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回复: 0

[二下] 15.古诗二首 教案

[复制链接]

8146

主题

22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5208
发表于 2025-10-6 01:4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b60defd24778d21e45a08c80f2dfe17.png
教学
要求
1.会读、会写本课的生字。
2.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朗诵古诗,想象美丽风景的画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感受祖国壮美的河山。
重点
难点
1. 学会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在诵读中培养热爱祖国壮美河山之情。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5ebed35cc1492cda56c076af29bb9225.jpg
(xiǎo)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sònɡ 杨万里
()(jìnɡ)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句导读: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的西湖与其他季节有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释义: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
接天莲叶无穷,(yìnɡ)日荷花别样红。[句导读: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随着湖面而伸展到尽头的荷叶与蓝天融合在一起,阳光映照下的朵朵荷花,红得那么娇艳、那么明丽。
释义: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的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诗人抓住了这盛夏时特有的景物,概括而又贴切。这种在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笔墨,给读者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
(jué)  
[(tánɡ杜甫()
两个黄鹂()(mínɡ)翠柳,一行(hánɡ)白鹭()上青天。[句导读:这两句诗人以不同的角度对这副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翠是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生机时的颜色。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幅非常明媚的自然画卷。
释义: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窗含(hán)西岭(lǐnɡ)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句导读:第三句间这一,表现出积雪初融之际湿气润泽了冬冻过的窗棂,这更能写出诗人对那种带着湿气的早春生机的感受。第四句中的,正好写出了诗人这种处于希望与失望之间的复杂心情。
释义: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赏析:这首诗以清新轻快的景色寄托诗人内心复杂的情绪,构成一个统一的意境。一开始表现出草堂的春色,诗人的情绪是陶然的,而随着视线的游移,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便触动了他的乡情。21·cn·jy·com

33b011961e15af6321b2f0b098e6080c.jpg

453a26ace75d16ecc412f9ce984ece5d.jpg
1. 学习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诗词大意,背诵古诗。

c2378b97e7b5e3684fd8631d14147c22.jpg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5cf762abc1c1f0d39ee7fe6862c89724.jpg
 激趣导入,作者介绍
1.: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历来就被人们称为人间天堂,你们知道杭州这个著名的景点吗?(出示西湖美景图片)
有人把它比作图画,有人把它比作美女,无论是谁,都被它的美丽所折服。古往今来更是有很多文人墨客用佳句来赞美它。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西湖的古诗。(板书: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杨万里,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称为诚斋体。著有《诚斋集》等。
 自读古诗,解决字词
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记应重点注意的地方,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
朗读指导:
晓出/净慈寺//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提示:的读音是ci,不要念成了zi
是的韵母是ing,不是in
同学们在朗读的时候要按照划分的节奏来读,语速稍慢,读出对夏天西湖的赞美之情。
学生反复读诗。接受快的同学可以试着背诗。
2.进行自学,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学生汇报交流。
:=+ =+ =+
3.教师针对难写字进行指导。
4.教师对诗句中的重点词语作解释。
晓出:太阳刚刚升起。
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杭州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毕竟: 到底。
六月中:六月中旬。
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相同。
接天:像与天空相接。
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品悟古诗
1.有同学说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背诗,那么这首诗大意讲的是什么呢?
学生汇报。(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时节,此时的风光与四季不同。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好像与天相接,在太阳的映照下荷花显得格外艳丽鲜红。)2-1-c-n-j-y
2.板书: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这句话是不是很突兀?这句诗描写了什么?(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我们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
(1)自由读读古诗,你会有很多的发现的。
(2)学生自由读诗。
(3)你看到了什么?生汇报。
(4)你能把你看到的这些带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文。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等字眼体会夏季西湖的美景。
(5)这一句寓情于景,反映了作者什么心理?
作者借风景说明自己对林子方的情感也不相同。
(6)你还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吗?
3.板书: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承接上一句,西湖美景和别处不一样,有什么不一样的?(这句诗是具体说明)
(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好像与天相接,在太阳的映照下,荷花显得格外艳丽鲜红。表现出作者的情感和这莲叶与荷花一样美好。)21*cnjy*com
(2)诗句描绘的画面有哪些色彩?
(蓝色的天空,碧绿的荷叶,红红的荷花。)
(3)读了这一句,你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吗?
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总结:诗人在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没有叙友谊,更没有抒发离愁别绪,而是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婉转地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板书:寓情于景)
 拓展延伸,作业布置
1.六月的西湖,碧绿的荷叶上面,点点荷花显得格外的红艳。这样的美景你一定也想看到吧。背诵这首诗,了解这首诗的意境。
2.描写荷花的诗句还有很多,请大家课下搜集至少两首描写荷花的诗句,抄写在自己的摘抄本上,还可以给诗句配上自己的画哟!

2734020245c20a8e184e16d62a5c1413.jpg
  1.激趣导入,激发兴趣。想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要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授课。教学一开始,教师可以先出示一组西湖美景的图片,让学生点评西湖美丽的景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相机导入本课的学习。 2·1·c·n·j·y
2.运用读来解决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多种方式读,在读的过程中对生字和诗句加以指导。
3.通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来把握诗句的内容。在解决了重点词语的意思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理解诗句的意思。
4.激发想象。在这首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读诗句,并运用西湖美景的图片,引导学生的想象,让他们仿佛身在其中,产生美的感受。

046d7d021452c7c33d0af21c82351377.jpg

453a26ace75d16ecc412f9ce984ece5d.jpg
1.学习古诗《绝句》。
2.正确读写诗中的生字。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绝句》,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欢快的心情。

c2378b97e7b5e3684fd8631d14147c22.jpg
多媒体课件。

5cf762abc1c1f0d39ee7fe6862c89724.jpg
 知诗人,解题意
同学们,我们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的美称,是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他就是杜甫。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板书:绝句)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关于作者,你知道多少?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21cnjy.com
2.题目绝句是什么意思?
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四句一首,短小精萃。它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中国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绝句一词最早在南朝的齐、梁时代就已出现。陈代徐陵的《玉台新咏》收有四首五言四句的诗,不知作者名字,题为古绝句。此时的绝句是指五言四句二韵的小诗,并不要求平仄和谐。绝的意思是断绝,古人用四句一绝的四句诗来完成一个思想概念。绝句分为律绝和古绝。律绝是律诗兴起以后才有的,要求平仄。古绝远在律诗出现以前就有了。
3.请大家轻声读一遍古诗。用手中的工具书查一查,理解诗句的意思。
两个/黄鹂//翠柳,一行/白鹭//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创设情境,细读古诗
1.学习第一句诗两个黄鹂鸣翠柳
(1)如果给诗配上画,按照诗句的描绘,应该先画什么?(黄鹂)
(2)诗中那活波可爱、小巧玲珑的黄鹂鸟在什么地方?(柳树间)
教师出示柳树图片。
诗人是用哪个字来形容柳树的?()
可见此时正是早春时节,那黄鹂鸟在翠绿的柳树上做什么?(鸣叫)
那么你们想一想,美丽的黄鹂鸟会在翠绿的柳树间怎样地鸣叫呢?(欢快地、自由自在地)(板书:两个黄鹂鸣翠柳)
2.学习第二句诗一行白鹭上青天
(1)诗人正陶醉于黄鹂鸟悦耳的鸣叫声中,忽然眼前出现了白鹭。教师用课件展示白鹭图片,并介绍白鹭。
  白鹭是一种水鸟,浑身羽毛洁白,在天空中飞翔的身姿十分优美。
(2)诗中写的是一只白鹭吗?(不是)哪个词告诉你的?(一行)这一行排列整齐的白鹭正飞向哪儿?(青天)青天是什么意思?(蔚蓝的天空) www-2-1-cnjy-com
(3)洁白的白鹭飞向蔚蓝的天空,这样的画面真美啊!让学生们想象一下这样的画面。齐读第二句,读出画面的美。(板书:一行白鹭上青天)www.21-cn-jy.com
3.体会诗境。
诗人作诗用语简洁明快,画面里的色彩,诗中都体现出来了,你找到诗中表示颜色的字了吗?(黄、翠、白、青) 诗人通过这两句诗将一幅早春美景图展现在我们面前。
4.学习第三句窗含西岭千秋雪
(1)春意浓浓,生机勃勃,诗人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这时他一抬头却又被另一处景物所吸引,是什么?(是远处的西岭雪山。)21·世纪*教育网
(2)西岭是位于成都西边的岷山,那里的积雪终年不化,所以诗人称之为千秋雪
是包括,囊括的意思。,显示了透视的眼光,作者是把西岭之雪和方形的窗口放在一个平面上来欣赏,如同油画的框,西岭千秋雪则是框中的画,这么高的山可以像油画一样含在小小的,可见西岭之远。(板书:窗含西岭千秋雪)
5.学习第四句门泊东吴万里船
(1)诗人向近处看,又看见门前的什么?(船只):船是停着还是行驶着?(停着)你是从哪个字知道的?()就是停泊的意思。来自哪里的船?(东吴)【来源:21cnj*y.co*m】
(2)因为从东吴到四川成都非常遥远,所以诗中用了一个词——万里。现在大家明白这句诗的意思了吧。(门前还停泊着万里外东吴来的船只)(板书:门泊东吴万里船)
6.让我们一起用愉快的语气齐读这首诗吧!
 横纵观,拓视野
除了这首《绝句》之外,还有两首杜甫的绝句供大家参考,希望同学们课下学习一下这两首诗。
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2734020245c20a8e184e16d62a5c1413.jpg
  1.引导阅读。诗歌的朗读是需要划分节奏的。由于这首诗中没有难懂的词语,所以在这首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划分诗句的节奏,让学生依据节奏朗读,读出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味。21*cnjy*com
2.创设情境。运用诗句所提供的画面,引导学生想象,从而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诗句,从而理解诗句。【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拓展视野。绝句不是诗的名字,因此绝句有很多。通过设置这个版块,让学生对古诗有一个新的了解。

d5d2d0ea1ae8dd87ada507cec0e37d7e.jpg
  15 古诗二首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虚写寓情于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实景)   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对偶远近动静)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21教育网

d49c3294d60211631e23755fb56241a9.jpg
1.读拼音,写词语。
shuǐ(湖水) lián huā(莲花) qióng rén(穷人) hé (荷叶)
jué duì(绝对) hán xiào(含笑) shān lǐng(山岭) dōng (东吴)【出处:21教育名师】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接天莲叶无碧。穷:
(2)映日荷花别样红。别样:另一样,不同
(3)东吴万里船。泊:停泊
3.填空。
《绝句》这首诗中描写色彩的词语有黄、翠、白、青;描写动作的词语有 鸣、上、含、泊;表示数量的词语有两个、一行、千秋、万里 【版权所有:21教育】
4.我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的意思。
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时节,此时的风光与四季不同。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好像与天相接,在太阳的映照下荷花显得格外艳丽鲜红。
5.描写景物的古诗很多,请你把你知道的一首写在下面。
示例: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e76f2d6f84fd60fed5c0512a33084e84.jpg
1.教材分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首七绝。此诗通过描写六月西湖的美丽景色,婉转地表达了对友人林子方的眷恋之情。首二句以毕竟二字领起,一气而下,既协调了平仄,又强调了内心在瞬间掠过的独特感受。然后顺理成章,具体描绘这使他为之倾倒与动情的特异风光,着力表现在一片无穷无尽的碧绿之中那红得别样、娇艳迷人的荷花,将六月西湖那迥异于平时的绮丽景色,写得十分传神。诗的后两句是互文,文义上交错互见,使诗句既意韵生动,又凝练含蓄。
《绝句》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课文中选的是杜甫《绝句》诗组中的第三首。是杜甫在听闻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心情愉快所作。 前两句诗人对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后两句诗人因见吴船而想念故乡。
2.《绝句》精彩片段
(1)比较读。板书: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雪,门泊东吴船。
读一读,与原句比较一下,哪个写得好? 为什么这样说?帮助学生明确这首诗的朗读停顿及重音,并完成下列板书: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前两句声色兼美)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后两句意境开阔)
(2)表演读。播放课前制作好的配乐朗诵录音,让学生欣赏。随后要求学生和着音乐诵读,要求他们把对古诗的理解用适当的语气和动作表现出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25 07:58 , Processed in 0.881156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