边度过的。我特别喜欢大海,所以,在我的早期作品中经常有关海的描写。--《冰心自传》
(2) 每次拿起笔来,头一件事忆起的就是海。--《往事》
大海是作者写作灵感的源泉,是心灵寄托的地方,作者对海眷恋、感激……
(板书:对大海的眷恋、感激)
3.共同诵读:伴着海浪声,引导学生诵读诗歌,内化背诵。
环节三:悟情《繁星》(七一)
出示课件22
这些事——
是永不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1.品悟月明:月是中国人心中的共同的情怀,举头望明月……月明时分又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2.体会情感:母亲给予我们生命,养育我们长大,谁言寸草心……母亲的膝上感受到什么呢?
预设:是一种依恋的感觉。
预设:趴在母亲膝上是一种安全、温馨的感觉。
四、情动辞发,仿写《繁星》
1.仿写诗句,唤起自我感受。
出示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出示课件23
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仿照着写一写。
这些事--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   )的(   ),
藤萝的叶下, (   )的(   ),
母亲的膝上 (   )的( )。
2.教师巡视,相机评价。
3.朗读仿写,分享自创繁星
4.朗读成诵,齐背三首《繁星》。

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通过探究和读出节奏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理解永不漫灭”“风雨等词语的含义,领悟诗歌的内容。为升华情感做支点
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通过读出想象为支点进一步探究发现现代诗的情感。初步感知现代诗的意境,触景生情,情动辞发,反复朗读,层层递进体会诗歌的情感,同时将积累背诵巧妙融于情境之中。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  )分钟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出示课件24
   1.学习冰心先生的诗,被她浓浓的对母爱的赞美之情,对大自然的顶礼膜拜所打动。
2.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朗读现代诗集《繁星春水》,摘录喜爱的现代诗写清作者和出处,和家人或朋友一起分享,开展班级诗歌朗诵会。

课堂总结使学生又一遍回顾了课文明确了中心,升华了感情。
   
板书
内容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出示课件25
风雨: 狂风暴雨
繁星         困难 挫折 痛苦
心情、对母亲的依恋
对大海的眷恋、感激
课堂作业新设计出示课件2627
形近字组词
(   )   (    )   萝(    )  膝(   )
(   )  (    )   箩(    )  漆(   )
二、阅读繁星(一五九),回答问题。
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
心中的风雨来了,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心中的风雨指什么?

3.诗中的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三、填空
冰心,原名,福建长乐人。中国诗人,(年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散文家社会活动家。笔名冰心取自
【答案】
漫步   藤萝   萝萝卜   膝膝盖
慢慢 腾飞   箩箩筐   漆漆黑
二、1.鸟儿躲到它的巢里,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 困难 挫折 痛苦
3.对母亲的依恋和热爱之情。
三、谢婉莹  现代 一片冰心在玉壶。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 注意朗读的教学。
通过有梯度有层次探究式学习,读出节奏,感受现代诗的音乐性;读出想象,体会现代诗的艺术性;读出情感,感受现代诗的人文性,在反复朗读中发现现代诗的特点。            
  • 注意读写训练。
学习现代诗特点,将习得的特点落实到笔端仿写现代诗,鼓励孩子大胆创作,激发对现代诗的喜爱之情,通过综合性学习摘录积累,分享交流将现代诗融入到生活中。
不足之处:
面对学生出色的表现,不能及时地找出更为合适的评价用语,有时候,明明知道学生表现很好,但却急于找不到合适的话语进行评价。那些用惯了的“你真棒”“好极了”等,在我看来一遍足以,如果反复使用则会变枯燥无味,失去了表扬的意义。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从指导者的角度出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认真学习课堂评价语言,争取恰如其分,及时到位地评价学生。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繁星》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诗集里。总的来说,它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与赞扬;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与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在艺术上,冰心以童心关照一切,诗歌美在清纯,美在朦胧,美在含蓄。教学过程中可以立足反复朗读感悟,想象画面,品味生活,感悟情感,在构建立体的画卷中,领略短诗的美。
引导学生不断深化对现代诗歌的认识感受诗歌的魅力,培养学生发现美,激发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学习兴趣。在富于乐感的反复朗读中,让学生体会现代诗的节奏,进而展开想象,体会情感,感受阅读诗歌的乐趣。
【作者介绍】
(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原名谢婉莹。祖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童年在山东烟台度过。1913年全家迁至北京。五四运动爆发,她受到很大影响,从1919年9月起,以冰心为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如《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杀人》《去国》等,在社会上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1921年加入研究会,这时作品多围绕着母爱、童心和自然美描述,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又写出了短诗集《繁星》和《春水》,为文坛瞩目。1923年8月赴美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研究院读书,不久因病住疗养院七个月。这时期代表作有《悟》《寄小读者》等。1926年得文学硕士学位后返国,先后任教于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平女子文理学院。1931年的小说《分》、1934年的《冬儿姑娘》等作品中都表现出对于爱的哲学的深化和突破。1946年,与丈夫吴文藻同往日本,应邀在东京大学教课。l951年秋回国。解放以来相继出版、小说、集《小桔灯》《樱花赞》《再寄小读者》等。自1954年以爱的哲学为主题,代表作有《超人》《烦闷》等。冰心除创作外,还翻译过一些外国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永不漫灭的回忆
永不漫灭的回忆的中心词是回忆,在此可理解为往事;题目关键词是表修饰的永不漫灭,在此可理解为难以忘记、铭刻在心因此,可转换为铭刻在心的往事这些事的指代内容:一是月明的园中,即自然之趣;二是藤萝的叶下,即童心童趣;三是母亲的膝上,即母爱及亲情.
【与课文相关的其他资料】
人物评价
在这里,我们觉得冰心女士所谓人世间只有同情和爱怜,人世间只有互助和匡扶,”——这样的理想的人世间,就指的文艺元素之一的微笑;所谓的人生的虚无就指苦难的现实,就意味着所谓的泪珠。而且她明白说:我要讴歌理想的,我不愿描画现实赚取人们的泪珠。(
有你在,灯亮着。一代代的青年读到冰心的书,懂得了爱:爱星星、爱大海、爱祖国,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我希望年轻人都读一点冰心的书,都有一颗真诚的爱心。
一颗善良美丽的星辰陨落了,而她的光芒,将永远留在几代人的心里……”
冰心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宽广人性是它的生命力,虽然作品数量很少,而且没有长篇,但冰心那富有声音的作品,以及对人性的一种侧面的仔细的洞察,就像《》一样,赋予我们以温暖心房的光芒。([日本]萩野修二)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读拼音写汉字
fán xīnɡ    xī shànɡ    bō tāo   duǒ dào
(     )    (     )  (    )  (     )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的回忆    ()的园中   ()的叶下   ()的清响
三、把下列句子换个说法,使意思不变。
1.哪一颗星没有光?

2.哪一朵花没有香?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重点片段品析。
   这些事——
是永不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1.月明时分又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2.体会情感:母亲给予我们生命,养育我们长大,趴在母亲的膝上感受到什么呢?


3.仿照着写一写。
这些事--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 )的( ),
藤萝的叶下,             ( )的( ),
母亲的膝上。             ( )的( )。
思维创新大拓展
母亲节到了,你有什么话想对母亲说?如果让你选择一首小诗为母亲诵读,你又会选择哪一首?快来表达你对母亲的爱吧!


参考答案:
一、繁 星   膝上   波涛  躲到  
二、(永不磨灭)    (月明)   (藤萝)  (波涛)
三、1.一颗星都有光。2.一朵花都有香。
四、1.月明时分寄托着对母亲的深深的思念。
2.我们感到温暖、安全、幸福。
3.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阳光下 )的(校园 ),
   (安静 )的(教室 ),
   (喧腾 )的( 操场)。
  • 我想说:“母亲,您辛苦了,我爱您!”
游子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25 22:48 , Processed in 1.260576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