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 课型
| 讲读课文
| 授课
时间
| 2课时
|
教学
目标
| 知识与能力
1.会读“慌、辨”等13个生字,会写本课“指、针”等9个生字,会写“野外、大自然”等12个词语。能积累“慌、辨”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稀、稠”等词语的意思。
3.能说出课文里介绍的几种“天然的指南针”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教师检测、小组合作、朗读实践等多种形式,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通过两两交流、小组合作等活动,让学生不仅理解课文,也可体验到协作学习的方法,提高评价与协作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激发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
教学
重点
| 1.会读“慌、辨”等13个生字,会写本课“指、针”等9个生字,会写“野外、大自然”等12个词语。能积累“慌、辨”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稀、稠”等词语的意思。
3.能说出课文里介绍的几种“天然的指南针”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
|
教学
难点
| 能说出课文里介绍的几种“天然的指南针”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自然的兴趣。
|
教学素材
| 1.字词卡片。
2.多媒体课件。
|
第一课时
|
教学
目标
| 会读“慌、辨”等13个生字,会写本课“指、针”等9个生字,会写“野外、大自然”等12个词语。能积累“慌、辨”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
教具
准备
|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
教学设计
| 设计意图
|
导入
( )分钟
| 一、激趣导入,初步感知
1.小朋友们,假如你一个人在大街上迷了路,你会怎么办?(问别人,看路牌,看地图……)那如果你们在没有人烟的野外迷了路怎么办?今天我们学习《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大自然会告诉我们许多辨别方向的好办法。
2. (出示课件1)板书课题《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
设置各种问题,引入本课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探究欲望。
|
新课
教学
( )分钟
|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教师要求学生自己大声朗读诗歌,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词要多读几遍。
2.教师指名学生回答: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
3.检查自学情况
同学们读得真不错,诗歌里的生字词同学们都记住了吗?老师来考考大家吧!
(1)含会认字的词语。(出示课件2)
慌张 分辨 忠实 向导 一盏 稠密 稀少 沟渠
师:同学们先自己读一读,读不准的字请教一下同桌。(学生自由读)都读完了吗?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读,即时纠正发音)恩,看来同学们读的都挺不错,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全班齐读)
(2)会写字读音指导(出示课件3)
指 针 帮 助 导 永 碰 特 积
师:只剩下生字啦!同学们还认识他们吗?自己读读看。(学生自由读)好,谁自告奋勇起来读一下?注意,老师指哪个字你就读哪个,好吗?(指名读)同学们说他们读得好不好啊?我相信其他同学一定也很棒,咱们来开火车读吧?(开火车读)
(3)识记生字
师:同学们真聪明,记得这么快!那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他们的呢?(学生回答)
识字方法:(出示课件4)
找反义词识字:稠——稀
联系实际识字:针——《铁杵成针》,忠——“我们要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形近字:忠——志 盏——盛
同偏旁:积 稠 稀
利用形声字识字:稀 忠
翘舌音:忠 盏 稠
教师重点指导:盏
5.指导写字
(1)学生自读生字,观察,谈发现。
(2)教师示范,重点指导。
(课件出示5、6)“助”:左右结构,左边“且”最后一笔是提,不能写成横;右边“力”撇要写得舒展。(教师边示范边讲解)
“导”:“巳”不是“已”,要封口,“寸”字要写稳,托住上半部分,竖写在竖中线的右边。
“特”:左边是“牛”,最后一笔要写成提,右边是“寺”,第三笔的横要写得长些。
禾字旁:上撇要短而平,最后一笔捺变点。禾木旁在左边时,字形一般为左窄右宽,如:积稠稀。
(3)学生练写,教师巡回指导。
| 这一环节的设置,为学生的预习提出了要求,明确了接下来的目标。多种方法识字,锻炼了学生的分类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 )分钟
| 三、作业巩固(课件出示7)
1.巩固强化
读一读、记一记(课本78页)
慌张 惊慌
分辨 辨别
忠实 忠诚
向导 导游
永远 永久
2.抄写生字,并预习课文。搜集辨别方向的方法。
| 巩固这节课所学知识,为下节课做准备。
|
课堂作业新设计
|
1.看拼音写汉字。
bāng zhù xiàng dǎo tè xū jī xuě
è
2.比一比在组词。
中( ) 导( ) 慌( ) 积( )
忠( ) 异( ) 谎( ) 和( )
3.写出下列各词的反义词。
稠---( ) 快---( ) 慌张---( ) 黑夜---( )
|
【答案】
1.帮助 向导 特需 积雪
2.中国 忠诚 导游 差异 惊慌 谎话 积累 共和
3.稀 慢 平静 白天
|
第二课时
|
教学
目标
|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稀、稠”等词语的意思。
2.能说出课文里介绍的几种“天然的指南针”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
|
教具
准备
| 多媒体课件
|
教学设计
| 设计意图
|
导入
( )分钟
|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词。上节课我们结识了一些词语朋友,大家还记得他们吗?(出示课件7)我们一起来跟他们打个招呼吧!(全班齐读)
2.复习生字。还有我们的生字朋友,再和他们打个招呼,女同学先来。(出示生字,男女分读)。现在让我们把这些新朋友送回课文里,学习一下这首诗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出示课件2、3)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
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接下来的感悟打下基础,扫清障碍。
|
新课
教学
( )分钟
| 二、分析课文,感知内容
1.指名分小节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思考一下这首诗歌告诉了我们什么?
2.现在谁来告诉大家这首诗歌告诉了我们什么?课文讲了那几种事物能给我们指点方向?(课件出示9)
学生自由表达,教师总结:要是在野外迷失方向,太阳、北极星、大树的枝叶、沟渠的积雪都可以指引方向)
3.学习第二小节
(1)读课文。(课件出示10)
思考:看看课本,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太阳是怎样给你指点方向的呢?自己轻声读课文,然后想一想。(板书:太阳)
(2)指导理解。
思考: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太阳是怎样给你指点方向的?(课件出示11)
中午的时候它在南边,地上的树影正指着北方。
太阳为什么能指引方向呢?这是因为我们中国在北半球。中午的时候,太阳在南方,地上的树影就会指向北方。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是早上呢?傍晚呢?
你们知道什么是向导吗?课文中为什么说太阳是忠实的向导?(太阳为我们带路,而且不会出错)
(3)指导朗读。
师:有了太阳这个忠实的向导,给我们指点方向,让我们不会迷路,我们的心情会怎样?(课件出示12)
预设:高兴、愉快
你能带上这种心情把这一小节读一读吗?(指名读,齐读)
4.学习第四小节
(1)读课文。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晴天的时候太阳可以给我们做向导,那阴天怎么办?读读课文从文中找一下答案。(课件出示13)(随学生回答板书:大树枝叶)
树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树叶稀的一面是北方。
(2)指导理解。
教师指名学生回答:谁来说说,大树是怎么为我们指点方向?(学生回答)“稠”和“稀”是什么意思?(课件出示14)
教师出示大树图片,让学生观察哪一面是南方,哪一面是北方。
稠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
(3)指导朗读。
师:(课件出示15)要是碰上阴雨天,没有了太阳给我们指点方向。这时,大树来帮我们的忙了,我们的心情会怎样?(兴奋)谁能在朗读中,把这种心情表达出来?(指名读,齐读)
5.学习第五小节
(1)读课文。(课件出示16)
师:夏去秋来,冬天马上就到来了,这时树都没有叶子了,这时我们在野外迷了路该怎么办?(学生回答)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想想沟渠的积雪是怎么指点方向的?(板书:沟渠的积雪)
(2)指导理解。
师:沟渠的积雪是怎么指点方向的?雪化得快的是沟渠的南边还是北边呢?(因为沟渠的北边日照时间比较长,所以雪化得比较快)
(3)指导朗读。
师:我们又找到了新的明确方向的方法,高兴吗?谁来读一读,读出自己的高兴。
6.学习第三小节(课件出示17)
师: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太阳、大树、积雪可以为我们指点方向,课文中还有另外一种方法。
(1)还有什么可以给我们指点方向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读第三小节。
(2)交流。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北极星可以为我们指点方向吗?(介绍北极星,)(板书:北极星)
7.学习第一小节(课件出示18)
(1)轻声读课文。
师:看一下,课文的哪些部分我们还没有讲到?(学生回答)轻声读读第一小节。(学生轻声读课文)
(2)指导理解。师:读完了就坐好。好,谁来说说“天然”是什么意思?“天然的指南针”指的是什么?
(3)指导朗读。(慈祥,和蔼)
8.学习第六小节
(1)(课件出示19)轻声读读第六小节,想一想:怎样才能在大自然中找到天然的指南针?
只要你细细观察,多多去想
(2)学生互相交流。
9.小结课文,朗读全文。
1.指名分小节读
2.全班齐读
|
本环节通过问题的引导,在汇报交流中进一步创设问题情境能触动孩子的内心,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探究性学习推波助澜。同时采用课件展示的方法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高自学能力。
|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 )分钟
|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课件出示20)
总结:大自然的奥秘数不胜数,只要我们善于观察、用心思考就会有许许多多的发现。大自然中还有许许多多天然的指南针。
在大自然中,还有什么可以为我们指引方向?希望同学们搜集相关资料找一找。
|
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发现更多事物,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
板书
内容
|
太阳 中午(南边)
树影(北边)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北极星 黑夜 (北边) 细细观察 多多去想
树木 树叶稠(南边)
|
课堂作业新设计
|
1.连线组成新字。
邦 门 牛 禾 雨
而 寺 只 马 巾
2.仿照下列词语写词。
例:细细观察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选一选,填一填。
分别 辨别
(1)在大海上航行,单凭肉眼很难( )出东南西北。
(2)我们要学会( )善恶。
4.读一读,想一想,回答问题。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别慌张。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会帮助你辨别方向。
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它在天空给你指点方向。中午的时候它在南边,地上的树影正指着北方。
(1)这段话中介绍的指南针是( )
(2)太阳中午的时候在( )边,树影正指着( )方
(3)你知道大自然中还有哪些天然的指南针?(介绍两种)
|
【答案】
1.帮 闯 特 积 需
2.欣欣向荣 蒸蒸日上
3.分辨 辨别
4.太阳 南 北 北极星 还有星座
|
教学反思
|
这是一篇科学性、知识性非常强的文章,处理不好很容易上成常识课。如何才能你让这节课变成死板的、枯燥乏味的课呢?下面是我对这节课的几点反思:
一、运用相关的内容加以引导。
在引入这课的学习中,我直接用相关的问题引导学习思考,开门见山,删繁就简,从而引发学生思考。
二、注重朗读。
在语文课中,朗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因此,我非常注重对课文的朗读。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自读等多种方式指导朗读,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把握。
三、引导自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学是体现这个教育理念的很好的方法。因此,我让同学们通过自学的方式把握课文,解决难题。尤其是对生字的自学。我让同学们通过指名读----纠正发音、齐读等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学生字,并让同学们对识字方法及时总结,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总结的能力。
四、分散然后整合。
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我先把课文分散成几个小块,然后通过让同学们解决我提出的问题,对每个版块的内容加以理解,最后再进行整合,这样有利于同学们更好地把握课文内容,从而达到对他们的教育目的。
不足之处在于,个别同学对生字的读音把握不准,同时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有所改进。
|