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回复: 0

[三上] (教案1)听听,秋的声音

[复制链接]

8146

主题

22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5208
发表于 2025-10-6 03: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 听听,秋的声音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妙。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学重难点:
  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教前准备:
课件,布置学生搜集秋天的声音。
教学过程:
激趣,谈话导入
  同学们,现在已经是秋天了。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有关秋天的景物图片,我们一起看看。怎么样?
秋天太美了。其实秋天不仅有这么美丽的景色,还有美妙的声音。有位作家就把这声音写成了一首诗,今天我们就来学学他的诗——板书:听听,秋的声音。齐读课题。
比较:与“听,秋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
  (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课题用两个“听”,是要仔细地听,认真地听,安静地听,才能听到秋的声音。)
二、初读诗文
1.请大家轻轻打开语文书7课。请看看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和56课有什么不太一样?那与4课古诗又有什么不同呢?
   (让学生认识现代诗,了解诗节。)
2.那秋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呢?听读课文(出示课文朗读示范)
3.学生练习朗读:
a.分组读。(14组分别读14小节,男女生分别读56小节。)
    b.全班读,矫正叮咛、音乐厅的读音。
    c.配乐朗读。
三、品读想象,体会交流
1.学生自学课文,老师给你一点提示:
  自己小声地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碰到不懂的可以翻翻工具书,问问别人。
  2.作者听到了哪些秋的声音?请用画出来。板书。
3.在这些声音中你最喜欢哪种呢?找到你最喜欢的那一节读读,边读边想像,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同桌互说。
  (1)品读第一节
  问:a为什么喜欢?你好像看到什么了?黄叶会怎么道别?
  b.这么美妙的声音背下来了吗?指名,齐背。
  (多种形式的读,读熟,为后面的仿做准备。)
  (2)品读第二节
  我们一起来听听。听蟋蟀声。读出你的喜欢。评读。
  (3)品读第三节大雁句
  这句中有没有不懂的?大雁会对它的好朋友叮咛些什么呢?
  每天早上,当你背起书包上学时,妈妈会对你怎么说呢?(指名说)
  妈妈一遍又一遍地说,这就叫“叮咛”。那大雁要飞往南方过冬去了,又会对它的好朋友叮咛些什么呢?
  留在这儿的好朋友听到大雁的话心里会感到多么温暖呀。这就叫“暖暖的叮咛”。齐读。
  (读好“暖暖的叮咛”是学生理解字词的需要,也是为感受“秋的温暖”作铺垫。)
  (4)秋风句
为什么喜欢?丰收了,田野会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读出你的感受。
四、仿写诗歌,升华理解
  1.读第一三小节。
  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也好像来到了大自然,看到了一望无际的田野,看到稻子成熟了,在对着我弯腰;甘蔗成熟了,在向我点头;果园里,苹果、梨子、桔子、葡萄都在向我微笑;还有呢,黄叶正在与大树告别;蟋蟀正在说,再见了阳台;大雁正在叮咛白云哥哥,别冻着注意保暖……多么美妙多么温暖的秋的声音啊!一起来读读第一三小节。(配乐)
  2.引读第四五节。教师配乐范读。
  评读。谁愿意像老师这样读读?
  知道老师读这段时为什么越来越喜悦,越来越高兴吗?
  是啊,从每一片叶子,每一朵小花,每一滴汗水,每一颗饱满的谷粒里,我们都感受到了秋,感受到了秋的声音,感受到了秋的美丽、秋的丰收、秋的温馨和喜悦。让我们带着这种温馨与喜悦一起再读读第5节。
  (让学生在体会老师读的过程中,感受秋的美丽、秋的丰收、秋的温馨和喜悦。这种感受让学生用朗读的形式来表现。)
  3.秋的声音还有很多很多,让我们每位同学都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再仔细去听听秋的声音。想想看,秋天还会有哪些声音?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声音,仿照课文第一、二小节的样子写下来。
  选派代表诵读,给学生配上音乐。
  (这是学生对“秋”的深入体会,也是体味语言、运用语言、积淀语言的契机。)
  4.小朋友都很有心,都用心体会到了、用心听到了各种各样秋的声音。是啊,秋的声音也在每一个石榴上,在每一……大自然处处有秋的声音。难怪作者说:(师引读第六节)。我们听到了秋的声音,开心吗?一起再读第六节。
总结
  秋的声音,在大自然中,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让我们再次来感受秋声带给我们的喜悦吧!配上音乐一起读读整首诗,会背的可以背。
板书设计
                        黄叶      道别
                        蟋蟀      告别
  7 听听,秋的声音      大雁      叮咛  
                        田野      歌吟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25 08:16 , Processed in 1.525322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